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败的经历:阿里钉钉
我在国内大厂有过失败的职业生涯,想作为反面教材给大家一些启发。这期先聊我最失败的一段经历——在阿里钉钉的日子。
2018 年我入职阿里钉钉,仅工作 5 个半月就离职了,原因是工作压力大。这压力并非事情多到做不完,而是没活可干、没需求可做。当时新员工每天要写日报,每周写周报,没事情做,我就每天绞尽脑汁想需求来应付日报,压力极大。
这种情况需要无中生有的能力,即便没有外部业务需求,自己也要有想法、能整活。但我当时欠缺这种能力,直到离职都没找到合适且可持续的方向,最终扛不住每天想需求的生活而离职。
与领导沟通无果
期间我找过几个领导,说自己没事情做。短短 5 个多月我换了 3 个领导,因为常有组织架构变更。每个领导都说要拥抱变化,这是阿里文化。有些领导刚来业务不熟,基本没给实质性帮助,有个领导还打压我,说我像应届生,这个级别该有自己的想法。
没活干的痛苦与压力
有人觉得有钱拿又没活干很爽,但长期没活干很痛苦。每天要写日报周报,没事情做根本写不出来。阿里残酷的考核体系有 361,每年至少淘汰 10%的人,没工作产出就会被淘汰,没奖金,一年后就走人,压力非常大。
寻求周边部门帮助失败
我尝试找周边部门,问有没有需求可做,效果不理想。可能他们觉得我来抢功劳,即便打杂的事也不给我做,我想当免费劳动力都没机会。
引发同事不满
我向领导反映没活干,被线下另一个同事知道,他是老员工,有股票有房,处于躺平状态,觉得没活干挺舒服,混几年就走。我反映情况后,领导可能派活或影响业务线绩效考核,所以他对我有意见,可见人际关系复杂。
领导不了解实际情况
我们日常开发领导不参与,整个小团队五六个人,由资深老员工维持开会等运转,领导完全脱离实际,不知道谁有活谁没活,基本看汇报和周会表达,所以我找领导聊,却引发同事不满。
入职与离职的疑惑
我一直不明白,既然没需求为什么招人,还催我入职。离职当天我才有点眉目。我和产品线产品经理同一天离职,当天才知道彼此要走。他离职是因为提的产品需求一个都没通过,导致我没外部需求可做。
离职后的心理阶段
离职当天我挺难受,一个多礼拜后爆发。经历了几个阶段: 1. 极度不自信、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抗压能力差、不会无中生有,5 个半月简历花了,找不到工作,天都塌了,经常手心出汗。 2. 晚上做噩梦,梦见在阿里压力大的场景,如着急找需求、写日报。 3. 梦见又回阿里,忍辱负重证明自己能生存下来,很可笑。 4. 很淡很坦然,大概过了快两年,在一家外企工作后自信恢复,时间长了也淡忘了,能坦然聊这段失败经历。
阿里钉钉的工作环境
- 工作环境糟糕。18 年我在湖畔花园工作,马云以前的家,三室一厅挤了业务线 30 多人,阳台上都搭木板挤人,比黑网吧还恶劣。钉钉总部龙章也很多人没工位,有人在走廊搭小桌子,有人把电脑放打印机上,有人挤工位。当时钉钉疯狂扩张,招很多人但硬件条件跟不上。
- 更不理解的是,在工位紧张的情况下,有一层楼一半空间用来做剑道练习。钉钉创始人吴钊在日本待多年喜欢剑道,HR 吹嘘剑道能提高抗压能力,几个高层也喜欢,HR 就隔出几个房间做剑道室,但据我所知没人用,完全不管员工死活。
- 好消息是离职前三天,钉钉搬到新总部大楼,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办公工位宽阔,像正常公司了。之前办公环境极其恶劣,湖畔花园不仅精神折磨,还肉体折磨。湖畔花园可能有商人迷信,淘宝和支付宝在那起家,所以想让钉钉也成功,就把业务线放那,还常有小老板慕名来参观,但阿里规定不能带外人进去。
钉钉的特色文化
- 钉钉的一天:每天晚上 11 点在钉钉发日报,由高层轮流值班,写的都是打鸡血的事,如业务线连续加班保证上线、出差支撑项目、谈下业务等,我看了压力大,后来不看了。
- KPI:新入职员工要拉一个企业用钉钉办公,且活跃度达到一定数值。我在百年阿里入职培训会上认识同事,经他介绍拉来创业公司才完成任务。转正前要学习企业文化,了解钉钉和阿里集团价值观,录视频谈理解,有布道者审核,我第一次没通过,反馈是理解太浅层。阿里对企业文化很严格,有布道者没看视频直接通过,被发现当天就公开处罚,降一级且没年终奖。
- 公司会导出给差评用户的联系方式,每人分二三十个,自己联系客户,了解痛点、收集意见,这是钉钉提倡的共创文化,我觉得能锻炼产品思维,在其他公司没遇到过,比较认可。
以上就是我在阿里 5 个半月的全部经历和感受,下期聊我在华为的失败职业生涯,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