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學最新研究:白髮並非老化,而是色素幹細胞「受困」?
白髮的常見觀念
許多人認為中老年人長白髮是衰老的自然現象,因為色素幹細胞耗盡,無法產生黑色素。因此,頭髮就變白了。但紐約大學的最新研究挑戰了這個觀念。
白髮的「50-50-50」規則
研究顯示,存在一個「50-50-50」規則,也就是50%的人在50歲時,有50%的頭髮變白。不過,不同人種出現白髮的年齡有所不同:
-
白人平均35歲左右開始長白髮
-
亞洲人約在40歲
-
非洲人約在45歲
若白人在20歲前、亞洲人在25歲前、非洲人在30歲前長白髮,則屬於少白頭,通常與遺傳基因有關。
精神壓力與白髮
歷史上也有一些一夜白頭的案例,例如法國王后瑪麗和伍子胥。現代的例子則有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些現象顯示,精神壓力可能導致頭髮變白。
頭髮生長的關鍵環節
頭髮的生長過程中,有兩個關鍵環節:
- 毛囊幹細胞:負責製造頭髮。
- 色素幹細胞:負責給頭髮上色。
當色素幹細胞減少或枯竭,無法製造黑色素時,新長出來的頭髮就會變白,就像打印機沒有墨水一樣。
壓力與白髮逆轉的案例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不同人群做過白髮實驗。其中一個案例是一位30歲的亞洲女性,因家庭和婚姻問題壓力過大,頭髮由黑變灰,最後變白。後來,她選擇度假放鬆,婚姻問題也逐步解決,令人驚訝的是,她的頭髮竟然又變回了黑色。
作者也分享了自身的經歷。剛移民到加拿大時,因語言和工作壓力過大,導致長出許多白髮。後來,她學著放鬆自己,白髮狀況大大改善。
影響白髮生長的因素
除了壓力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會損傷毛囊,加速白髮生長:
-
缺乏營養:銅、鐵、鋅等微量元素是黑色素的催化劑。缺乏這些元素會影響酪氨酸酶的活性,導致黑色素生成減少。
-
蛋白質攝取不足: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尤其是酪氨酸。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黑色素生成。
-
缺乏B族維生素:特別是B12,對黑色素的生成至關重要。
白髮真的可以變回黑髮嗎?
答案是真的可以。但現實中,多數逆轉的案例與特殊藥物有關。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報導過兩位肺癌患者,服用免疫治療藥物後頭髮由白變黑。另外,一位85歲的老奶奶因患有帕金森氏症,服用左旋多巴藥物後頭髮也開始變黑。
這些治療嚴重疾病的藥物有複雜的藥理作用和副作用,不應為了頭髮變黑而貿然服用。因此,目前市場上還沒有讓白髮變成黑髮的特效藥,若有,可能就是騙局。
未來的可能性
近年來,科學家已揭示了白髮逆轉的可能性。2020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讓小鼠過度運動、晝夜顛倒,產生精神壓力,會導致毛髮變白。壓力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活,釋放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消耗殆盡色素幹細胞。
該研究的後半部分,科研人員通過實驗設計,抑制小鼠交感神經末梢分泌,控制去甲腎上腺素,小鼠的白髮又重新變回了黑髮。
紐約大學的新發現
紐約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中老年人的色素幹細胞並非枯竭,而是被困住了。色素幹細胞原本可以在毛囊裡面自由移動,但隨著年齡增長,頭髮不斷老化脫落,這些色素幹細胞就被卡在一個叫毛囊隆起區的地方。
如果能讓這些被困住的色素幹細胞重新自由移動,重新再生成黑色素,那麼白髮逆轉成黑髮將成為可能。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深入探索。
如何面對白髮
如果不喜歡白髮,可以選擇染髮。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通過科學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緩白頭髮的出現。退一步講,即使滿頭白髮,也不必過於焦慮。不同的髮色有不同的美,保持樂觀的心態,注重營養均衡,調節好情緒和作息,讓頭髮保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