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之餘找到時間學習
大家好,我的軟體開發同事經常問我,我從哪裡找到這麼多時間來閱讀科技書籍和文章、觀看會議演講和收聽 Podcast。我分析了自己 11 月和 12 月的學習情況,以下是我所做的,而且這還僅僅是與科技相關的內容。
學習內容統計
-
收聽 7 集 Podcast,共 5 小時。
-
聽完 1/2 本有聲書(實際上完成了 3/4,只剩下 Dune Book 2 約 2 小時)。
-
觀看 6 個會議演講影片,共 6 小時。
-
閱讀 3 本書,共 12 小時。
-
在網路和線下媒體上閱讀大量文章。
-
快速閱讀:兩個月 60 小時,平均每月 30 小時,每週約 7 小時,每天約 1 小時。
是否應該犧牲休閒時間學習?
有人認為不應該為了工作而犧牲寶貴的休閒時間學習。但我們不應該只著眼於當下工作所需,而應該學習自己有興趣且想成為專家的領域。
-
學習不應僅僅是為了配合目前的工作,而是為了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
持續朝著目標前進,這樣學習就不會受到目前工作的限制,而是為了未來的發展。
-
這樣學習會變得更有趣。
學習時間不應該與寫部落格文章、編寫程式碼或準備會議簡報的時間衝突,更不應該占用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時間。學習時間應該介於工作時間、休閒時間和睡眠時間之間,我們稱之為「責任時間」。
重新分配「責任時間」
訣竅是將一些「責任時間」重新分配為學習時間。例如:
-
通勤:每天通勤往返工作場所各 45 分鐘。
-
利用通勤時間:通勤時間可以拿來學習。
-
騎自行車到火車站 5 分鐘,等待轉乘火車 10 分鐘,搭乘火車 25 分鐘,從火車站到工作場所 15 分鐘,反之亦然。
-
通勤總共每天 90 分鐘的責任時間,其中有 80 分鐘可以自由學習。
-
騎自行車時不喜歡聽 Podcast,所以每天有 10 分鐘無法利用於學習。
-
烹飪和清潔廚房:40 分鐘的責任時間可以轉化為觀看會議演講影片的時間。
混合活動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專注於當下才能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例如,專注於烤肉,關掉所有干擾,享受當下的體驗。多工處理可能對身心有害,應該避免。
-
晚上閱讀或睡前聽有聲書可以放鬆心情,這也算是責任時間。
-
每天可以輕鬆地將 2.5 小時的責任時間轉化為至少 1 小時的學習時間。
善用工具
使用合適的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責任時間。
-
平板電腦:用於在廚房工作或搭乘火車時觀看演講影片。
-
智慧型手機:用於儲存大量資料。
-
藍牙耳機:用於高品質、無干擾的聆聽。
-
有線耳機:用於良好的噪音隔離。
-
通勤時使用智慧型手機和有線耳機,在家工作時使用耳機和骨傳導耳機。
即使無法 100% 專注,也能掌握重點或主要概念。重要的資訊會在空閒時間再次複習。重要的內容可以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中,這些筆記可能會出現在未來的部落格文章中。
個人學習方式的反思
文章中提到要不斷地消費信息,這可能導致對消費的依賴。因此,作者嘗試練習不聽任何東西,享受安靜的時刻,並有意識地做每一件事。
與其不斷地最大化每一秒,不如在一天中的某些時段專注於單一活動。
-
例如,在等待 CI 建置時,專注於查看日誌,而不是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
專注地工作 4 小時,效果相當於分散注意力工作 8 小時。
-
早上可以安排一些輕鬆的工作,同時收聽 Podcast。
-
下午則專注於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
工作結束後,專注於陪伴家人、準備晚餐和清理。
作者認為,這種高度專注、不分心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其他建議
-
以至少兩倍的速度收聽音訊,並每月增加 0.1 倍的速度。
-
洗澡時容易產生靈感,因為洗澡時無法分心,可以讓大腦自由思考。
-
專注於一件事,把它做好,直到完成。
-
避免在工作時聽音樂,因為音樂會分散注意力。
-
利用早上「分心時間」收聽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