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蘭若寺:上班族如何掙脫制度、翻轉人生
資本化經濟制度的悖論
嗨,大家好!歡迎走進財經蘭若寺。我是財經燕赤霞Andy。上一集我們提到資本化經濟制度存在一個悖論:經濟差時大家辛苦,經濟好時基層更苦。2015年和2016年台灣經濟不好,大家都過得不好。但2016年經濟翻轉近10年後,大家生活並未變好,從出生率數據就可看出。
40歲以下作為台灣經濟發展與人口傳承主力的上班族,超過400萬人是月光族,甚至入不敷出。在資本化經濟制度下,遊戲規則不斷偷走我們的勞務報酬,且經濟越好偷得越兇,這是專家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不可逆的資本密集大環境
自1765年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如今AI時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社會仰賴資本密集的程度越來越深,這是不可逆的大環境。連社會主義的對岸,資本絞殺中產階級的情況都比台灣嚴重。
我們要先看清經濟社會制度的運作方式,年輕受薪階族包括打工族、上班族和中產階級,都是資本主義絞肉機下的分母。調查顯示,40歲以下上班族只有23%能存到錢,若不能成為這23%的分子,就只能是被制度侵蝕的分母。
上班族如何翻身
上集我們點出問題,釐清上班族購買力消失的原因。購買力沒了,自然不敢生下一代。只有認識問題,看清遊戲規則,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上班族目前的賺錢模式是服務資本換取勞務報酬,這是無法累積財富的困境模式。我們必須轉變這種依靠薪水的賺錢模式,隨時想著如何脫離被資本制度壓榨,逐漸向資本賺錢模式靠近,縮小勞務所得在財富來源中的比例。
轉變認知和賺錢模式,代表能克服不必要的消費、安逸人性和慾望等問題。若不能節流,就沒有翻轉人生的可能,只能向下沉淪。
通往財富自由的階段
從財富基礎為0甚至負的社會新鮮人到達成人生財富自由,Andy把過程區分為四個過渡階段和財富自由的終極階段。
第一階段:提昇勞務報酬
在這個開源階段,要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提升上班獲得的勞務報酬,包括自我學習、被認可的工作態度、累積工作經驗、升職或轉換職場跑道等。
年輕朋友剛踏入社會,幾乎都從零開始,機緣不同工作機會也不同,好機會不多,很多人需家裡支援。此階段除了拼收入,更重要的是自我學習和累積,增加附加價值,關鍵在於職場上的“被利用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Andy在研究所時因家變承擔房貸,在立法院兼職國會助理近10年,年輕愛玩成為月光族。年過30成家時壓力山大,白天上班,晚上和假日去大學兼課,每天忙得像陀螺,還保持閱讀和了解時事的習慣,提升知識量,全力以赴完成長官任務,保持工作態度和被利用價值,提升不可替代性。當認知到短期升職加薪有困難時,勇於跳轉職場提昇職位和薪水。
依據主計總處數據,全台平均月薪4.6萬,但近7成上班族未達此數。自我充實、提昇競爭力、被利用價值和不可替代性,是快速脫離第一階段的關鍵。40歲仍有近80%人未脫離月光族,代表大部分上班族在第一階段停留長達15到20年以上,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家庭開支變多。上班族要想方設法提昇職位和薪資,且讓薪資增長大於支出增長。
第二階段:初步累積財富
當每個月扣除所有開支後能留存一定現金時,就步入了第二階段。此階段要在負擔家計的同時存下現金,並學習規避風險的有效投資方法。在職場上,要理解國內外情勢變化,即時因應。
Andy最近協助一家想提前IPO籌資的公司,強調對美國和全球政經形式的判斷以及新金融知識的學習很重要。例如判斷弱勢美元環境,用遠期外匯鎖住匯率可多賺錢。另外,美國參議院通過穩定幣法案,對台灣外銷公司影響重大,平常要保持學習習慣。
情緒管理也很重要。Andy是牡羊座,以前不懂情緒管理,養成碎碎念習慣。前輩提醒後,Andy用情緒刻度表來判斷和控制情緒。好的情緒管理能加成人脈和他人的信賴感,是自信心與包容力的重要指標。40歲以後還容易暴怒的人,不是裝的就是一直無法處理自己的問題,都不適合長期合作或託付。
第三階段:投資轉化
第三階段的重點是將每月留存的現金,在勞務所得增加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各種投資學習,學會有系統、有方法的投資操作,將勞務所得轉換成股票、房地產或其他有效資本屬性的投資。
這對很多上班族是困難的學習之路,因為學習是以新台幣為代價,辛苦累積的財富可能因沒判斷能力而虧掉。Andy就有過朋友公司股價大跌的慘痛經驗。此階段關鍵是培養有方法、有系統的投資能力,控制損失,累積投資能量,等待最佳買入時機,精準出手。
巴菲特引用泰德·威廉斯的例子,說明投資像打擊,不需要每一球都揮,只有等到最適合的球再全力出擊。所以要耐心等待,專注熟悉領域,不要用賭的心態投資。
此階段雖不再煩惱入不敷出,但不代表高枕無憂,也不代表沒有情緒管理問題。學習穩定有效的投資方法和情緒管理,是貫穿一生的課題。
Andy擺脫情緒困境運氣很好,經歷過老闆恩將仇報的誇張事後,覺得過去職場情緒都是小事。藉由情緒刻度表輔助,現在能慢慢掌控情緒。
第四階段:翻轉壓榨
當投資在資本財產生的收入佔財富增加的比例穩定增長,不會因操作問題產生鉅額虧損而功虧一簣時,就踏入了第四階段。此時需要時間和機緣,不斷加大資本投入的收入佔財富的比例,直到不再依靠勞務收入也能穩定支付一切開支,就達到了人生完全財富自由的階段。
找工作與投資建議
找工作最佳是找公司業績成長且朝上市上櫃方向前進,或已上市櫃但業績持續成長的公司。不同於業務穩定但營收不太成長的公司,這種公司未來有配股的資本性收入。
Andy有同學靠著公司興櫃和上市櫃的認股過程,從第一階段直接跳到第三階段。
股票和房地產投資的大原則是累積現金、找到方法、等待時機、精準出手。股票買賣重點是方法論,建議挑選30 - 50檔股票作為觀察股,挑選股票和進場時機都有方法和技巧。對不同所得者、年齡或財富階段的人有不同操作建議。假設對像是第二和第三階段族群,前提是每月能固定存一筆錢,挑選股票要能同時賺到股息、借券利息和資本利得,一般一年平均報酬在10%以上。
買房和投資股票不太一樣,這兩年不是好的進場點。Andy自己2004年底0頭款買房,2007年賣掉賺200萬去租房,閃過金融海嘯,2009年進場又買了大房子。買房除了運氣,對時間點的判斷也很重要。完整而具體的操作原理,Andy會在下一集專門做一個專題,只分享給訂閱戶看,最多兩週就收回。
結語
今天的節目內容是Andy的經驗談,重點是告訴大家,靠勞務賺錢很難在退休前實現財務自由,更不用說月薪不到4.6萬的絕大多數上班族。
聽完這一集,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有哪些困擾?可以在留言處留下1 - 5,也可以留下困惑和問題,Andy會盡量在未來內容中解答。
在“財經蘭若寺”,我們不僅拆解資本市場的鬼故事,揭露全球政經博弈的暗黑劇本,還解析財經時事背後的權力遊戲。大家的支持和分享是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以上就是財經蘭若寺第24集節目的內容,感謝大家收聽,我們下一集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