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特斯拉的原因
-
身為科技愛好者,相信科技能提升生活品質,未來希望車子能自動駕駛,而特斯拉在這方面表現出色。
-
特斯拉擁有先進的數據,且整車從電池到其他部件都自行生產,能確保品質控制。
-
相比其他由不同零件組成的車輛,更信任特斯拉。
選擇電動車而非汽油車的考量
-
不喜歡汽油車的噪音和維護需求。
-
考慮到環境因素,使用汽油對環境有一定成本,而電動車可避免這些問題。
-
充電方便,住處附近有充電站,可隔夜充電。
對新加坡車價的看法
-
感覺新加坡人似乎越來越富有,能負擔得起高房價和高車價。
-
認為車價不太可能下降。
購買特斯拉的花費和貸款情況
-
特斯拉車貸利率低,僅1.68%,選擇了7年最高貸款。
-
車子全價約18萬新元,貸款11萬新元,7年後利息約1萬新元,首付7萬新元。
-
認為這樣的花費很值得。
購車是否帶來財務負擔
-
若想在新加坡擁有車子,應確保有足夠的財務能力,避免因車子帶來過大壓力。
-
自身處於財務舒適狀態,有可支配現金,能應對可能的意外。
購買特斯拉所需的收入水平
-
購買全新特斯拉,首付7萬新元,每月貸款約1400新元,加上充電、保險、停車等費用,每月約2200 - 2400新元。
-
若這部分開支不超過月收入的40%,則較為舒適。
特斯拉是否符合預期
-
超出預期,之前開父母的貨車,不舒適且維護成本高。
-
換成特斯拉後,3個月來零維護,相比之下節省了不少費用。
-
行駛過程非常安靜。
家人對特斯拉的看法
-
妻子非常喜歡,出門都要開車。
-
購車是夫妻共同決定,部分原因是賣出特斯拉股票獲利。
日常使用情況
- 每天開車上班,需支付一定的ERP費用,但享受不擠公共交通的環境。
家庭收入和生活狀態
-
家庭收入在1.5萬 - 2.5萬新元之間,目前無孩子,生活舒適。
-
每年能出國旅遊2 - 3次,且能體驗各種活動。
-
考慮到未來可能要孩子,認為目前的收入不夠。
旅遊和其他愛好
-
平均每年旅遊3次,去日本兩周每人花費約5000 - 7000新元。
-
其他愛好包括租用水上運動設備、咖啡店打卡等。
職業和對IT行業的看法
-
是一名35歲的軟件工程師,在金融公司工作。
-
從小就喜歡IT,認為這是一個充滿激情且能帶來收入的行業。
-
過去IT行業不太受歡迎,現在變得過於熱門,競爭激烈,新進人員還要面對AI的競爭。
對IT行業未來的展望
-
許多工作可能被AI取代,從業者需不斷提升自己,學會利用AI。
-
未來世界充滿不確定性,AI可能成為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也可能取代人類工作。
換工作的原因
-
之前在創業公司工作,喜歡團隊合作和共同目標的環境。
-
出於好奇加入大公司,發現企業環境不適合自己,員工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保留知識。
-
決定回到更精簡、更有創業精神的團隊,能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
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比較
-
創業公司注重團隊合作和激情,員工能為產品帶來價值。
-
大公司等級分明,員工可能只是小角色,難以發揮影響力。
-
創業公司的員工可能更願意加班,關心公司的發展,而大公司員工可能缺乏這種動力。
從大公司工作中學到的經驗
-
了解產品如何擴展到數百萬用戶,以及團隊如何管理數百名開發人員。
-
但在大公司可能只是低級開發人員,無法做出決策,缺乏成就感。
-
相比之下,更關心產品本身,認為技術只是實現目標的手段。
對新加坡的看法
-
新加坡過於安全和穩定,人們的生活似乎從出生就被決定。
-
教育體系和社會環境限制了人們的思維,使人們難以跳出框框思考。
-
希望新加坡能更加包容,讓有各種才能的人都能發揮所長。
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
-
理想情況下,價值可由收入和幸福感共同定義,但只能選其一時,更傾向於做自己喜歡的事。
-
相信做自己喜歡的事,最終會得到認可和支持,比單純為了錢更有成就感。
目前的幸福感
-
相比10年前,現在更加幸福,有更多選擇,財務穩定。
-
但人生不可能一直保持100%的幸福,經歷起伏才能真正體會幸福。
-
目前的幸福感在80%左右,且喜歡這種有起有落的生活。
投資情況
-
有不少投資,包括加密貨幣(主要是比特幣)和美國股票。
-
投資收益足夠支付特斯拉的首付和每年一次的旅遊費用。
-
目前大部分收益來自股票,但加密貨幣也有一定表現。
投資策略
-
若追求每年穩定回報,可選擇高績效的主動管理ETF,如QQQ。
-
若長期投資,應選擇高風險且目前價格較低的行業。
-
自己的投資組合包括較安全的股票、債券和少量高風險股票,每2 - 3個月重新平衡一次。
-
不建議新手頻繁交易,壓力大且容易錯過大行情。
-
建議新手購買自己完全信任且正在使用的公司股票,如蘋果,逐步增加持股。
-
投資初期應選擇熟悉的公司,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在低點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