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澳洲百万年轻人打多份工维生?CBA市值飙破3000亿,中产却要等退税续命 | 从退税、打工到破产,这还是你认识的澳洲吗?| 澳洲与新西兰移民生活深度分享 | 猫本咖啡豆

澳洲年輕人兼職求生?退稅續命的中產階級:繁榮背後的經濟真相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澳洲的稅務退款和就業現況:你真的領得到好處嗎?今年澳洲退稅季來臨,數百萬人將收到退稅,但這筆錢真的是「意外之財」嗎?還是僅僅是杯水車薪?讓我們一起剖析退稅背後的經濟真相,以及澳洲年輕人身兼多職的困境,揭露繁榮數據下的隱憂。

  • 多數澳洲人依賴退稅應付生活開銷,而非視為額外收入。

  • 年輕人身兼多職比例上升,為應付帳單疲於奔命。

  • 就業市場多項指標下滑,連健康產業也出現職位縮減。

  • 澳洲聯邦銀行股價飆升,反映資金流向房貸主導的金融業。

  • 經濟過度金融化,創新產業外流,長期恐陷高成本、低成長的困境。

究竟退稅能否解決結構性問題?當社會越來越多人依賴退稅維生,澳洲的經濟體系是否正陷入不平衡?深入了解澳洲經濟現況,一起思考如何擺脫高房價、低薪資的困境,迎向更永續的未來。

退休相關

大家好,歡迎回到我們的頻道。我是咖啡娃娃。今天我們要談談今年澳洲的退休與就業情況。7 月 1 日後,澳洲將有超過 1000 萬納稅人平均獲得 1519 澳元的退稅。這不僅僅是政府的退款,對許多人來說,更像是一個喘息的機會。退休的意義早已不只是意外的補貼,而是越來越多家庭年度預算的一部分。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約 47%的納稅人在 7 月 1 日後會收到退稅,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認為這筆錢非常重要,41%的人表示更重要。換言之,超過 75%的人將這筆錢視為優先事項。這不是額外的禮物,而是生活的必要部分,是支付租金、償還信用卡和購買必需品的重要來源。

經濟分析師表示,如果退稅後沒有急需花費的支出,最好的方式是償還信用卡或高額債務,或者補充緊急儲蓄。如果賬戶中沒有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那麼這筆退稅就是填補缺口的機會。它可能不會讓生活更富裕,但至少可以應對下一個突發賬單。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等到這筆退稅。

退稅與納稅人群分布

約五分之一的澳洲人預計今年要納稅,35%的澳洲人表示他們不需要繳納任何所得稅。這種分布表明,退稅制度的受益者和負擔者之間並沒有平均分配,這與澳洲的稅收結構、行業分布和工資水平密切相關。

有些人無法享受退稅,因為他們的收入未達到納稅門檻;而另一些人則因職業結構的變化而被迫面對退稅的現實。這是一個不平衡的稅收生態系統,也是一個不公正的系統。

就業現狀

與此同時,全國數百萬人仍在等待這筆退稅。一份最新報告揭示了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一些有記錄的年輕人為了維持基本生活而從事多份工作。這也可能是過去幾個月失業率看似不錯的原因,因為就業人數也被計入了員工數量。

雖然數據顯示,多份工作的總數略有下降,但這並不意味着生活壓力減輕。相反,這一下降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全職工作的人減少了兼職工作,而在兼職人群中,同時從事兩份以上工作的人數增加了 6%。

目前至少有 49 萬人在工作,這個群體的核心是 24 歲以下的年輕人和大量女性。與 1996 年相比,當時從事多份工作的年輕人比例為 18.2%,現在這一數字已上升到 21.8%。這些年輕人白天工作,晚上加班,不是為了財務自由,而是為了避免在每月賬單面前崩潰。

