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Meta's internal AI push in full swing - What does it mean for us SWEs? | Ramble #8

Meta 全力推動AI!對軟體工程師的衝擊與警惕 (2025年觀察)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Meta(元公司)正大力推動工程師使用AI編碼? 影片作者分享在Meta觀察到的潛在隱憂,從領導層積極推廣AI編碼工具,到追蹤AI使用率的數據儀表板,似乎暗示著Meta對AI的高度重視。影片將從多個角度分析此趨勢,包括提升效率、職涯發展,以及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Quick Takeaways:

  • Meta內部正大力推廣AI編碼,鼓勵工程師使用AI工具。

  • 公司追蹤AI使用率,甚至將其納入考核指標。

  • 推廣AI原因之一是可提升工程師效率並加速產品開發。

  • 許多人利用AI趨勢,爭取升遷加薪,可能導致濫用。

  • 過度依賴AI可能使工程師技能退化,新人尤其受影響。

  • 長期來看,AI的普及可能提高工作標準,加速員工流動。

Meta的AI策略最終將如何影響其工程師和整體科技產業? 這場AI實驗是創新先驅,還是會步入歧途?影片將持續關注並與大家分享相關進展。

引言

在今天的隨想影片中,我想談談我最近在 Meta 注意到的一個有趣且可能令人擔憂的趨勢。回顧 2024 年,馬克·扎克伯格曾提到 AI 將取代中級工程師,且越來越多的程式碼將由 AI 撰寫。當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科技界人士都認為這只是噱頭,並不現實。畢竟,AI 有時就像 60 年代嗑藥的嬉皮士一樣會產生錯誤,要淘汰工程師並用 AI 取代他們,這想法相當可笑。但現在已接近 2025 年上半年尾聲,我想回頭探討這個話題,分享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觀察。

Meta 推動 AI 使用的現象

今年以來,領導層一直持續推動工程師使用 AI 撰寫更多程式碼。這有許多形式,例如鼓勵我們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回答基本的程式設計問題,在 VS Code 中使用 AI 代理生成程式碼,以及利用 AI 自動生成文件的寫作和摘要、面試反饋等。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件無害的事。AI 確實能讓某些任務更快更簡單,比如節省在 Stack Overflow 上搜尋答案的 15 分鐘。我同意在很多情況下,AI 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創造更多產出。

然而,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推動的程度和增加採用率的努力。過去幾個月,越來越多的高層主管和副總裁試圖讓工程師在工作流程中採用 AI。他們設置了儀表板來追蹤各種資訊,如使用特定功能的工程師比例、完全由 AI 生成的差異比例、在程式碼審查中被接受的完全由 AI 生成的程式碼比例等。公司內許多部門都在大力推動此事,而且高層也下達了指令要增加 AI 的採用率。

對工程師的影響

提高工作效率

從第一個角度看,數據表明使用 AI 確實能讓工程師更有效率,編寫更多程式碼。管理層因此會盡可能地利用這一點,因為這最終意味著工程師能完成更多工作、更快推出更多產品,公司也能賺更多錢。這是雙贏的局面,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並認同這種思維方式。我自己也有過使用 AI 簡化工作的經歷,主要是處理那些我總是忘記怎麼寫的煩人程式碼片段。雖然這不利於真正學習如何編寫,但現實就是如此。

職業優化考量

第二個角度是從職業優化的角度出發。AI 是新的熱門事物,人人都在談論,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領域。高層領導大力推動 AI,這使得整個報告鏈中的人都有巨大的動力去分一杯羹。如果有人能提出一個工作流程或計劃,加上一些 AI 流行詞,設置一些使用情況儀表板,讓它看起來既花哨又科學,一旦成功,就能確保晉升和豐厚的獎金。我在 Meta 待了足夠長的時間,能識別出這種行為。AI 熱潮讓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大量高級工程師和經理領導著一些實際上沒什麼意義的計劃和項目,只是為了在 AI 領域有所作為。他們把 AI 硬塞到不適合的地方,然後編造一些成功故事,說一些之前無人關心的隨機指標上升了 20%,是多麼酷的事情。等大家意識到這只是煙幕彈時,負責人早已晉升,用獎金買了新的勞力士或特斯拉。在 Meta 這樣的大型企業中,這種虛假項目或徒有其表的事情不幸相當多。而對於報告鏈下游的人來說,只能被高層牽著鼻子走,不管是否真的有成果。

潛在的負面影響

第三個角度則比較悲觀和多疑。也許這只是我的偏執和災難化想法,但負面消息總能吸引眼球,所以我們來討論一下。看到所有這些推動 AI 發展的舉措,我不禁想到這將如何對我們不利。有兩個方面讓我擔憂。

首先,我們會變得過度依賴 AI,最終忘記如何工作。如果一直使用 AI 生成程式碼,就會失去獨立解決問題和提出方案的能力,編寫程式碼的肌肉記憶也會消失。AI 生成的程式碼可能很糟糕,依賴它解決問題通常不是個好主意。工程師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笨,因為過度依賴 AI 代理而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深工程師因為多年的傳統編碼經歷,受影響較小,但對於新畢業生和初級工程師來說,他們進入行業以來可能只使用 AI 編碼,在解決問題的肌肉記憶方面就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最終可能導致災難。我已經看到很多同事在使用他們根本不了解的技術和框架編碼,在程式碼審查時,當被問到為什麼做出某個決定,答案通常是「哦,我用 AI 生成的,不好意思,我來修改」。人類天生會選擇最省力的路,如果有機會讓 AI 代勞,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但結果就是糟糕的程式碼,給後續負責維護的資深工程師留下一堆麻煩。

其次,隨著 AI 的大量使用,對工程師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領導層期望更多、更快的產出,唯一的方法就是讓 AI 生成更多程式碼,這必然會導致災難。自 2022 年裁員以來,我在公司內部聽到的都是同樣的趨勢:要求越來越嚴格,僅僅達到要求變得越來越難。感覺整個系統的空氣都在被慢慢抽走,情況和以前大不相同。而 AI 的出現似乎讓情況變得更糟。領導層對工程師的期望越來越高,期限越來越緊,產出要求越來越快,影響力要求越來越大。可能最終會到達一個地步,無論你願不願意,都不得不使用 AI 來跟上進度,達到最低要求。

對 Meta 整體的影響

不僅如此,隨著這些期望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作為一名員工要在公司生存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公司每年都會淘汰一批員工,換上新的一批。Meta 的整體薪水已經呈下降趨勢,我經常和收到新工作邀約的人交流,他們的薪資數字都在下降。公司內部的年度股票增發金額也在減少,年度加薪更是與通貨膨脹率相比顯得可笑。但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只是資料庫中的員工 ID,高層領導根本不在乎 99% 的員工。表現優秀的員工總是能得到大量的股票獎勵和獎金,而其他人則辛苦工作,不斷付出。

我認為 Meta 已經過了黃金時期,現在真的成為了一家大型企業,也帶來了所有大型企業都有的問題。也許有些辦公室還保留著最初吸引很多人的 Meta 文化,或者我只是失去了年輕時那種燃燒自己的熱情。總之,事情肯定變了,而且變得更糟,這種趨勢還在繼續。

結語

AI 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並且正在動搖整個行業,但到目前為止,我對它的長期發展並不樂觀。不幸的是,我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所以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希望你喜歡這次的隨想影片,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以及你在 AI 行業中注意到的趨勢。非常感謝你的觀看和聆聽,我們下次見,再見。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