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頂尖的人工智慧模型已經比 85% 的人類更聰明,預計到 2026 年底,將超越 99.9% 的人類。這意味著許多工作將面臨被取代的風險。Fiverr 的 CEO Micah Kaufman 曾向團隊發送郵件,強調人工智慧正在衝擊所有工作,簡單的任務將不復存在,困難的任務將變得容易,而原本不可能的任務也將變得具有挑戰性。
面對人工智慧的衝擊:轉變思維,擁抱機遇
許多人對此感到恐懼,不確定該學習哪些技能或哪些職業仍然具有前景。然而,現在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重點在於找到這些機會並善加利用。
如何成為 AI-First
成為 AI-First 的關鍵在於改變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和使用方式。
-
三種 AI 使用者類型:
- 偶爾使用,認為人工智慧並無特別之處。
- 使用人工智慧進行網路搜尋、摘要和簡單任務。
- 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將其應用於各種領域。
-
AI 的輸出取決於使用者的技能和想像力: 人工智慧並不會讓人變笨或扼殺創造力,關鍵在於使用者是否擅長運用人工智慧。
-
精確的指令是關鍵: 給予人工智慧明確的指示,無論長短,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結果。例如,在撰寫產品登陸頁面文案時,需要提供詳細的產品資訊、目標受眾等,才能讓人工智慧產生符合需求的內容。
-
練習自動化你的工作: 透過不斷練習,熟悉如何運用人工智慧來完成工作,即使目前人工智慧還不夠完善,也能在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成熟時,領先他人。
自我導向的職業生涯:掌握自主權與自由
工業時代讓我們陷入了重複性的工作,而人工智慧革命可能進一步剝奪我們的自主權。然而,對於那些重視創造性工作和自主選擇的人來說,還有另一種選擇。
從勞力到腦力:提升抽象思維能力
在技術變革中,人類通常會發展更高層次的技能和知識。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需要提升抽象思維能力,思考如何利用系統來幫助我們思考和執行。
何時該利用 AI?何時該親力親為?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思考這個問題,找到利用人工智慧的最佳平衡點。
AI-First 的實際應用:產品、社交媒體、行銷與客服
成為 AI-First 意味著在各個領域都優先考慮人工智慧的應用。
-
產品開發: 利用人工智慧快速摘要使用者訪談、產生產品路線圖選項、模擬使用者行為。
-
社交媒體: 利用人工智慧分析貼文評論,了解使用者痛點和興趣,從而創建更符合需求的內容。
-
行銷: 利用人工智慧大規模生成和測試內容,根據心理特徵而非僅僅是人口統計數據來調整訊息,並進行即時的創意優化。
-
客服: 利用人工智慧自動解決第一層級的問題,摘要複雜的對話內容以便人工升級,並根據工單量動態生成幫助中心內容。
如何開始:將工作流程拆解並轉化為提示詞
要準備好迎接人工智慧時代,必須練習自動化自己的工作。
-
詳細記錄工作流程: 像教導他人一樣,詳細記錄每個步驟,包括思考和創作過程。
-
假設每個步驟都能透過提示詞完成: 嘗試將每個步驟轉化為提示詞。
-
測試和完善提示詞: 不斷測試和完善提示詞,直到達到至少 90% 的滿意度,並將提示詞安全儲存。
擁抱變革:建立有意義的生活
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改變我們的生活,而這是一個好的轉變。
掌握技能與追求意義
在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需要追求技能上的精通,並找到生活的意義。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要不斷提升技能,以便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注意力是唯一的差異化因素
隨著人工智慧生成越來越多的內容,信任、注意力和信號變得更加稀缺。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無法被忽視的個人作品集。
-
利用 AI 處理不喜歡的工作: 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那些你不想做的事情。
-
不要讓 AI 完全控制你所熱愛的事物: 將精力集中於那些你認為有意義的工作上。
1000 位忠實粉絲的價值
在人工智慧時代,建立一個由 1000 位忠實粉絲組成的社群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提供獨特的產品或服務,我們可以從這些粉絲身上獲得足夠的收入,從而過上充實的生活。
總而言之,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擁抱變革,學習新技能,並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透過成為 AI-First,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並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