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創傷的真相與療癒之道
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有時候即使我們努力地修復生活,那個曾經受創的小孩似乎總是揮之不去。當我與那些經歷過創傷的人共事時,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可以建立起令人驚嘆的生活,但內心深處仍有著那個小孩的影子。
創傷的影響與真實性
有時候,一些特定的情境會引發那個小孩的情緒。就像如果我對你有不恰當的對待,你可能會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那個受傷的時刻。這是因為心理和神經的連結已經形成。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是在偽裝。
很多人有一個常見的誤解,認為成功就意味著沒有創傷。其實不然,你可以真誠地自信和真實,這不是偽裝出來的。你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證明你不是在假裝。同時,我們經歷的創傷會留下疤痕,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創傷的適應與隱藏
當我們遭受創傷時,為了度過困境,我們會做出適應。有些孩子為了避免被欺凌,選擇變得隱形,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而有些人則通過追求成功來彌補自己的羞愧感,認為成功可以讓自己不再感到羞愧。但無論如何,那舊傷仍然存在。
這就是問題的複雜之處。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自信和成功,但在夜深人靜獨處時,那些童年的創傷仍然會影響他們。而且,有時候即使我們明知某些行為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我們還是會繼續去做,比如不斷地創業。
療癒創傷的科學方法
首先,我們要明白療癒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就像一杯水,即使加入了糖,也無法去除其中的“尿液”(這裡是比喻創傷)。同樣地,單靠建立美好的事物,並不能消除過去的創傷。
其次,我們的意識是多面的。有很多潛伏的意識部分會在特定的情境下被激活。我們常常根據當下意識中活躍的部分來判斷自己是否已經康復,但這是不準確的。創傷只是潛伏了起來,當遇到某些觸發因素時,它就會再次浮現。
療癒的關鍵步驟
安全是療癒的第一步,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中,我們的大腦才能進行神經可塑性的改變。
第二步是情緒覺察和情緒調節。我們的身份認同是基於情感經歷形成的,如果我們的情感被毒品、科技、色情或其他事物所麻木,我們就很難改變自己的身份。
第三步是身份認同。我們的身份是由一系列情感經歷構成的,每一段重要的經歷都塑造了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身份,就必須重新體驗那些情感。
自我認識與成長
很多人過於注重行動,認為只要採取行動就能解決問題。但對於你來說,努力工作並不難,難的是不去工作。這說明真正驅動你成功的是內在的力量。
同樣地,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我們需要學會靜下來,不要讓思維把靜坐變成一個必須完成的目標。在靜坐的過程中,我們要觀察自己內心的種種想法、情緒和驅動力。
我們的前扣帶回皮層不僅與意志力有關,還負責監控衝突。當我們運用意志力時,其實就是在監控內心的矛盾。而提高自我覺察力,就能增強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這個追求行動解決方案的社會裡,我想告訴大家,很多問題的根源其實是缺乏覺察。當你越來越能覺察當下,你的問題就會逐漸消失。
呼籲與結語
如果你喜歡這個頻道,請點擊訂閱按鈕,這對我們非常有幫助。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也希望更多人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