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教義》失敗的後續檢討與爭議
本文將探討一篇關於《龍族教義:黯月守衛》(Dragon Age: The Veilgard,暫譯)遊戲失敗原因的評論文章,以及圍繞其失敗原因的爭議。文章主要針對 Jason Shrier 的一篇後續檢討報告,並對報告中忽略「覺醒」(Woke)元素對遊戲影響的觀點提出質疑。
Jason Shrier 的後續檢討報告
-
Jason Shrier 撰寫了一篇關於《龍族教義》崩盤的文章,探討了 BioWare 工作室的問題。
-
文章指出,雖然一些員工喜歡遊戲的新戰鬥系統,但玩家的反應褒貶不一,導致銷量不佳。
-
然而,文章作者認為,Shrier 的報告未能充分說明粉絲對遊戲設計選擇的失望,並指責他推動宣傳,淡化了遊戲中「覺醒」元素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對「覺醒」元素的批評
-
評論者認為,如果認為《龍族教義》的失敗與「覺醒」和社會訊息無關,那是自欺欺人。
-
他們批評 Shrier 的報告只用一小段文字提及此事,且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
評論者指出,Shrier 過去曾為這款遊戲辯護,並貶低那些不喜歡它的人,但現在卻不得不撰寫文章解釋遊戲的失敗。
社群的反應與影響
-
文章提到,遊戲的失敗在於 YouTube 上的評論者對任務和代名詞的嘲諷,突顯了社群媒體對遊戲評價的影響。
-
評論者認為,《龍族教義》證明了 Asmongold 等知名評論者的意見,比 IGN 等主流媒體的認可更重要。
-
他們強調,如果預告片獲得差評,或者點讚與不喜歡的比例不佳,那就代表遊戲存在嚴重問題。
對負面內容的迷思
-
Paul Tassi 在推特上指出,如果「覺醒」辯論佔據了整個行銷活動,可能會造成損害。
-
評論者反駁了「負面內容會獲得 10 倍關注」的說法,並舉例說明《艾爾登法環》、《柏德之門 3》和《遠征隊 33》等熱門遊戲,證明對這些遊戲的負面評論並不受歡迎。
-
他們認為,人們傾向於消費符合自身既有觀點的內容,而不是單純因為內容的負面性。
確認偏誤與觀察趨勢
-
文章最後提到,評論者並非在推動確認偏誤,而是在觀察趨勢。
-
他們認為,如果一款遊戲不好,就應該批評它,並舉例說明《South of Midnight》這款遊戲,儘管它還算不錯,但人們已經先入為主地不喜歡它。
-
評論者強調,與其說負面偏見是主要因素,不如說反映大多數人觀點的影片才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