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Selective Mutism in Autism & what helps me talk when I'm nonverbal

自閉症選擇性緘默症:如何應對無法說話的時刻 (亞斯伯格症適用)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你是否偶爾會難以啟齒、無法表達?這可能與自閉症相關的選擇性緘默症有關。本摘要將探討這種常見於自閉症患者的經驗,深入了解其原因、應對方法,以及如何走出無語的困境。即使能說話的自閉症人士,也可能經歷這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時刻。

  • 快速重點:

    •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症,導致在特定社交場合難以說話,不僅限於自閉症人士。

    • 自閉症人士可能因言語失用症、未發展的口語溝通技巧或回聲語言而無法說話。

    • 觸發因素包含壓力、過度刺激,但有時沒有明顯原因。

    • 當無法避免說話時,使用腳本或公式化的對話可能有幫助。

    • 應對技巧包含:哼唱、唱歌、大聲朗讀、臉部伸展,以激活喉嚨能量,連結身心。

    • 尊重自己的無語時刻,並在需要說話時,嘗試這些技巧來熱身。

當你經歷選擇性緘默症或非口語狀態時該怎麼辦

選擇性緘默症與非口語狀態的基本認識

選擇性緘默症和非口語狀態是相似但不同的表述。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嚴重的焦慮症,患者在某些社交場合(如在學校與同學、不常見的親戚面前)無法說話。它通常在兒童時期開始,若不加以治療,可能持續到成年。患者並非拒絕或選擇不說話,而是真的無法說話,但在特定人(如親密的家人和朋友)身邊且沒有其他人觸發凍結反應時,他們可以自由說話。選擇性緘默症影響約每140名幼兒中的1名,在女孩和學習第二語言(如最近從出生國移民)的兒童中更常見。

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的關聯

自閉症患者可能在與他人交談或進行對話時遇到困難,而那些非口語的自閉症患者則完全不說話。原因有多種,可能是由於言語失用症,這是一種影響某些大腦通路的疾病,會干擾一個人正確表達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發展出語言溝通技能;有些兒童可能會因病情惡化和症狀變得更加明顯而失去語言技能;一些自閉症兒童可能還患有模仿言語,導致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單詞或短語,從而使溝通變得困難。

作者自身經歷

作者在童年時期就經歷過非口語狀態,即使到今天也經常發生。這影響了他的生活,包括友誼、人際關係,尤其是在學校需要經常與人互動的時候。現在,作者經歷非口語狀態不一定是因為感到不知所措或過度刺激,這只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有時候,他會在醒來時發現自己完全說不出話,即使面對面有人問他問題,他也只能盯着對方不回答。這會影響人際關係,因為別人可能會覺得他在忽視自己。

自閉症譜系與非口語狀態

自閉症是一個譜系,作者並不是24小時都處於非口語狀態,只是在特定時間,而且這些時間不一定有規律。可能是由於壓力、倦怠、崩潰、關機等原因,但也可能在精神和情緒完全正常的情況下出現。例如,在某些情況下,作者即使處於非口語狀態,也會強迫自己說話,比如在與客戶、客戶互動時,因為這是無法避免的。

非口語狀態的感受

在非口語狀態更嚴重的日子裡,作者即使想說或必須說也無法開口。感覺就像嘴巴被封住了,嘴唇被縫在一起,牙齒也粘在一起,無法張開嘴巴,甚至無法形成想法。這時,作者只能做一些活動,如園藝、鉤針編織、聽音樂、做身體運動、呼吸練習、用手做東西、散步、冥想等。

如何走出非口語狀態

  • 哼唱和唱歌:戴上耳機,播放喜歡的音樂,挑戰自己哼唱歌曲的歌詞和旋律,甚至唱歌。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讓自己以一種表達性和自由流動的方式重新連接自己的聲音。

  • 朗讀:如果不想唱歌或哼唱,可以練習朗讀。可以讀書、在手機上打開一篇文章,讀幾段,讓聲音適應說話,而不必承受將想法轉化為語言的壓力。

  • 臉部伸展:很多自閉症患者習慣於掩飾和偽裝,導致身體各個部位僵硬,包括臉部。做一些特定的臉部伸展運動,如獅子呼吸,可以激活臉部不常被激活的肌肉,緩解臉部的緊張感,從而幫助重新連接聲音表達。

作者希望大家嘗試這些方法,並分享是否有幫助。同時,感謝大家觀看今天的視頻,並提醒大家照顧好自己。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