就業市場指標變化

澳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就業市場也開始出現跡象。在過去三個月中,就業市場的多個核心指標,包括失業人數、就業人數和職位空缺數,都有所下降。這是自 2016 年以來,除疫情爆發外,就業數據首次集體走弱。整體就業崗位減少了 25000 個,其中包括 14000 個空缺職位,11000 個正式退休職位。第二份工作也減少了 4.2%。這意味着人們找不到第一份工作,就連第二收入來源也在縮水。

就連一向被視為鐵飯碗的醫療行業,本季度也減少了一萬多個職位。雖然在過去 12 個月中,該行業的整體增長趨勢保持不變,但這一反彈傳遞的信號非常明確:即使是最穩定的行業也不再高枕無憂。目前唯一增長的建築業擁有 120 萬名員工,創下了新紀錄。然而,更多行業的職位卻在巧合地流失。

經濟繁榮背後的隱憂

當普通人維持基本生活水平時,世界的另一邊卻在創造新的繁榮。澳洲聯邦銀行(CBA)最近股價飆升,首次突破 1800 億澳元,市值突破 3000 億澳元,成為澳洲交易所歷史上第一家達到這一市值水平的公司。該銀行的輝煌業績得益於投資巨頭費雪投資公司的 11 億澳元投資。

為了避免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該機構將資本引入澳洲,拋棄了對應稅資本的擔憂,重倉 CBA。但問題是,這種估值真的合理嗎?

CBA 目前的市場份額比澳洲銀行業歷史平均水平高出 31 倍。該銀行的利潤結構主要基於傳統的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未來年度利潤增長預計僅為 5.2%,低於科技公司 30%至 50%的增長率。投資者願意為此付出高價,可能只有一個原因:它穩定。

CBA 提供每股 4.75 澳元的現金紅利,這對許多保守的投資者來說非常誘人。但即便如此,其股價收益率僅為 2.6%,低於其四級債券 5.2%的年收益率。大量資金仍買入 CBA 股票,並不是因為其成本比率。在全球資本流動不穩定、美元地位存疑的背景下,澳洲金融市場已成為相對穩定的避風港。

經濟結構問題

問題在於,當一個國家最具吸引力的資產變成一家依靠房地產貸款賺錢的銀行,而不是科技公司、創新型企業或新興行業的代表時,就表明這個經濟體已經陷入了過度金融化的陷阱。

澳洲前十大上市公司中有五家是銀行,另外兩家是礦業公司,如聯邦銀行、西太平洋銀行、澳新銀行、國民銀行、必和必拓和力拓。而像 Canva 和 Atlassian 這樣的科技公司則選擇赴美上市。這意味着資本對澳洲本地的創新體系缺乏信心,人才和技術最終流向了能夠支持其增長的國家。

這種結構性問題最終將影響普通人的生活。當銀行的利潤主要來自住房貸款的債務,而不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時,房價將被推得越來越高,家庭債務隨時可能上升,工資增長緩慢。高房價並沒有轉化為高生產力,反而抑制了消費,打擊了創業和創新的欲望。

2025 年第一季度澳洲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 0.2%,遠低於此前預期的 0.4%,比上一季度低 0.6%。西太平洋銀行的領先經濟指標顯示,增長動能正在迅速下降。在過去 20 年中,澳洲的年經濟增長率接近 3%,而今天的預測已降至 1.9%。這意味着,如果沒有深入的結構性改革,澳洲將陷入高成本、低增長和高債務的死亡循環。

結語

最後回到最初的退稅問題,它真的能解決結構性問題嗎?當一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依靠退稅生活,而不是工資;當年輕人不得不從事兩份工作來支付房租,銀行卻能發行高價股票時,這種不平衡不僅是個別家庭的問題,更是整個經濟在財富分配和價值體系方面的問題。

這就是目前澳洲的真實陰影,一個在數字上仍顯繁榮,但在現實中卻讓人越來越疲憊的國家。每個人都身處其中,無法自拔。感謝收看。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想分享的故事,請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我們,記得點擊訂閱並打開小鈴鐺。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