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創辦人、億萬富翁瑞·達利歐 (Ray Dalio) 近日在彭博《Odd Lots》播客節目中,深入探討了美國日益嚴峻的債務問題。他警告,若不採取有效措施,美國可能在未來三年內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債務危機,其嚴重程度堪比「心臟病發作」。
債務週期與風險
達利歐強調,債務水平的上升並非立即引發危機,但當債務與收入比例失衡,投資者信心下降時,可能迅速引發系統性風險。
危機觸發因素
他指出,債務危機通常由信心喪失、利率上升或財政赤字擴大等因素引發,進而導致債券市場動盪、貨幣貶值和經濟衰退。
政策建議
達利歐建議美國政府應採取更穩健的財政政策,控制支出並提高收入,以避免債務危機的爆發。
投資策略
在當前環境下,他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和比特幣等資產,以對沖潛在的貨幣貶值風險。
「海湖莊園協議」:美元貶值與金融體系重塑
達利歐還談到最近備受關注的「海湖莊園協議」,川普及其經濟團隊提出一項概念性計畫,旨在通過美元貶值、債務重組等措施,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以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
-
重點提醒: 達利歐特別強調,不應誤以為這將是美元相對於所有其他貨幣的貶值,實際上這是美國相對於包括黃金在內的硬資產的貶值。
-
資產配置建議: 儘管達利歐認為黃金和比特幣是在貨幣貶值環境下值得配置的資產,但他提醒,切勿盲目追漲。黃金在多元資產組合中的配置比例保持在10%至15%較為合適。
關注債務週期的原因與歷史經驗
1971年:尼克松宣告美元與黃金脫鉤的衝擊
達利歐分享了他在1971年的經歷,當時他還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擔任交易員,負責市場申報工作。尼克松總統宣布終止美元與黃金的直接兌換,這讓他意識到貨幣體系將發生重大變化。
他表示,當時人們認為可以兌換黃金的貨幣才是真正的貨幣,而紙幣則被視為缺乏內在價值。尼克松的決定讓他感到困惑,股市卻意外上漲,促使他開始深入研究原因。
貨幣貶值的影響與歷史借鑒
達利歐發現,貨幣貶值會導致物價上漲,這讓他理解了市場運作的本質。他開始研究大蕭條時期的歷史,從中學習到許多經驗,這也幫助他在2008年預測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
他強調,研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別是貨幣與債務問題,對於理解當前經濟形勢至關重要。
2025年的財政狀況:大債務週期的臨界點
達利歐認為,我們正處於一個關鍵拐點,但許多人對所謂的「大債務週期」尚未有充分理解。他指出,短期債務週期易於理解,但大債務週期的運行機制則不然,而我們正處於該週期的臨界點。
預警信號:私人部門對政府債券的購買意願下降
達利歐指出,觀察拐點到來的關鍵信號之一是私人部門對政府債券的購買意願顯著下降。傳統的債券購買者(如銀行、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可能減少購買或停止增持,導致央行不得不介入,通過大量發行貨幣購買債券以填補融資缺口,最終導致貨幣貶值和通脹上升。
2020-2021年的「預警」:小型心臟病發作
他認為,2020-2021年政府因為疫情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實際上是經濟損失的兩倍,這是一次「預警」,像是一次小型心臟病發作。到了2021年,政府在沒有同樣迫切需求的情況下又發放了一輪資金,顯示財政政策從偏向保守主義逐漸轉變為更加接近全民基本收入的政策取向。
債務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與應對
達利歐無法準確預測債務危機的具體爆發時間,但他認為我們正在接近這個臨界點,並預計大約在三年內可能有一年前後的波動空間。
債務的變相違約:地緣政治因素與美國停止償付
達利歐表示,債務的變相違約完全可能發生。他提到地緣政治因素,例如美國可能宣布不再承認中國持有的美債,甚至凍結相關債務並拒絕償還。
他認為,市場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供需失衡,利率飆升,金融環境突然收緊,貨幣貶值,尤其是相對於黃金或其他主要貨幣。
美聯儲的干預與量化寬鬆
達利歐預計,美聯儲可能會採取行動進行干預,再次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擴大債券購買規模。
「海湖莊園協議」:重組金融體系以謀取更大利益?
達利歐認為美國可能重組整個金融體系以謀取更大利益,而且可能會部分秘密地進行。但他強調,這不會只是美元相對於所有其他貨幣的貶值,相反,所有主要貨幣都會一起貶值,更像是一場「誰貶值得更快」的競賽。
替代貨幣:黃金、比特幣的角色
達利歐認為,未來的價值儲存手段可能更偏向黃金、比特幣。他表示,這一次美元不僅會相對於其他法定貨幣貶值,還將相對於黃金等硬資產貶值。
黃金配置建議:長期配置而非盲目追高
達利歐表示,黃金在當前環境下的價值更為突出。但他強調,並不是推薦大家過度投資黃金,而是要保持謙遜,建立合理的投資組合,進行適當的多元化配置。
-
配置比例: 在一個典型的投資組合中,合理的黃金配置比例大約在10%-15%。
-
投資策略: 投資者不應該在市場情緒過熱時盲目加碼,懂得如何平衡投資組合至關重要。
理解債務週期:成功的交易經驗
達利歐分享了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成功交易經驗。他觀察到市場上的槓桿正在迅速上升,債務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收入增長,這讓他判斷應該撤出信用風險,減少信用敞口,同時降低股票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