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我們帶孩子從英國搬到馬來西亞,10個月後的真實感受!最喜歡和最不習慣的?Living in Malaysia for 10 Months

帶孩子移居馬來西亞10個月:真實體驗分享!優點與不習慣?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了解在馬來西亞居住近十個月的真實感受嗎?這段影片將分享旅居者在馬來西亞的生活體驗,包括他們最喜歡和不習慣的地方,從文化、生活便利性到交通,帶您深入了解這個多元國度。影片以個人主觀視角出發,對比過去居住過的國家(英國、美國、上海),提供更全面的觀察。無論您是否計劃前往馬來西亞,都能從中獲得實用資訊。

Quick Takeaways:

  • 馬來西亞人普遍友善,保留了良好的中華文化和中文水平。

  • 生活花費較低,能以較合理的價格享受服務(如美髮、按摩)。

  • 社區生活機能完善,購物和餐飲選擇多樣,夜生活也豐富。

  • 開車便利,停車位充足且費用合理,鼓勵自駕。

  • 手機訊號和網絡速度較不穩定,需注意訊號死角。

  • 天氣炎熱潮濕,戶外活動較少,城市設計偏重室內空間。

歡迎與假期背景

大家好,歡迎回到我們的頻道。在這個長假期裡,你們過得怎麼樣?今天是國王的生日,正好趕上端午節,可以說是端午節的假期。今天早上我們剛吃了馬來西亞粽子,非常美味。裡面的食材和我們在中國吃的有點不同,除了肉和鹹鴨蛋黃,我覺得還有花生,食材很豐富,非常非常好吃,也很新鮮。馬來西亞有很多傳統的中國文化,讓我感覺很親切,同時又有一些新鮮感和不同之處。

在馬來西亞的時間

我們在馬來西亞已經待了大約 8 - 9 個月了,還是 10 個月?我們是去年八月來的,快 10 個月了,時間過得真快,就快一年了。

分享在馬來西亞的感受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馬來西亞生活 10 個月來,我們最喜歡的一些事情,以及一些我們還不太適應的地方。當然,這比較主觀,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我們完全是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可能還會結合之前生活過的國家,比如英國、美國,包括上海等。

喜歡的點

友善的人民

首先,我非常喜歡馬來西亞的人民。這裡有一些華人群體,他們說中文,保留了很多中國文化,這讓我感到很開心。雖然世界上不止馬來西亞一個國家有華人,但我覺得這裡保留的中國文化和中文水平是最好的。除了華人社區,這裡的馬來人也都很友好。我們住這裡,認識了一些本地人,他們都很好。看到我們不是本地人,還會主動介紹,我們問問題,他們也很熱情地回答。而且很多馬來西亞人的英文也很好,交流完全沒問題,因為他們從事專業工作,英文普遍都不錯。這裡的人很悠閒,做事不緊不慢,比如在便利店買東西,有不懂的多問幾句,他們都非常有耐心。此外,這個社會除了本地人,還有很多外來人員,比如工人、便利店服務員、餐廳服務員等,很多都是外來的,但他們的態度也很好。我接觸過很多外來人員,像給我化妝的很多來自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和他們交流覺得他們都很好,工作很努力、認真,來這裡工作很不容易,但沒有抱怨,很樂觀。我們在社區散步,經常看到外來人員晚上六點下班後成群結隊地走回住處休息,我覺得他們很棒,作為外來工作群體,很值得尊敬。

高性價比的服務

第二點,我非常喜歡這裡的性價比。很多東西,比如服務、買的食物、去外面餐廳吃飯、剪髮、美容、按摩等,都很划算。不像有些地方定價很高,故意賺很多利潤,這裡感覺很輕鬆,商業也比較透明。比如在中國剪髮,幾乎每次去剪髮,他們都會推銷辦卡,說充值 2000 或 3000 元,今天剪髮就打五折,故意把原價定得很高,不辦卡剪髮要 500 元,辦卡只要 200 元,一定要辦卡。但在這裡不會,基本上我去剪髮、做臉部護理和水療,都沒有促銷,他們就安安靜靜地給你做,或者正常聊天,沒有熱烈推銷,這點我非常喜歡。這和我之前在英國的經歷有點類似,服務就是服務,不會給你很大壓力。在英國的時候,我都不敢去,特別是買的套餐只剩最後一次的時候,寧願不去,因為知道去了他們就會一直推銷,讓我覺得很尷尬。

