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風暴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人意識到海外全職資產是很好的長期投資標的,特別是以美國股市為代表的全職資產。有人甚至笑稱買美股只能賺錢,根本學不到技術。中國人投資美國市場,除了上市公司品質高、資本市場成熟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稅務。
根據美國稅法,非美國稅務居民,即沒有美國護照或綠卡且不符合居住時間要求的外國人,在出售美股時,其資本利得通常無需繳納美國資本利得稅。這一政策既吸引了國際資本進入美國市場,又簡化了非居民投資者的稅務處理流程。中美稅務協定進一步明確,中國投資者在美國的股票交易利潤不屬於美國征稅範圍。該協定通過避免雙重征稅,為中國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稅務環境,使其資本收益在美國完全免稅。此外,美國默認對非居民收取30%的稅,但根據中美稅務協定,中國居民可享受10%的優惠稅率。理論上,雖然美國不徵收,但中國會徵收。不過多年來中國並未接管,然而隨著CRS網絡和工作流程的自動化效率提高,至少已影響到一小部分投資者。
CRS網絡與實際執行
CRS網絡並非今日才有的事物,海外投資稅的傳言已被妖魔化。儘管CRS網絡理論上能讓稅務機關找到任何他們想調查的人,但目前中國有太多人在海外投資,根本無法做到全面調查。過去曾提到一個觀點,中國很多事情是高標準立法、普遍違法、選擇性執法。
事實上,中國個人所得稅於1980年就提出了中國稅務居民的全球收入申報。只是在執行層面,一直存在爭議,不是不想執行,而是全面執行的成本大於收益。目前情況依舊如此,雖然CRS已聯網,但執行過程需要成本,全面運作非常不現實,不過會對少數高收入和觸及紅線的人進行檢查。
普通人避免海外投資稅務問題的方法
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有很多方法可以避免可能的潛在風險。以下介紹幾種:
完全美國化
避免CRS聯網,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投資放在不涉及CRS的國家,比如美國就是非CRS成員國。但這和大多數人理解的不同,他們可能認為在美國本地開立經紀商投資就可以了,其實不然。CRS網絡範圍非常廣,包括銀行、保險公司、保險等所有金融項目。以IB為例,若使用與香港或新加坡有相同CRS簽名的銀行賬戶,只要他們願意,所有進出賬都會被檢查。而在美國,沒有合法身份申請賬戶並不容易,至少學生申請會方便些。若持旅遊簽證在美國申請賬戶,還會面臨需要地址證明聯繫信息的情況。
單人賬戶不超過100萬美元
正如文章所說,無論是CRS的信息交換還是內部執法部門的工作,都有巨大的行政成本。所以如果沒有大量資產,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稅務問題可能與你無關。CRS要求金融機構首先檢查2017年6月30日開戶且賬戶價值超過100萬美元或等值貨幣的兩人賬戶,並自動將相關信息交換給賬戶持有人的稅務居民稅務機關。因此,超過100萬美元的海外金融資產是CRS監控的核心對象,隨著全球稅務透明度的推進,報告門檻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如果海外賬戶超過或接近100萬美元,可以考慮以非直系親屬的名義開立第二個賬戶,將大賬戶變成兩個明確的中型賬戶,大大降低風險。
價值投資
中國可能不認同你對外資利息的計算,但很容易理解,所有賺錢的交易都必須納稅,而所有虧錢的交易都不算。也就是說,假設交易頻率較高,共進行100次交易,其中50次賺錢,這部分共10萬美元。那麼根據中國稅務標準,損益比不是零,而是10萬美元,需要按10萬美元納稅。最好的方法是長期投資,只買不賣,這樣就不用繳納一分錢的資本稅,最多只需支付一點股票稅。如果有投資方法,且資產池足夠大,認為有必要,也可以在設立前完成身份規劃,避免資本利得稅。
不直接向國內轉賬
雖然最近海外投資稅務問題很多,但身邊的朋友以及知識星球上的1700多人,從幾千美元到幾千萬美元,沒有一個人因為投資美股而接到稅務相關電話。只有一個人因個人操作接到了電話,稅務局問他是否有海外收入以及是否投資了股票,因為今年有他的外匯數據和賬戶記錄。後來確認是大數據發現有錢從香港匯回中國大陸。
中國居民只能將外匯用於旅行等消費,如果是這樣,怎麼會有現金匯回?所以從國外匯回外匯,甚至在大陸使用海外卡,特別是在一年內,也有購匯記錄,基本上就等於承認購匯是為了拿出來投資或做其他事情。後來查看紅寶書發現,所有接到稅務電話的人都踩了這個雷,使用外國賬戶存款。因此,請記住,已經在國外的錢不要輕易匯回,可以使用海外市場的信用卡在國內消費,也可以聯繫身邊需要外幣的朋友。星球上有一群朋友分享了一個很好的計劃,詳情可參考以下介紹。
QDII基金
由於中國的資本項目尚未開放外匯交易,任何機構都不能直接用手裡的人民幣換取想要投資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方便投資者,國家開放了QDII基金。具體來說,就是外交部為每個基金公司批準了一些外匯收入,使基金公司能夠積累以海外指數為基礎資產的基金。這使得中國人在QDII機制下合法合規地投資成為可能。
經過多年的發展,QDII基金幾乎覆蓋了所有主要的國際市場指數,包括著名的標普500、納斯達克100、日經225等。可以說,這是中國人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最低門檻。由於QDII本身是公眾的一部分,國家不可能對QDII投資者開徵資本利得稅,否則將會完全動搖。
總結
總的來說,對於最近的海外投資稅務問題,我們無需感到恐慌。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你踩了任何特定的紅線而被動接到電話,一個個都是在煽動恐慌。要麼是經常幫你開店的黃牛,要麼是想接手業務的會計師,要麼是推銷非CRS國家移民的中介機構。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預防,參考上述避稅方法做一些準備,以確保長期內不會出現問題。
如果喜歡這個視頻,請點贊、訂閱並支持我,這對我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