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北京、上海消費都崩了!今年是消費數據水分最高的一年!|小翠時政財經 20250206#570

北京上海消費崩盤?驚爆中國消費數據造假內幕!|小翠時政財經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了解中國消費現況?這份摘要將帶您深入分析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消費數據,並對比上海和北京的實際消費情況,揭露數據背後的真相。數據真的可信嗎?一線城市的消費能力究竟如何?

Quick Takeaways:

  •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消費數據可能存在水分,去年基數被下調。

  • 上海和北京的一季度消費數據竟然下滑。

  • 2024年以前,上海的消費結構在春節後會回升,但2024年後卻反過來,今年情況更惡化。

  • 北京3月消費數據只有金銀珠寶一枝獨秀,汽車及通訊器材消費大幅下滑。

  • 上海消費結構與北京相似,唯獨對金銀珠寶興趣不大,反而熱衷於電子產品。

  • 消費補貼只是透支未來消費力,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 上海和北京的數據也下調基數,把今年的數據做高。

  • 統計局統計的零售額按照原價錄入,而不是打折後的真實物價。

本期節目將深入探討為何連北京和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消費也撐不住了?消費數據造假?消費疲軟原因?消費補貼有何作用?

大家好,歡迎回到小翠時政財經。今天是美西時間2025年4月24號,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上海和北京的消費現況。這兩個全中國最富裕的一線城市,如今也面臨消費不振的挑戰。

中國消費數據的疑點

上週我們分析了中國第一季度的GDP數據,當時就已注意到中國的消費數據存在許多疑點。中國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但若與去年的數據進行比較,便會發現為了營造較高的消費增長率,統計局實際上暗中調低了去年的基數,大約調低了1%。

此外,去年中國開始推行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商品理應以折扣價銷售。然而,統計局在統計消費額時,卻是按照原價來計算CPI和消費數據。

消費數據造假的直接證據

近日,更有直接證據顯示統計局的消費數據存在嚴重造假,即中國最大的兩個一線城市,上海和北京,最近公佈的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這兩個中國最富裕、消費能力最強的超級大都市,第一季度的消費竟然都呈現下滑趨勢。

如果連北京和上海的消費都無法提升,那麼其他二三線城市、縣城和農村地區,更不可能會有更高的消費能力。

北京與上海的消費數據分析

按照中國統計局的數據,3月份中國消費回暖,當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上漲5.9%,遠高於第一季度整體增速4.6%。然而,北京統計局顯示,北京3月份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卻下降9.9%,反而1月和2月的消費數據較為亮眼。最終,北京第一季度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3%,此趨勢與全國的消費情況完全相反。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上海。上海統計局已公佈第一季度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雖然上海沒有單獨公佈3月份的消費數據,但透過計算可以得知,上海3月份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4.1%。上海與北京的消費結構幾乎相同,都是1月和2月消費數據相對較好,3月突然大跌,最終導致第一季度消費整體下降。

消費結構的轉變

過去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以前,上海的消費結構一直是春節所在的1月或2月消費情況較差,而春節過後的3月消費數據則會回升。但自2024年開始,上海的消費情況就反過來了,變成春節所在的1月和2月,消費數據反而比3月更高。

造成這種轉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2023年底開始,為了應對通縮帶來的銷售下降和利潤下滑,各大商家都選擇在春節前發力促銷,導致原本應在春節後爆發的消費需求,被提前透支到了1月。其次,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的就業機會也在減少,導致許多打工人在春節後不再返回上海,而是留在小地方謀生。

北京消費數據的細項分析

北京的消費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只有金銀珠寶一枝獨秀,大幅上漲29%,3月份也保持了28.5%的漲幅。這主要是因為金價不斷升高,人們選擇購買黃金來保值。

此外,3月份除了糧油食品外,北京還有1%的消費增速,其他消費項目全部下滑。餐飲收入3月份下滑了3.1%,第一季度整體下滑3.8%,這反映了消費降級的趨勢,人們更多選擇在家做飯,減少外出用餐。

消費補貼的影響

汽車和家用電器是這兩年中國消費補貼最多的兩類消費品。然而,汽車無論是3月份數據還是一季度數據,北京都大幅下滑20%左右。家用電器類3月份消費下滑6.7%,但一季度仍有上漲9.9%。這表明汽車消費已經難以刺激,而家用電器則是因為春節期間的補貼優惠,導致3月份消費下降。

通訊器材方面,雖然中國官方宣稱對手機等數碼產品的消費補貼政策效果明顯,統計局也稱全國一季度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總額大漲26.9%,但北京今年一季度通訊器材消費額卻大跌24.9%,3月份更是大跌38.2%。

上海與北京的消費差異

上海和北京的消費結構大致相似,例如汽車消費和家用電器消費在3月份都大幅下滑。但上海人不愛買金銀珠寶,今年金銀珠寶消費仍下滑,但他們卻愛買電子數碼產品,通訊器材銷售額與北京完全相反,3月份還有上漲12.7%。

消費數據背後的真相

上海和北京的消費變化,與目前中國的經濟規律相符。去年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剛推出時,北京和上海的電器消費和汽車消費都大幅上漲。然而,人們不可能每年都買車或更換家電,因此今年的消費數據便下滑了。

透支未來的消費

商家進行打折促銷,或政府提供消費補貼,本質上都是透支人民未來的消費。這會造成今年的消費數據好看,卻犧牲了明年的消費數據。

消費困境的解決方案

面對消費不振,中國政府的解決方案是將消費補貼翻倍,並擴大補貼範圍。然而,這種消費補貼只是透支大家未來的消費力。目前中美貿易戰仍在繼續,外貿訂單大量流失,中國人收入下滑,失業率上升,此時進行再多的消費刺激,也難以奏效。

數據背後的水分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目前看到的上海和北京的消費數據,雖然相較於中國統計局的全國數據更為可靠,但同樣存在水分,因為上海和北京的統計局,同樣下調了去年的基數,藉此將今年的數據做高。如果沒有下調基數,北京今年3月份消費下滑應該是11.1%。此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啟動後,統計局統計的零售額都是按照原價錄入,而非打折後的真實物價。

如果您喜歡我的節目,請記得點讚、留言和轉發,這會對我很有幫助。謝謝大家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