新加坡的老人問題
大家好,我是來自新加坡的梁大師。今天我想討論一個關於新加坡老人的話題。我的個人觀點不代表所有新加坡人。
新加坡老人的工作現狀
我覺得新加坡有些老人真的很可憐。比如我去咖啡店吃午飯,點了咖喱雞飯、一個蛋和一道菜。吃完後把碗盤給清潔阿姨,她看起來很憔悴,我說謝謝,她也沒反應,看起來很不開心。大家還記得嗎,還碗盤時,清潔阿姨大多數都超過60歲。為什麼他們不能退休?這份工作很辛苦,我退休後肯定不會做。盤子上有別人的口水和吐出的骨頭,要用布擦乾淨再放回去,碗裡的食物也要倒進垃圾袋,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老人大多50歲就退休了,在家帶孫子、看電視、聽廣播,去市場買菜,在家做飯,日子過得很簡單。但新加坡的老人60歲還要做清潔工、保安,他們是真的需要那份收入嗎?
老人收入與生活壓力
據我觀察,新加坡大多數老人的退休金不多,每個月可能只有700 - 800新元。這些收入夠應付所有開銷嗎?感覺是不夠的。每個月電費就要100 - 200新元,一天三餐,一餐5新元,一個月就是450新元。自己做飯能省點錢,但最可怕的是醫療費用。在新加坡有句話叫“你可以死,但不能生病”。有些老人有長期慢性病,每個月或每三個月要看醫生拿藥,一天可能要吃五到十種不同的藥,比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的藥。新加坡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可以活到80、85歲,但要活得長就要健康,要健康就要有尊嚴。70歲還要工作掙錢,真的很辛苦。
不過,新加坡大多數65歲以上的老人退休金應該是夠的,只有一小部分人比較困難。可能他們年輕時是家庭主婦,或者從事低收入工作,所以退休時沒存夠錢。
依靠子女退休不可靠
有人可能會說,新加坡老人不是有子女嗎?中國人通常講究子女孝順父母,但這很難說。我覺得不能完全依靠子女每個月給錢來支付開銷,還是要靠自己。我看過一則很殘酷的新聞,一對老夫妻的子女移民到了澳大利亞,說那裡生活美好、節奏慢、自然環境好,適合退休。子女勸父母賣掉新加坡的政府公屋,去澳大利亞和他們一起生活並在那裡退休。但父母在澳大利亞住得不習慣,沒有朋友很無聊,還和媳婦吵架。最後媳婦把他們趕了出來,老夫妻只好回到新加坡。幸好政府幫助他們,低收入或沒有政府公屋的人可以租政府公屋,每個月只要100或200新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依靠子女退休,也不要輕易相信子女,不要把資產或房子賣了把錢給子女。不管多愛孩子,都不能完全信任他們,自己的資產和錢要自己掌握。
老人工作的原因與理想狀態
老人害怕物價越來越高,無論是吃的、交通費還是藥費,每年都在漲。所以他們覺得做臨時工作,多一份收入就能多存點錢,等70、80歲真的不能工作時,這些存款能幫助他們。但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新加坡老人65歲後肯定不需要工作。
新加坡政府的計劃
不過新加坡政府的計劃不同,政府希望新加坡人能不斷提升自己。政府提供補貼,參加一些課程是免費的,或者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費用。這裡的理念是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提升自己。如果可以,我也會繼續工作,但我個人想法是,想象自己55或65歲時,肯定不想工作。我現在42歲,不知道還要在加油站工作多久,我的理想是50歲退休。退休後可能偶爾發發視頻,隨便說說話,不在乎流量和收入,給自己更多時間。50歲應該退休享受生活,不想工作到65歲,那個年紀很難享受生活。我真的不確定自己65歲時還能不能健康地走路、吃飯、和別人交流,能不能真正享受生活。
結語
大家對新加坡老人65歲退休有什麼看法呢?據我所知,馬來西亞大部分人50歲就退休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請馬來西亞的同胞們在留言區分享。今天的分享可能會冒犯一些人,我覺得新加坡大多數老人是幸福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真的很窮,像我說的,需要做保安。如果給他們選擇,他們真的想工作嗎?他們不想工作,只想享受生活,去旅行或在家看電視。大家好,我是梁大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