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以下是根據提供的文字記錄改寫成的繁體中文 Markdown 文章:
上海就業現況與大學生出路:專家分析與反思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上海的就業問題。一位專門研究上海問題的專家,同時也是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談到了上海未來的就業狀況。今年六月,將有一千兩百多萬的大學生即將踏入職場,對於許多大學生和家長來說,現在的心情可以用「百感交集」來形容。
大學畢業生人數趨勢
梅教授拿出了一份2020年的表格,顯示學位成長將持續到2038年。這所大學的畢業生人數基本上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雖然前兩年可能會有輕微的波動,但人口最終的下降將會在2040年之後。因為2038年是高峰期,屆時從社會畢業的學生人數將會是最多的。因此,一定會有足夠多的工作機會可以消化。至少這波趨勢會持續15年。
-
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來消化。
-
2038年大學畢業後,畢業率將會很高。
-
至少要等到2043年,而現在才2025年。
就業市場的挑戰
從樂觀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我們的製造業還可以保持較高的競爭力。但從悲觀的角度來看,如果無法持續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那麼未來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將會非常嚴峻。因為現在大部分的行業都在去產能裁員。
-
許多外資企業和大型網路公司都在裁員。
-
AI的發展也取代了許多工作。
-
許多繁瑣的工作都可以透過AI和機器人來完成,人類的優勢反而容易被取代。
就連公務員也開始「內捲」。在上海,擁有985、211學歷的公務員已經不再稀奇,現在的要求更高,不是博士就是學者。各行各業,包括自媒體,競爭都非常激烈。
自媒體的困境
大學畢業生想做網紅、直播帶貨?別開玩笑了!自媒體的競爭非常激烈,包括海外平台也是如此。許多資深的自媒體博主都表示收入開始下降。在這個時候,就要看哪個博主更有誠意,更能夠用真誠來打動觀眾,才能獲得更多的點讚和支持,才能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如果觀眾不喜歡,這個博主的頻道基本上走不遠,這條路會越來越窄。一個人或許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就業薪資與現況
兩年前,我曾經在影片中提到,我幫一位觀眾介紹進入券商工作,但薪水只有7000元,對方還是一位985大學畢業生。當時我們還覺得年輕人很委屈。但現在,過了短短兩年,你會發現大學生畢業能有7000元的收入,真的要燒香拜佛了,而且還需要靠關係。現在所有的券商都在裁員,比例高達5%。不僅是券商,非營利機構也面臨困境。包括銀行和金融業也面臨AI取代的威脅。
-
國有企業也在縮編。
-
整個市場都在萎縮,資源越來越少。
-
美國和歐盟也在對我們進行限制,外貿成長不明顯。
期待技術突破
現在只能期待技術能有突破,希望在某個領域突然爆發,創造大量勞力密集型的工作機會。否則,內捲的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內捲與階級流動
現在的社會階級流動越來越困難,資源越來越少。每個人都必須非常努力,才能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有人說可以把勞動力轉移到國外,但這幾年海外市場也逐漸飽和,歐美國家也不好找工作。
海外就業的迷思
過去大家都說歐美比較好,但現在連中國去歐美的人都說不好找工作。一方面可能是真的不好找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害怕內捲。在海外,華人也面臨隱形的職涯天花板。同樣的工作,現在公司可能更傾向於聘用越南人或印度人,而不是華人。
日本的情況也不好。雖然有些仲介會說日本大學生很好找工作,但許多人被騙去讀語言學校,畢業後仍然找不到工作。在日本,如果日語不好,就更難找到工作。
給年輕人的建議
如果成績夠好,我會盡力幫你申請日本的大學。但我沒辦法幫你進入體制內,只能靠你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在日本成為網紅,我還可以幫你宣傳一下頻道。如果日本待不下去,那就只能回中國了。
現在的孩子讀書比我們以前更認真,沒有回家打電動的時間,也沒有作業。
日本留學的隱憂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關於在日本職場,為什麼東亞人是最後的選擇?因為有些留學生破壞了規矩。他們租房子來賺錢,濫用醫療體系。
日本的醫療保險沒有休眠期,外國人只要生病,就可以立刻使用醫療保險。這種善良被一些不肖人士利用,濫用醫療資源。當然,這只是少數,但人數多了也會造成問題。
結語
對於就業數據,我還是比較悲觀。大家有什麼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希望大家點讚,祝大家青春永駐,永遠不死!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