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清晰表達想法的七大原因及改善方法
在生活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比如在一場會議上,你想要分享一個想法,卻發現很難清晰地闡述自己的思路。你可能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詞語而結巴,可能會說到一半就停下來,或者試圖把想法連接起來,卻發現沒有人能理解你在說什麼。無論你怎麼努力,似乎都無法以一種別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想法。這種無法清晰表達想法的情況非常普遍,以下是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七個原因以及相應的改善方法。
一、過快開口
第一個原因是你開口太快,也就是在開始說話之前,你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思考自己想要說什麼。你只是直接開始說話,然後希望在說的過程中能理清思路。當然,如果你經常練習整理思路,並且對內容非常熟悉,那麼你很可能能夠把想法組織好,說得清晰明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即興發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這往往會導致人們說話磕磕絆絆,思路混亂,無法很好地將想法連貫起來。如果不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思考,就更有可能無法組織好思路,也無法清晰地表達出來。
為了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在會議前計劃好自己要說的內容。
-
先讓其他人發言,這樣你就有機會整理思路,想好自己要說什麼。
-
與大家建立預期,比如說:“我有一個想法想和大家分享,但這個想法還在進展中,所以請大家耐心聽我慢慢闡述。”
二、一次傳達過多信息
第二個原因是你試圖在同一時間傳達過多的信息。你讓自己和聽眾的大腦都負載過重,所有的想法都混雜在一起,你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分開或連接的,聽眾自然也不清楚。這可能是因為你有很多話要說,或者你感到興奮或非常緊張。無論是什麼原因,你需要記住,在良好的溝通中,少即是多。簡化你的溝通內容,減少你想談論的要點,這將有助於你管理要傳達的信息量。當信息量對你來說是可控的,你就會冷靜得多,也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清晰地表達這些想法。
我建議你在談話中挑選兩到三個主要觀點,逐一展開,根據需要添加額外的細節,盡量不要偏離這些主要觀點。這將為你提供結構,防止你把所有的想法都混在一起,也會讓你的聽眾更容易理解。
三、不理解問題
第三個原因是你不理解問題或疑問。如果有人問了你一個你不理解的問題,你可能會試圖回答,你可能會試圖表達一些你認為能回答問題的答案,但你所說的可能沒有意義,或者不能充分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只是因為你不想承認你不理解或不知道。這種回答方式不會讓你看起來很好,也不會讓你顯得善於表達,事實上,它可能會讓你看起來不稱職。
相反,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或提出一個問題,而你不理解他們所說的,你需要花時間澄清問題,澄清他們剛才所說的話。澄清並不是一件讓你感到尷尬的事情,事實上,它會讓你看起來對對話感興趣,讓你看起來很好奇,也會讓你看起來在努力提供一個好的答案。此外,它還能給你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信息,以便你能以一種清晰的方式回答問題。你可以使用以下兩個短語來幫助你澄清問題:“你能重複一下這個問題嗎?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能重新表述一下嗎?”
四、試圖顯得太聰明
第四個原因是你在高壓情況下,比如與高級管理層交流時,試圖顯得太聰明。你可能想在他們面前顯得可信和聰明,這可能會促使你使用複雜的詞語、你不理解的技術術語,或者使用太長太複雜的句子。在這種對話中,你的重點是看起來聰明,而不是清晰地表達你的主要信息。你想要看起來聰明的欲望往往會導致你把事情過度複雜化,當你把事情過度複雜化時,你就會感到困惑,當你感到困惑時,你就無法清晰地表達你的想法。
就像我之前說的,簡單的溝通就是好的溝通。不要專注於尋找最複雜、最難懂的詞語來使用,使用簡單的詞彙。不要使用冗長、複雜的句子,使用簡短有力的句子。
五、使用相同的詞彙和句子結構
第五個原因是你使用相同的詞彙和句子結構,這會導致溝通單調乏味,無法吸引聽眾,也無法讓你的主要信息突出,因為它與你所說的其他內容混在一起,讓聽眾覺得混亂。為了幫助你分離思路,讓自己聽起來更善於表達,嘗試使用不同的詞彙和不同的句子結構,但不要像我在前一點中提到的那樣過度複雜化。
擴大詞彙量和學習新句子結構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閱讀。這很容易做到,但大多數人讀錯了方式。我的意思是,他們總是閱讀相同的材料,他們沒有增加多樣性,也沒有從不同的新聞來源或在線出版物來源閱讀,以豐富他們的頭腦,使用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表達方式或不同的句子結構。
我給你的挑戰是讀一些新的東西,讀一些你從未讀過的東西,一個你從未讀過的話題,或者一種你從未讀過的出版物。當你閱讀那種出版物或文章時,突出顯示或寫下你學到的詞語,那些你通常接觸不到的詞語。突出顯示或寫下你不太熟悉的句子結構或表達方式,並在下次交流時嘗試使用這些詞彙、表達方式和句子結構。
六、感到焦慮
第六個原因是你感到焦慮、壓力和緊張,這些都會阻礙你的思維過程。當你感到壓力時,它會觸發你體內的“戰鬥或逃跑”反應。當“戰鬥或逃跑”反應在你體內被觸發時,你所有的身體功能都會去到當時最重要的身體部位,以便戰鬥或逃跑。所以你的心率會增加,血壓會升高,你的肌肉會準備好行動,這個過程會奪走你大腦所需的所有資源,而你需要這些資源來進行認知功能,比如溝通或清晰地表達你的想法。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感到焦慮、壓力,經常感到“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人,那麼這可能就是你覺得難以清晰表達想法的原因,尤其是難以即時清晰地表達想法的原因。有一些方法可以嘗試來對抗這種情況。呼吸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練習,我個人在感到緊張或壓力時覺得很有幫助。當你呼吸時,重要的是要深呼吸,我喜歡用的一個技巧是記住要往下呼吸,不要淺呼吸,不要讓呼吸停留在大約這個位置,你需要往下深呼吸,讓你的呼吸擴張你的腹部。
如果你在會議中,記住你為什麼在這個房間裡也很重要。你為什麼被邀請?為什麼人們希望你在那裡?你在增加什麼?你對會議有什麼貢獻?相信我,你一定能想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你一定在增加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你在這個房間裡是有原因的,你只需要記住那個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被問到一個問題,你很緊張,你的思緒完全混亂,你需要給自己時間來回答。對那個人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給我一分鐘時間考慮一下。”然後花幾秒鐘時間,深呼吸,試圖組織你的思路,整理出你想要談論的主要關鍵點,然後再與你的聽眾交流。
七、不遵循“讀、寫、說”公式
第七個原因是你不遵循“讀、寫、說”公式。這個三步公式非常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幫助你重新編程你的大腦,使你能夠組織你的想法,清晰地思考,並清晰地表達它們。它基於這樣一個概念,即你的言語是你思維的反映,為了清晰地說話,為了清晰地表達你的想法,你需要首先在你的頭腦中把它們弄清楚並組織好。
我在這個視頻中對這個三步公式進行了更詳細的介紹,你現在就應該觀看,或者把它保存到你的“稍后觀看”列表中。
非常感謝你觀看這個視頻,我希望你從中獲得了很多價值。如果你喜歡它,請點擊下面的“喜歡”按鈕,在你離開之前訂閱我的頻道,下周我將在另一個視頻中與你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