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30+程序员折腾的11年,最后给码农们的忠告

程式設計師創業血淚史:11年30+次折騰,給碼農最誠懇的忠告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中國真實現狀揭秘!程式設計師創業真的適合你嗎?這份總結將帶你瞭解程式設計師創業的殘酷真相,擺脫對創業的錯誤幻想。透過講者的兩次創業經歷,從區塊鏈到直播電商,揭示程式設計師不為人知的困境。

Quick Takeaways:

  • 程式設計師創業需拋棄原有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模式,適應現實的商業世界。

  • 人脈在你有利用價值時才有用,提升自身實力是關鍵。

  • 創業並非單靠創意和產品,銷售能力至關重要。

  • 不要迷戀於高大上的創業模式,從實際的生意做起。

  • 程式設計師應走出舒適圈,瞭解代碼世界之外的真相,避免被欺騙。

  • 認識到即使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程式設計師的思維模式轉變仍然是挑戰。

  • 資本只會錦上添花,核心是獲得市場營收。

想創業的程式設計師們,先等等!這段影片可能會顛覆你的想像。

中國真實現狀:創業程序員的甘苦路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真實現狀》。我們收集了當下中國各個階層的聲音,通過他們的語言講述自己的境遇,為大家展示一個不同於新聞聯播的中國現狀。感謝您的觀看,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吧。

這就是我最後想對創業程序員說的。創業和寫代碼完全不一樣,你需要放棄掉你本身的習慣、行為方式,甚至道德標準。

比如,你明明有大把庫存沒賣出去,但你要跟客戶說貨已經快沒了;最後是從別人手裡給你搶回的 1000 單。明明這個價格傭金可以给到 30%,甚至 40%,你要和客戶從 10%開始拉扯。

對比做生意,以前的程序員職場完全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溫室,你現在面對的才是一個猙獰而現實的世界。這些對於之前只在做人機交互的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是重塑我們很多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重塑我們的道德標準和處事方式。這個過程不亞於涅槃重生,而重塑的過程,對於大多數程序員來說,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一定還是要多出來走走,多看看代碼外的世界。你才知道自己正義的律師,可以被對方輕易收買;明明是 P2P 詐騙,你投資的錢血本無歸,但對方可以通過一個股權轉讓協議,讓你變成公司的股東,法律上你的投資款變成虛空的股權,你從原告也變成了被告。

應試教育和儒家思想最好的成果體現就在我們這群程序員身上。從小學習仁義,你自信,但你以為的真誠善良,在別人眼裡就是老實好騙。所以開悟真的很重要啊,同志們,不是為了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流氓,而是不被人耍流氓。

我的第一次創業經歷

接下來就要講講我的創業經歷了。其實程序員創業最好講一句話,那就是建議程序員最好別創業。呃,開個玩笑。如果你賊心不死,這輩子總想見一次南牆,那就來看看我的經歷吧,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經驗和思考。

我第一次創業是在 18 年開始的,也很突然。本來經過金三銀四,辛苦了一兩個月的面試後,我終於拿到了一家比較心儀的 offer,正準備繼續在 Java 度他個美好未來時,我的高中同學從海南給我打來了電話。那也是我第一次聽說區塊鏈這個詞,他正準備做一個區塊鏈創業,然後有現成的投資人,有行業顧問,投資人也都很有實力,但是團隊里沒有一個真正做技術的。唯一懂技術的一個大佬,有自己的公司,只能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參與,也不好什麼都問,所以就想起我來,想諮詢一下技術相關的問題。

其實那個時候我也不懂區塊鏈,但憑着 Java 多年的底子,在了解了什麼是共識算法、分布式 P2P 網絡等等一些相通的東西後,那技術上,我對區塊鏈也算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然後就和他聊了幾次,最後他那邊實在沒有做技術的合適的人,然後他跟投資人商量了以後,就想讓我去負責技術相關事宜,口頭上算技術入股,但是有基本薪資,友情價是 8K。

我當時是剛在新公司干了一周,項目都還沒捂熱,但在同學介紹了眾多投資人背景後,有什麼美團的天使投資人、國家千人計劃重點人才,還有某雲計算公司的老總,還有海南官二代的保駕護航。聽到這些名頭,哪是我過去程序員職業生涯能接觸到的。於是我就覺得這次機會屬於我的機會終於來了,然後毅然決然跟領導提了離職,一周的工資也沒要,打包完行李,買了張機票就飛去了海口。

那這也是很多程序員創業有可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沒見過這些世面的時候,你就會慌,你就會露怯。慌亂會讓你失去判斷,但這種經驗也只有你在經歷過才會有體會,所謂見過世面才能長見識。