熱鬧的社區與高爾夫文化

首先,這和我們之前在英國的經歷有關。我們住的社區旁邊有兩個購物中心,晚上外面有很多商店,這在英國很少見,因為英國晚上幾乎沒什麼,要去購物或吃東西都很遠。這裡的社區概念很好,不像歐美那樣比較偏遠。第二點是高爾夫,這裡打高爾夫比較方便,找教練、找地方打球都比較便宜,而且這裡很多人打高爾夫,有這樣的社區和文化。我住的樓裡已經有幾個球友了,雖然我不常打,但這點很好,感覺這項運動的普及度挺高。

便利的交通

我知道很多人會抱怨這裡交通很堵,但我覺得還好,甚至覺得這裡的交通是我喜歡的點之一,這很奇怪。在丹麥的時候,他們都說這裡很堵、很危險,但我沒有這種感覺。我開車快一年了,覺得這裡開車很容易。他們說這裡有很多摩托車,但我開得很慢,所以沒問題,基本不超車。來之前,我們在英國看了很多馬來西亞的視頻,很多人提到這裡開車很難,有很多摩托車,所以我們有點擔心能不能適應這裡的駕駛環境,但現在覺得完全不是問題。這裡很鼓勵大家開車,道路設計和停車場設施都很完善。我們出去,不管去哪裡,都不用擔心沒地方停車。可能是因為之前有固定思維,在倫敦和上海,如果去市區,經常會考慮停車不方便或停車費很貴,這時候最好打車或坐地鐵,但這裡不存在這個問題。如果有車,可以天天開。我們通常在旺季去吉隆坡城市中心(KLC),在 TRX 停車也沒問題。這裡的停車場很充足,價格也很實惠,基本停車費只要幾塊錢,很少超過十塊錢,通常是三、四塊錢,這點很好。相比之下,倫敦的停車費太貴了,還有很多額外費用,這裡沒有。上海的停車費也比這裡貴很多。此外,這裡加油也很便宜,總之,用車成本完全可以接受,包括洗車等也都很實惠。有一次我停錯地方,他們鎖了我的車輪,管理公司和我說了幾句就讓我走了,在倫敦下一步就要罰 100 英鎊,不會像這裡這麼友好。感覺這裡的社會很友好,我們第一次去那個地方,不了解情況,和他們說對不起,他們就放過我們了。

不太適應的點

信號問題

首先是信號,包括手機信號和 Wi-Fi 信號。可能是因為我們住在公寓裡,有很多死角,我在家接電話經常要去陽台,信號才會好一點。最近我們去了很多國家,比如台灣、上海,手機信號都比馬來西亞好。有人說可能是因為馬來西亞公寓的牆壁是鋼或金屬做的,所以會有信號屏蔽問題,包括寬帶網速也不快,網絡感覺有點慢,信號也不穩定。之前在英國,Wi-Fi 還好,但有些地方手機沒信號,比如地下室或英國地鐵裡。

天氣問題

第二點是天氣,真的很熱。這裡的氣候完全取決於是否下雨,只要那天可能下雨,就會很涼爽,但像最近下雨少,就會很悶熱。上周每天都下大雨,雨量很大,像夏天的雷陣雨,還會有閃電,可能是最近天氣太極端了,之前還好。這幾天晚上 10 點到 11 點在外面走都很熱,好像是在熱浪期。我和幾個馬來西亞本地朋友聊過,他們也覺得奇怪,說以前沒這麼熱,最近越來越熱了,我猜可能和全球變暖有關。剛來的前幾個月還好,每天到處走都沒問題,最近很少走動,感覺越來越像本地人了,因為本地人走超過五分鐘都嫌遠。

缺乏戶外活動

對我來說,還有一點是這裡戶外活動少,可能也是因為天氣原因。這裡整個城市的設計和天氣有關,比如在上海去新天地,去市區,有很長的街道可以在外面走,可以看看街景,就像英國的高街,但馬來西亞沒有這樣的。長時間下來,人們就會覺得每天從家開車去商場或市區,基本每天都這樣,和在英國、上海相比,這方面有點欠缺。不過在英國的時候,每次去高街我都會想,弄這麼多高街,下雨或天冷的時候都不好走,為什麼不弄一個大的室內商場呢,各有利弊吧。

前往植物園的插曲

這條路去東門,有很多東門的東西,我感覺一秒回到英國,這裡的交通燈設計和公園布局都很像英國。我們去植物園的路上總是走錯路,今天已經是第三次走錯了,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路的問題。不過看到這麼美的大草坪,上面有很多人,感覺有點像英國的公園。現在真的六點了,外面溫度 34 度,今天真的是熱浪,我得去多買點水。

這就是我們在馬來西亞生活十個月的感受和分享,下次見,拜拜。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