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鄧惠文&賴芳玉:男生被甩才知女性慕强,不现实的期待助长有毒男性气概[心事有人知切片]

鄧惠文x賴芳玉:為何男生被甩?破解「慕強」迷思,擺脫有毒男子氣概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探討男性在親密關係中的困境:許多女性期望伴侶能像拯救者或萬能者,解決所有問題。這種期望給予男性巨大壓力,使其互動模式傾向於提供解決方案而非情感支持。「直男腦」一詞常被用來形容男性不擅長情感交流,但事實是,許多男性在成長過程中,因表達情感而遭受挫折,轉而追求社會認可的「肩膀」,如財富和能力。本摘要將剖析此現象,並探討其對關係的影響。

  • Quick Takeaways:

  • 男性常因情感表達受挫,轉而追求社會認可的「肩膀」。

  • 女性對伴侶的期待有矛盾,既要肩膀,也要情感交流。

  • 男性在親密關係中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滿足伴侶需求。

  • 從小被教育「男生不可以哭」,情感表達受壓抑。

  • 男性需要強大的感覺,對雙方關係都可能造成阻礙。

男性氣概的社會期待與現實落差,導致男性在情感上難以得到照顧,進而影響親密關係的和諧。如何突破角色預設,建立真正平等對等的關係是重要課題。

男性在親密關係中的困境與期望

被期待成為拯救者與萬能者

許多女性在生活中期望伴侶能像拯救者或萬能者,例如在發生車禍時能立即提供解決方案。然而,這種期望給男性帶來相當大的壓力。這種期待使得男性互動模式傾向於提供解決方法,而非情感交流。

男性溝通方式的養成

過去許多婚姻溝通或兩性溝通課程的講師會指出,男性習慣給予解決方案,不擅長談論情緒,也就是所謂的「直男腦」。他們認為男性只專注於解決問題,不願意繞圈子談情緒和理解。然而,在男性工作坊或課程中,許多男性表示這樣的溝通方式是被環境養成的。

赤誠之心的挫折

許多男性分享,當他們還是純真的男孩時,會赤裸裸地與喜歡的女孩分享感受。然而,這份赤誠在青澀的初戀中往往遭受挫折。他們發現女生更喜歡有辦法的學長,或是條件較佳(年齡、成熟度、外貌、家世、經濟能力)的對象。

  • 許多人在當兵時,女友開始就業,然後被職場前輩追求。

  • 女生會覺得男友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無法理解她們在職場上的競爭和壓力。

這種情況讓女性感到需要尋找更有能力的人,但這種心態對關係有害。

對關係的負面影響

如果女性一直期待依賴男性,在情感上習慣性地期待對方,當另一半在社會成就上不如自己時,便會感到難以依靠。這會導致女性對所謂「真正平等」的男友感到不滿。

男孩的成長故事

許多男孩在經歷心碎的失戀後,學會了要變得成熟。此時,陪伴他們的是哥兒們或男性前輩,他們會告訴這些男孩要拿出實力,柔軟的愛得不到女性的欣賞,要拿出可以依靠的肩膀。許多男性在團體中分享,他們也是從拿出赤誠之心追求女生,到後來知道不要輕易展現,而是要展現肩膀。

社會化過程中的情感壓抑

男性在社會化過程中,情感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逐漸形成一種共識,認為男人要的是力量、財富和能力。他們覺得如果只專注於情感,會被女性比下去。

「男生不可以哭」的社會毒害

在玩具賣場或童裝賣場,常聽到大人對哭鬧的小男孩說「男生不可以哭」。這種說法會毒害下一代,因為這暗示著男生不被允許展現脆弱。雖然女性也可能缺乏情感處理的教導,但她們較少被告知不能哭或軟弱。

對男性氣概的想像

男性被期待要有能力解決問題、具備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並在處理關係上展現陽剛的一面,否定脆弱。然而,當男性提出赤誠之心時,往往會被否定。

韓劇中的男性形象

韓劇中的男性形象融合了深情和肌肉。他們既要有力量解決問題,也要具備談情說愛的能力。這反映出女性對親密關係中男性形象的期望:什麼都要會。

男性的無所適從

男性早期情感的否定,加上社會對成功能力的追求,以及對陰柔特質的排斥,讓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無所適從。他們不明白女性到底要什麼,這種雙邊的矛盾助長了彼此的困惑和挫折。妻子對丈夫的期待有時是矛盾的,更加深了這種困境。

期待落差的化解

要化解期待的落差,需要突破角色預設,進入真正平等對等的婚姻關係。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