創業初期的波折

在到了海南後,我們很快就組建了團隊公司,加上我和我同學一起做事的有六個人。我同學負責對外的所有事宜,項目洽談和決策;然後還有一個很有經驗的大姐,也是創始人之一,負責公司的行政和財務;我就負責技術,剩下招了三個大學生打打下手。然後其他的之前說的那些資源也確實都有,但也就是偶爾過來看看,指導一下,你需要什麼資源了,可以幫你對接,但路還是得自己走。

雖然定位確定了是區塊鏈行業,但一直找不到落地的項目。當時國內 ICO 發幣還有最後一趟末班車,但由於我們投資人有官二代背景,所以不能搞這些,只能寄希望在傳統行業選擇一些業務場景。於是就是各個行業的對接和業務考察。

確實投資人的人脈能給我們拉到很多資源,比如當地有名的企業、或者是本地商會,還有書畫古董行業的老闆,甚至到太極協會會長都對接上了一遍,但都是不知道結合區塊鏈能做出來個什麼東西,只知道這個東西火。

而且對我個人來說,以前在職場,年工,公司大領導都很難有交集的,這次被包裝成所謂的 CTO 去對接各個行業的大佬,和這些人精去交流,我自己也會露怯,表現的不好。那最後一圈折騰下來,連一個可以看見的方向都沒有。不光我們着急,投資人也急了,於是就強行上路,將投資人自己的小額貸公司剝離出來一個徵信場景,就是將歷年用戶貸款數據上鏈,作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鏈上徵信系統。

那這個系統做起來也比較簡單,就用當時比較火的超級賬本來保存徵信數據,然後寫了一個小程序,前端來填充了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有了基本的產品框架。然後就是準備 PPT 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創業比賽、高校論壇等等。

當時我們不僅跑遍了海南本地政企舉辦的創業大賽,還去深圳、去北京、清華參加各種創業比賽和區塊鏈論壇,甚至跑到合肥和當地的礦場老闆談合作。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坐上勞斯萊斯,當然也是唯一的一次。

這其中很多資源都是投資人的關係拉過來的,但也都沒有成功。沒辦法,我們自身實力太弱,拿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成果。這也是讓我知道了,人脈只有在你自己值錢的時候,才會體現出價值。

之前總是聽人說要學習社交,學習溝通,多認識人,積累人脈,各種描述人脈的重要,好像只要你踏進那個所謂的圈子,你就能成功。但其實你自己沒價值的時候,就算人看見你了過眼也就忘了。就像我當時可謂加到了很多厲害的大佬,不管高校的還是資本的,比如什麼火幣研究院的院長、清華區塊鏈協會會長、紅杉資本分析師等等,但你自己什麼都不能帶給別人,誰會注意到你?難道真和電視劇演的一樣,別人會看重你真誠和知恩圖報的優秀品質?所以除非你是他親兒子,不然別人看都不會看你一眼。

所以也勸奉屏幕前的程序員朋友,不要太迷戀人脈。很多程序員都是和我一樣,說白了就是沒有見過世面,覺得商場上學會了厚黑,學會了爾虞我詐,就能馳騁商場,戰無不勝。但其實你能上戰場的首要條件,能被當成戰友或者敵人對待,是你手裡得有槍才會有價值交換。

第一次創業的結局

那後面在堅持了大半年後,看着依然為零的營收,我思考許久,最後選擇提前退出了這次創業,回到深圳繼續寫我的 Java 代碼。

不過魔幻的是,一直以來堅持不發幣的投資人,後面轉頭髮了一個黃金幣,趕上 ICO 最後一波風口圈了一筆錢,算是為這趟航行終結撒花。

雖然創業失敗了,但你說我這次創業後悔嗎?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後悔,並且還十分慶幸的是,還好是在我 20 幾歲的時候遇到的。如果是在我 30 幾歲甚至 40 幾歲,有了老婆孩子,遇到這種所謂的機會,因為沒有經歷過嘛,所以還是免不了會破釜沉舟去梭哈,那我就會跌得更慘。

而正是 20 幾歲我能失去的東西少,換句話說,我的試錯成本要低得多。就拿這次來說吧,雖然失敗了,但是我損失的也就是大半年的工資差異。當時自己正常工資也才堪堪 1 萬多,所以算下來,損失的成本也就是 10 萬塊錢不到吧。而我這次創業見到的市面,學到的東西卻是價值不菲的。

首先在面對所謂的大人物,我自己不會再露怯了;然後我知道了人脈什麼時候才是有用的;再就是很重要的打破了我對創業的認知。

就是包括屏幕前的你們,我相信都和我一樣,覺得創業就是有一個好的 idea,做一個很棒的產品,然後組建公司,然後就有人投資我們,最後借助資本的力量想快速起飛,當上 CEO,走上人生巔峰,讓現在高攀不起的女神,到時候我愛搭不理。

