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 Google 軟體工程師職位的心路歷程
前言
好久沒上傳影片了,最近生活中有很多變化,最顯著的就是我決定離開 Google 的軟體工程師工作,今天想來談談這件事。這可能會是個有點漫談式的影片,想到什麼說什麼。如果想在 10 秒內知道我離職的原因,我會把它放在螢幕上,你可以暫停看看。
過去的職涯與夢想
過去四年左右,我在 Google 擔任軟體工程師。在整個科技職涯,也就是差不多八年的全職工作中,我一直想在像 Google 這樣的公司工作,特別是 Google。我很開心也很感激能實現這個夢想,但同時,它並不像外界所說的那麼美好。
離職原因
一、一開始就是計畫
一開始進 Google 就是計畫的一部分。我頻道上有個影片談到當初收到 Google 錄取通知時,我說過想去 Google 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那一直是我的目標,另一方面是我知道自己想為自己工作,這是我科技職涯的終極目標。當初收到多個錄取通知時,我選擇 Google 是因為我覺得如果當時不接受,可能會先去別的公司,然後還是想先去 Google 再為自己工作。所以去 Google 是為了走捷徑,更快能為自己工作。我一直知道自己會辭職,因為我想當自己的老闆,決定每天做什麼、做什麼專案、和誰合作以及在哪工作。
二、工作只是工作
在科技業,工作真的只是工作。我爸曾說工作是個四個字母的字(英文 work),我對自己做的事沒有太多熱情,在 Google 和之前工作過的公司都是如此。我覺得這不是我獨有的感受,很多科技業的人都有同感。有些人能對特定技術或產品領域充滿熱情,但我從第一份工作到剛辭掉的這份都沒有。早年我以為是因為沒在理想的公司、沒賺到理想的錢或沒達到理想的位置,但八年下來,我發現無論在哪工作、做什麼、賺多少錢,感覺都一樣。除非是自己的東西,否則我對工作沒有強烈的熱情。我知道這很明顯,有些人可能覺得工作就是工作,但這真的困擾我。在 Google 待越久,我越覺得要做的事很簡單,提不起興趣,也不想全力以赴。我喜歡努力工作,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為公司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感覺很奇怪。
三、珍惜時間
差不多三年前我爸過世了,從那之後,我開始非常認真地思考自己在做什麼、如何花時間。時間有限,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所以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時間。我不想回頭看或到生命盡頭時,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沒嘗試過。在 Google 和其他公司工作時,留下的理由越來越站不住腳。我沒有經濟負擔,不擔心付房租,這都是很幸運的事。一開始我可以告訴自己留在這些公司是正確的財務決定,是明智的選擇,但隨著時間過去,留下的機會成本和好處開始比不上自己創業。失去我爸讓我強烈意識到生命終有盡頭,我開始非常在意自己為什麼做這些事、在做什麼以及是否想做。坦白說,我不想再在 Google 做這些事了,這不是我想花時間做的事。我之前留下來只是因為這是個更安全的選擇,但這不是生活的方式。我覺得人生就像一部電影,應該做讓電影更有趣的決定,在合理範圍內冒險,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
四、工作外的限制
在大公司工作,工作外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例如我簽 Amazon 合約時,合約中有條款提到 Amazon 是全球公司,幾乎涉足所有領域,這可能違反非競爭條款。雖然不一定會告你,但他們會監控你工作外做的事。我喜歡在工作外做東西、建立平台、製作內容,但在大公司,我想做的事不一定能做,因為雇主不允許。Google 就曾聯繫我,說我不能做某些事,要我刪除某些東西,即使這些東西是我進 Google 之前就創建的。我覺得自己像被關在一個盒子裡,有很多想做的事,但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做其他事就會有問題。我討厭律師和 HR 告訴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五、追求理想生活
我想過的生活和想做的事,不太適合在 Google 這樣的公司。有些人在特定公司能非常成功,但要在金錢上非常成功,通常要自己創業或成為公司的早期員工。我相信自己創業更符合我想要的生活,無論是從金錢還是成就感的角度。我想每天選擇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自己在乎、擁有和建立的東西上全力以赴。在 Google 我感覺無法做到這點。
離職後的狀況
我離職到現在大概 30 天左右,從財務角度來看,這是個不錯的決定。有趣的是,我花了八年才踏出這一步,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在這 30 天裡,我已經非常確信這是我想走的路。我不知道最後是否會成功,但我不會後悔嘗試,如果不嘗試才會後悔。
結語
我不知道這是否會成功,我們拭目以待。我可能會再做一些影片,但不確定什麼時候。這會是一段有趣的旅程,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會後悔嘗試。希望這個影片能幫助到和我有類似處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