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擺脫"洗腎王國"惡名「越甜越降糖?鹽吃太少反傷腎!」曝最新研究翻轉"糖與鹽"健康迷思!|腎臟科 江守山醫師【#健康大錢線 | 錢怡君】2025.4.18 @love52health

擺脫洗腎惡名!江守山醫師揭「糖與鹽」驚人真相:水果越甜越降血糖?鹽吃太少反傷腎?【健康大錢線】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探索台灣「洗腎王國」的真相!本總結將深入探討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原因,挑戰傳統的醫療觀念,並提供實用的腎臟保健建議。江守山醫師將顛覆您對飲食的認知,帶您了解如何透過飲食習慣(特別是水果和鹽的攝取)來保護腎臟,並非限制。

  • 水果迷思:打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的迷思,揭示某些水果反而有益血糖控制。

  • 鹽的真相:挑戰低鹽飲食的傳統觀念,指出適量攝取鹽分可能對腎臟有益。

  • 飲水與腎臟:強調足夠的水分攝取對腎臟的重要性,並提供判斷身體是否缺水的方法。

  • 生活習慣:提倡地中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至少七小時)等健康生活習慣。

  • 腎臟病預防:避免熬夜、吸菸、嚼檳榔等不良習慣。

  • 洗腎迷思:即便洗腎,也並非一輩子,某些個案有機會脫離洗腎。

台灣洗腎問題的現況與成因

台灣洗腎人口眾多,被稱為「洗腎王國」已持續二、三十年。儘管醫療進步、健保制度完善,洗腎問題依然嚴峻。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指出,這可能與醫療指標設定錯誤及民眾不當用藥習慣有關。

  • 台灣人平均用藥量是美國人的7.2倍,過多的藥物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

醫療指標與治療方式的迷思

江守山醫師認為,目前醫療體系過於注重糖尿病的表面數字控制,忽略了胰島素阻抗的根本問題。

少量多餐的危害

  • 傳統觀念認為少量多餐能避免飯後血糖飆升,但事實上會導致胰島素持續分泌,加重胰島素阻抗。

  • 新的治療方法,如美國杜克大學採用的斷食法(如168斷食、一日一餐),強調多量少餐,能有效控制血糖並減少用藥需求。

水果的真相

  • 傳統觀念認為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食用過甜的水果,但研究顯示,食用整顆水果不僅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反而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適量食用某些水果(如葡萄、葡萄乾)能降低併發症風險,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和心血管疾病。

  • 某些水果,如葡萄、葡萄乾、帶皮蘋果、削皮芭樂、芒果、火龍果、酪梨等,有助於降低糖化血色素。

水分與鹽分攝取的重要性

水分不足的危害

慢性脫水會導致慢性腎臟纖維化、腎臟萎縮,最終導致洗腎。許多人不口渴,但實際上身體卻缺水。

  • 老年人及腎臟病患者的渴覺較為遲鈍,容易忽略喝水。

  • 判斷是否缺水的方法:

    • 捏起皮膚鬆開,觀察回彈速度。

    • 檢查舌頭是否濕潤。

    • 摸腋下是否有微微濕潤感。

錯誤的飲水觀念

  • 啤酒、濃茶、咖啡、薏仁水、紅豆水等,僅能沖洗下水道,無法有效補充水分。

鹽分攝取的重要性

  • 過去衛福部建議鹽分攝取不超過2300毫克,但後續研究發現,鹽分攝取不足反而會加速腎臟惡化。

  • 鹽分攝取不足會增加血管毒物分泌、提高胰島素阻抗、影響血脂控制。

  • 研究顯示,每日鈉攝取量達到4500毫克(約10克鹽巴)時,死亡率最低。

預防洗腎的生活習慣

  • 良好的飲食習慣:地中海飲食。

  • 多喝水:足夠的水分攝取對於腎臟健康至關重要。

  • 規律運動

  • 避免熬夜:每天睡眠至少七小時。

  • 適度紓壓

  • 避免抽菸、嚼檳榔:菸和檳榔都是腎臟的天敵。

其他重要觀念

  • 夜尿症:晚上起床小便超過一次,應注意腎臟健康。

  • 體重過輕的風險:體重過輕的住院病人,死亡風險較高,應注意營養攝取。

洗腎患者的希望

即使已進入洗腎階段,仍有機會透過治療原發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或藉助醫療器械(如體外反搏)來改善腎功能,甚至擺脫洗腎。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有機會擺脫洗腎。

  • 體外反搏治療心臟問題,有助於改善腎功能。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tay Updated

Get the latest summari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