早期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確實有這樣的神話,但其實近年來你能看到的獨角獸公司,能有幾個?像滴滴這樣的已經是天選之子了。然而他們的成功都是多少年的技術的積累。

所以大家都覺得創業就應該在寫字樓,大家一起拿着電腦開展腦力風暴,想出非常好的 idea,然後靠着你的創意獲得資本的青睞。因為一直以來,不管是國外的像喬布斯,還是國內的一眾如馬雲、雷布斯等人的創業演講,都如是描繪的,創業都是這樣一幅畫面。

但這些真的適合我們這些草根嗎?尤其是當今生產力嚴重過剩時代的草根創業者。

第二次創業的教訓

那這也是我第一次創業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你們一樣,始終是這樣一個飄着的狀態,完全不落地。

我們還非常自信自己的產品創意,覺得只要我的產品創意夠好,客戶自己就能找上門。好的創意、好的產品,對於創業來說是組成創業的關鍵一環,但不是有了產品就不用銷售,銷售很多時候優先級是高於產品的。

舉個極端的例子,公司後天就要破產,現在有一個程序員和一個銷售,成本只夠留下一個人工作,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開除誰?100%的老闆都會選擇開除程序員,因為只要銷售在一天就有可能賣出去這個產品,換回資金,讓公司生存下去,儘管這個產品滿是 bug。反之,就算你這個程序員把產品做的很完美,但是賣不出去,明天該倒閉就得倒閉。

要記住,在所有老闆眼裡,銷售等於收入,程序員等於支出。很多程序員一說到創業,就是先開發好產品,甚至自己燒錢拉用戶,然後就覺得可以去拉投資了。

現在早已不是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你用一個 PPT 講個故事,就可以拉到投資了。資本是有錢,但不是傻。天使輪投你,是起碼你這個故事能講給 A 輪的人聽,能讓 A 輪的人給你投錢。同樣 A 輪的人能投你,是你可以拉到 B 輪的融資。以前投融的收益就是靠有人接盤,但現在市場上沒有這麼多熱錢,你就需要考慮活下去的問題。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怎麼賺到市場的錢才是你優先要考慮的,資本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

然後還有很多程序員一說到創業,第一考慮的問題就是在哪裡開公司,這其實和那些先做個完美產品出來的,是一樣的問題。你要明白你做創業這件事的目的,開發產品是目的嗎?不,目的是賣出去。那開公司是目的嗎?不,目的是營收。所以不要覺得創業就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我後來發現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的,不會說自己在創業,而更會說自己在做生意。

第二次創業的失敗

那第一次創業結束後,我又回歸了程序員上班的生活,一直到 23 年。有朋友在做直播電商,做得還不錯,然後想拉我一起弄。

剛好那個時候評估了一下試錯成本,暫時沒有家庭,這應該也是自己能再嘗試的為數不多的機會了。而且我同學已經跑通了 MVP,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複製就行了,所以相對成功率還是挺大的。

我們當時做的是達人分銷,就是我們手上有品牌方的貨源,一般是從一些經銷商手裡收過來,主要是做零七,這也是我覺得市場應該不錯的一個原因。像拼多多的爆火,消費者降級,說明未來下沉市場都會迎來增長,那做這種臨期的供應鏈就是順勢而為。

事實上我同學他們東西確實賣的還可以,而且利潤也不低。因為很多品牌方都是為了去庫存,所以只能虧本傾銷給我們,比如拼多多都要賣 29 的沐浴露,還不是雜牌,我們收過來成本價兩塊六,然後運費啊、售後成本一單四塊,然後直播間賣 19 塊九兩瓶,主播傭金還能给到 20%。這種品,有時候爆了一個直播間就能賣兩三千單。

有跑通甚至成熟的 MVP,有現成的貨源渠道,我要做的就是複製,按道理這已經是至少 80%的把握了,但我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為什麼?這就是我最後想對創業程序員說的,創業和寫代碼完全不一樣,你需要放棄掉你本身的習慣、行為方式,甚至道德標準。

結語

你明明大把庫存沒賣出去,但你要跟客戶說貨已經快沒了;最後是從別人手裡給你搶回的 1000 單。明明這個價格傭金可以给到 30%,甚至 40%,你要和客戶從 10%開始拉扯。

對比做生意,以前的程序員職場完全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溫室,你現在面對的才是一個猙獰而現實的世界。這些對於之前只在做人機交互的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甚至是重塑我們很多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重塑我們的道德標準和處事方式。這個過程不亞於涅槃重生,而重塑的過程,對於大多數程序員來說,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一定還是要多出來走走,多看看代碼外的世界。

最後,感謝大家觀看,如果喜歡我們的視頻,歡迎訂閱本頻道。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