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文章將基於在西班牙的所見所聞,探討在西班牙生活的優缺點,以及如何透過被動收入維持生活。從食物、簽證、人際關係等多個角度分析,希望能提供讀者更全面的資訊。
西班牙生活優勢
食物方面
-
西班牙的食物與中國飲食習慣較為接近。
-
例如,他們也食用米飯,菜色也比較容易接受。
-
相較於英國的純西式食物,更容易適應。
-
西班牙食物的另一個特點是油分較少,相對健康。
簽證取得
-
西班牙的簽證相對容易取得,對於移民較為友善。
-
左翼政府對於簽證持有者、甚至某些受刑人較為寬容。
人民友善
-
西班牙人民非常友善且熱情。
-
即使語言不通,也能獲得路人的熱心幫助。
-
與部分媒體宣傳的歐洲不安全印象有所不同。
馬德里小鎮用餐體驗
-
位於馬德里的小鎮 Qingqiong,有一家由村民開設的餐廳,性價比高。
-
點了麵包和一些配菜,主菜是馬鈴薯香腸和豬耳朵。
-
香腸較鹹,搭配馬鈴薯可以中和鹹味。
-
羊排也十分美味。
-
餐廳內還有一個儲藏葡萄酒的地窖,地面潮濕,存放許多酒罈,非常特別。
西班牙生活劣勢與挑戰
物價偏高
-
相較於中國,西班牙的人工和服務費用高出許多,約為五到六倍。
-
一般商店或超市的物價也約為中國的二到三倍。
-
因此,必須具備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適應這裡的生活。
租屋困難
-
在西班牙,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屋容易成為遊民的住所。
-
房客入住超過 48 小時,可能難以驅趕。
-
房東不得隨意斷水斷電。
-
這些現象使得租屋條件變得嚴格,對於外國人,特別是中國人,長期租屋更加困難。
-
若無法租到長期住所,只能選擇 Airbnb,但費用較高。
簽證挑戰
-
雖然西班牙簽證看似容易取得,但實際門檻較高。
-
入境後,會面臨語言、辦事等各種挑戰。
-
租屋只是其中一個最簡單的難題。
難以融入當地社群
-
亞洲人較難融入歐洲的白人社群。
-
可能存在文化隔閡和價值觀差異。
-
部分人認為歐洲存在階級制度,亞洲人可能位於較低層。
工作效率低落
-
西班牙人工作效率較低,常說 "mañana"(明天再說)。
-
假期多,辦事流程緩慢。
-
例如,辦理簽證可能耗時九個月。
在西班牙的被動收入需求
-
需要達到一定的社會收入標準 IPREM (Indicador Público de Renta de Efectos Múltiples)。
-
目前標準為每年 7,200 歐元,每月 600 歐元。
-
若申請非營利簽證,需證明每月收入或被動收入為此標準的四倍,即每月 2,400 歐元,約合人民幣 20,000 元,年收入約為人民幣 240,000 元。
存款計算
-
若無固定被動收入,僅有存款,則需要多少存款才能在西班牙維持生活?
-
假設年息 5%,需要約人民幣 500 萬元的存款,才能透過利息支付每年的生活費用。
馬德里街頭觀察
共享單車
-
馬德里有共享單車,可以掃碼租借。
-
設有專用車架,方便停放。
街頭攤販
- 街頭有黑人擺攤販售仿冒品,警察來時會迅速逃離,警察離開後又會重新擺攤。
素食餐廳體驗
-
在馬德里一家素食餐廳用餐,點了套餐,包含前菜、主菜、甜點或飲品。
-
價格約為 16 歐元,合人民幣約 130 元。
-
前菜是番茄冷湯,主菜包含蔬菜和蘑菇飯。
結論
在西班牙生活有其優點,例如食物容易適應、簽證相對容易取得、人民友善。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物價偏高、租屋困難、簽證挑戰、難以融入當地社群、工作效率低落。若想在西班牙生活,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能力和生活技能,並且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