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我深入探索巴厘岛 发现村民依旧贫穷 维森来了

深入探索巴厘岛:游客天堂下村民依旧贫穷,安全与消费大揭秘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巴厘岛是游客向往的度假天堂,有高消费场所,也有贫穷村民。在这里,花小钱能享漂流早餐、按摩等多样服务。当地基础设施差,道路拥堵。村民多从事低薪服务业,收入不高。旅游业带来经济发展,也有过金融风暴、暴乱等波折。现治安尚可,但要注意安全。消费方面,游客价与国内一线城市类似,本地人消费不起。还有马车巡游可砍价。水质不好别烧水。记得带欧规转换器。这是个复杂的地方,快乐不属所有人。

巴厘岛:度假天堂背后的矛盾与思考

巴厘岛的魅力与问题

巴厘岛,这个为游客打造的度假天堂,有着众多高消费场所。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其基础设施却相当糟糕,道路狭窄拥堵,给游客和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令人深思的是,尽管岛上旅游业繁荣,村民们却依旧贫穷。那么,究竟是谁挣走了钱?游客的安全又该由谁来保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高消费与村民贫困并存

在巴厘岛,只要你愿意花一点小钱,就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项目。漂流早餐、与大厨探讨美食、做刺青、修指甲、各种按摩、私人导游、冲浪教练,以及高级酒店里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派对,可谓应有尽有。但即便如此,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这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尽如人意。开车出行十分糟心,大部分道路状况不佳,堵车严重。因此,上一期提到,如果会骑摩托车,租一辆摩托车会节省很多时间。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不把道路修好一些呢?

巴厘岛的历史与发展

让我们从源头开始了解巴厘岛。中午的库塔海滩,有人觉得它漂亮,有人说它堆满垃圾,这或许与来的时间有关。4 月份的库塔海滩看起来还不错,很多人在海里冲浪,这里也是冲浪圣地。

回顾巴厘岛的历史,印度尼西亚曾经经历过动荡时期。1965 年的大动荡导致上百万人失去生命。1970 年,官方和外资将目光聚焦在巴厘岛,将其定义为热带天堂,并于同年修建了登巴萨机场。随着游客的到来,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外资大举进入,修建了大量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酒店。然而,大多数本地村民只能从事低薪服务业工作,如服务员、司机、厨师、按摩师等,这也是他们依旧贫穷的原因之一。

安全与发展的平衡

巴厘岛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曾经,印尼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和黑色五月事件等重大变故,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伤痛。那么,现在巴厘岛安全了吗?目前来看,问题不大。一方面,印尼官方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始打击过关收小费的行为;另一方面,旅游区的商家为了挣钱,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因为游客是他们的金主,游客体验不好就不会再来,他们也就挣不到钱。

日常生活消费

在巴厘岛,日常生活消费有其独特之处。洗鞋子、上厕所基本都要收费,价格在 3 - 5K 印尼盾左右。当地人习惯抹掉后面 3 个 0,说多少 K,1K 大约是人民币 4 毛 3。

在海滩,躺椅休息也需要付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200K(172 元)可以睡三个小时。冲浪也是不错的体验,当地人一对一教学,两小时才 200K。岸边有很多小摊贩,提供啤酒、椰子水和各种饮料,有些还会说中文,非常友好热情。

物价对比

回到街道上,我们来看看物价情况。对于游客来说,普通理发 125K(54 块钱),在一些城市这个价格很常见,但对本地村民来说却过高,他们一般不会来这里消费。吃饭方面,像猪排饭 85K,土豆烧牛肉 85K,鸡肉面条 70K,味道还不错,价格和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比香港要便宜很多。

有趣的是,在巴厘岛,美元并不好使,马币和新加坡元也不被接受,一定要本地的印尼盾。

本地人的真实消费

我曾试图寻找本地人去的馆子,但逛遍所有街道都没有找到。不过,我注意到工作的小哥会去小车上买吃的,一份食物价格在 2 万卢比左右,不到 10 块钱,这应该是最接近当地人真实消费的价格。要体验真正的本地菜馆,可能需要去远一点的城镇,但考虑到安全问题,离开旅游区后会面临诸多未知风险,不建议大家冒险。

文化与习俗

巴厘岛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很多商店会在门口摆一盆小花,这与巴厘岛的信仰有关,献花与佛是一种仪式,不要踩到,有时他们会摆在路中间,不小心弄坏可能会有麻烦。

大一点的餐厅和商店都支持刷信用卡,但在 ATM 取钱后被盗刷的情况也有发生,建议大家谨慎取现,最好带点现金换钱,换的时候要多数几遍。

特色体验与贫富差距

巴厘岛还有特色的马车巡游,一圈要价 40 万卢比(170 块),可以砍到 200K(85 块)。对于本地村民的收入来说,这些消费确实过高,体现出明显的贫富差距。

在巴厘岛,即使是旅游区的游客价,酒店不到 200 就能有不错的选择,吃的价格和深圳差不多,机票在旺季可能有点贵,但总体上中国游客压力不大,反而是本地人消费不起。我碰到一个在海滩打工的本地小哥,他说很羡慕游客,觉得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高级场所与感悟

我去了一个被称为“有钱人的地方”的高级场所,那里有安保人员守门,里面有各种国际品牌,还有超市、诊所和电影院,对于本地村民来说,这些东西过于昂贵。离开时还要接受检查,这种对比让我感慨良多。

回到酒店,发现巴厘岛的水质不好,是咸的,据说是海水简单过滤的,最好不要烧水喝,买瓶装水更安全。这里的插座是欧规,记得带转换器。房间对着白雕像和水池,晚上声音怪怪的,让人有些害怕。

这次印尼之行,我看到了巴厘岛的繁华与贫穷、快乐与无奈。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小岛,但快乐并不属于每一个人。我是维森,下周再见。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