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數據不會說謊,但人們卻帶有偏見。 我們對於事物的經驗與評價,會建立在自身的價值判斷之上,並取決於個人的目標、立場、處境和認知框架。 舉例來說,Sony WH-1000XM6 做出了改變,它可以在充電時連接有線耳機。
XM6 的設計與細節
外觀上的細微變化
XM6 在外觀上與 XM5 差異不大,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一些精巧的變化。觸控板形狀從橢圓形變為圓形,整體耳罩也變得更小,外觀更圓潤。這些細微的改變符合整體設計邏輯,例如圓形的開關更容易辨識,耳塞更容易拉出,旋轉方向也改為向內等等。
價格考量
XM6 的價格的確更高,但漲幅並不如想像中誇張。 對於擁有更好耳機的人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如果有機會,建議親自試用,才能判斷是否值得。
XM6 的性能表現
降噪效果
初次配戴 XM6,即使不開啟降噪功能,也能感受到強大的壓力。開啟降噪後,壓力感更強烈,與 XM5 相似,甚至會產生輕微的暈眩感。降噪效果比 XM5 略好,尤其是在極端環境下,例如重慶地鐵五號線等噪音較大的路段,XM6 的表現相當出色。開啟音樂後,基本上可以忽略噪音。
音質表現
XM6 的音質在剛開始聽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平淡無奇,各個部分混合在一起,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但仔細聆聽,會發現其低頻表現特別出色,例如鼓、貝斯等聲音都充滿力量與靈魂。 Sony XM 系列的耳機一向如此,如同 XM5 一樣,需要經過 EQ 調校才能發揮其真正潛力。
EQ 調校的重要性
個性化音質
Sony 耳機的精髓在於 EQ 調校。 更新後的 Sony Headphones 應用程式更加直觀,不再像 Sony 做的 AirPods。 這次的 EQ 取消了 Clear Bass,但擴大了頻率調整的範圍。 以前最低只能調整到 400Hz,現在可以進行更精細的低頻調整,中頻也做了調整。
高頻與中頻的調整
XM6 在高頻部分做了一些調整,這也是某些聲音無法完全展現的原因之一。 但相較於 XM5,XM6 對高頻的控制更好,不會過於刺激。 因此,可以放心地將高頻部分拉高,效果非常明顯。 另外,也可以調整中頻,讓聲音更清晰、明亮。
低頻的強化
由於取消了 Clear Bass,可以將兩個最低頻率拉高,增加聲音的力量。 總而言之,使用 M 系列耳機,一定要進行 EQ 調校,調整範圍越大,可能性就越多。
XM6 的特色功能
聆聽模式
XM6 新增了聆聽模式,提供多種場景模擬。 其中,咖啡廳模式模擬得相當逼真。 戴上耳機,播放 Looser 這首歌,彷彿置身於美國西部的小酒吧,歌手在台上演唱,自己則坐在吧台旁,享受著悠閒的氛圍。
電影模式
XM6 還提供了電影模式,專為觀看電影而設計。 與原始音效相比,電影模式增加了臨場感和混音效果,營造出如同私人影院般的感受。
XM6 的缺點與總結
潛在缺點
XM6 仍然存在一些缺點,例如頭帶設計以及初始音質不佳等。 但整體而言,使用這段時間以來,正面回饋大於負面回饋。 其降噪效果仍然是耳機中的頂尖水準,良好的音質基礎也讓使用者可以透過 EQ 調校來達到自己喜歡的聲音。 最令人不舒服的是,Sony 在夏天推出大耳罩耳機,即使耳罩和頭帶設計再舒適,仍然會感到悶熱。
購買建議
如果你已經擁有 XM5 或 XM4,不一定要立即更換 XM6。 或者可以再等一等,看看價格是否會再跳水。 如果能以 2000 元左右的價格購入,絕對值得入手。
最終評價
總而言之,沒有絕對適合所有人的耳機。 有機會的話,建議親自試聽試戴。 我們認為不好的,可能適合你的口味;我們認為好的,你可能覺得不值得。 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類型和聆聽風格都不同,因此對於耳機的評價也會有所差異。 重要的是,你喜歡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