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British man gets emotional becoming a Singapore Citizen

新加坡公民之路:英國人分享放棄英國籍的感動與掙扎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知道一位英國人如何成為新加坡公民嗎?這位企業家Richard分享了他25年前移居新加坡的經歷,以及他放棄英國護照、加入新加坡國籍的內幕。他坦言,當初對於是否接受公民身份猶豫不決,並揭露了當地人得知他是新加坡人後的反應,以及他認為新加坡最需要改變的一件事。探索外國人在新加坡的生活,以及新加坡公民身份背後的故事。

Quick Takeaways:

  • 李光耀的領袖魅力與新加坡的轉變:初識李光耀印象深刻,見證賭場合法化與濱海灣金沙的興建。

  • 公民身份的考量:政府主動邀請入籍,但因個人因素一度猶豫,最終決定入籍並讓孩子服兵役。

  • 新加坡的優勢與不足:醫療、交通、安全世界一流,但政府干預過多,創業精神不足。

  • 企業家精神與經商之道:分享在新加坡創辦六家公司的經驗,並建議創業者謹慎選擇合作夥伴,遵守政府法規。

  • 未來發展的看法:看好馬來西亞的發展潛力,並認為東南亞各國在數位領域都有巨大機會。

  • 人生意義的反思:希望離開人世時,能為世界留下更美好的事物。

前言

Richard 最初來自英國,25 年多前搬到新加坡。他離開了企業界的工作,創辦了幾家公司。十年前,新加坡政府向他發出了公民邀請。他接受了,並放棄了他的英國護照。Richard 向我們分享了他當時的猶豫,以及當當地人得知他是新加坡人時的反應,還有他認為新加坡必須改變的一件事。

與李光耀的相遇

2005 年的印象

2005 年,Richard 有幸在第一次工作時與李光耀先生見過幾次。當時他們舉辦了一個名為「亞洲領導人論壇」的活動。李光耀先生即使在那個年紀,也展現出驚人的智慧和令人敬畏的氣場。

深刻的記憶力

李光耀先生的記憶力非常驚人,他能記住你的組織、媒體管道,甚至你的名字。即使第二次見面,他也能立刻認出你,無需再次介紹。

新加坡的轉變

賭場合法化

2005 年,新加坡發生了一件大事,讓 Richard 感受到新加坡的快速變化。政府做出了與李光耀先生過去的立場完全相反的決定,他們將賭場合法化,這也為濱海灣金沙和聖淘沙名勝世界這兩個綜合度假勝地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濱海灣的發展

後來,Richard 轉到微軟工作,辦公室位於可以直接俯瞰濱海灣的建築裡。在那五年裡,他親眼目睹了濱海灣金沙的建設過程,以及聖淘沙轉變為數百萬美元豪宅區的景象。

成為新加坡公民

收到公民邀請信

大約在 2006 年,Richard 收到了新加坡政府一封非常有禮貌的信,詢問他是否願意考慮成為公民。他對此感到非常驚訝。

曾經的猶豫

Richard 坦言,他收到信後並沒有立即接受。他將信件放在抽屜裡,直到 2009 年,他重新考慮了這個提議,並最終決定接受公民身份。

國民服役的考量

Richard 在做出這個決定時,也考慮到他的兒子們將需要服兵役。雖然孩子們在服兵役期間有不同的經歷,但總體而言,他認為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有益的。

成為新加坡人的意義

文化的融合

當 Richard 在國外旅行時,人們經常對他的新加坡護照感到驚訝。即使在新加坡,當他在會議上拿出新加坡護照時,也能感受到對方態度的轉變。

作為客人的心態

Richard 認為,由於他在英國出生和長大,他始終抱持著「客人」的心態。他覺得無論持有哪本護照,都應該以客人的身份待人處事,這樣才能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的態度。

新加坡的優點與挑戰

政府效率與法規

Richard 認為,新加坡政府在效率和參與度方面表現出色。然而,他也指出,政府的過度干預和監管,以及人力資源的限制,對企業造成了影響。

交通與醫療

新加坡的交通系統和醫療保健系統都是世界一流的。Richard 相信,人們應該為醫療保健付費,並認為新加坡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創新與創業精神

Richard 認同新加坡缺乏創業精神的觀點。他認為,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缺乏橫向思考的空間,而傳統的家庭結構也不鼓勵冒險。

在新加坡創業

創業經驗

Richard 在新加坡創辦了六家公司,包括餐飲、軟體、房地產等不同領域。他認為,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至關重要,並且需要具備承擔風險和保持耐心的精神。

餐飲業的挑戰

Richard 分享了他在餐飲業的經驗,指出這個行業非常艱辛,需要長時間的工作和高度的投入。

未來的展望

看好馬來西亞的發展

Richard 看好馬來西亞的發展潛力,認為如果馬來西亞能夠擺脫貪腐問題,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健康的重要性

Richard 在經歷了一段健康挑戰後,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他認為,保持健康應該是人生的一大原則。

人生的意義

Richard 希望他的人生能夠留下積極的影響,並為世界做出貢獻。他希望當他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夠回顧一生,並問心無愧地說:「我盡力了。」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