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我是 Lindsay Bergman 博士,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也是 UCLA Care Center 和 UCLA 兒童強迫症密集門診項目的教職員。針對有選擇性緘默症孩童的家長,或甚至只是懷疑孩童有此症狀的家長,最好不要替孩子說話,雖然這通常是家長的自然反應。
不要替孩子說話的原因
家長傾向於替孩子說話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在孩子感到沮喪、不想說話時,幫助他們。但另一方面,當有人在等待孩子說話,而孩子卻不說話時,氣氛可能會很尷尬。
如何應對尷尬的沉默
即便意味著要忍受尷尬的沉默,最好還是盡量避免替孩子說話。如果真的需要說些什麼,你可以說:「我想他/她現在不想回答。」這麼做是因為最好不要在這種情況下「拯救」孩子,而是幫助他們,讓他們更有可能自己開口說話。
如何幫助孩子開口說話
創造容易說話的情境
-
嘗試創造一些對他們來說比較容易說話的情境。
-
如果他們和特定的同伴比較容易說話,邀請那位同伴來玩,並設計一些讓他們更容易成功說話的情境,例如需要最少說話的遊戲。
利用遊戲練習
-
例如,玩一個棋盤遊戲,他們只需要在擲骰子時數格子。
-
像這樣,至少能讓他們大聲說出聲音,而這往往是他們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障礙。
邀請家人協助
-
邀請一位家人來,如果孩子不和那位家人說話,可以先嘗試最容易相處的家庭成員。
-
如果跟家人說話有點困難,他們可以先在家人面前跟父母說話。
循序漸進
這總是一個建立一系列練習的過程,先從一些稍微困難但又不會太困難的事情開始。這與治療師的做法類似,但如果選擇性緘默症的情況較輕微,父母或許可以在家與孩子進行一些練習。
尋求專業協助
如需更多關於選擇性緘默症的資訊,或如何尋找專業人士協助,請參考 carecenter.ucla.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