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那些事:程式員創業的種種坑
前言
大家好,我是楊忠科。在上一個影片中,有一條高讚回覆說創業不是為了賺錢。今天,我要和大家談談程式員創業的話題。我對此有很多話想說,因為我2005年大學畢業後做了四五年程式員,2010年初開始創業,先後創辦了兩家公司。到2019年底,我結束了創業,成了低收入人群。如今在紐西蘭漂泊多年,雖沒走上人生巔峰,但每年現金流都在增長,也賺了點錢,在創業者中已超越99.9%,這絕非吹牛。
為何想創業
很多人想創業原因很簡單,就是看到太多程式員創業成功的例子。國內有馬化騰創辦QQ,如今富可敵國;中後期的東哥帶領兄弟們做電商,每年都有很大成就。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打工很難賺大錢,因為薪水是固定的,無論月薪5千、1萬還是幾萬,都有限。而創業有可能一年賺幾百萬,所以打工難賺大錢。很多人覺得做出流行App不難,賣個幾百萬也可以。
創業的真實情況
根據《財富》雜誌報告,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兩年半,一半公司活不過第一年,只有不到7%的公司能挺過五年,也就是說超過90%的公司五年內就倒閉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創業是最快虧錢的方式。
創業失敗的陷阱
第一個坑:過分依賴idea
很多人認為自己有別人沒有的idea就能創業成功,甚至有人跑去淘寶公司門口打牌子要見馬雲,說自己的idea能再造一個阿里巴巴或讓其增長10倍,這很傻。創業通常不需要獨特的idea,當年做淘寶的不止馬雲一人,做QQ的也不止馬化騰,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強大的執行力。即使idea再好,沒有優秀的創始人、創業團隊和長期的執行力,也很難成功。
第二個坑:急於當老闆
很多人創業第一天就租大辦公室、擺老闆桌。我現在住小房子還放著老闆桌,當年做老闆時都沒老闆桌。早期老闆一定要親力親為,即使中後期也有很多事要親自經歷,才能了解公司每個環節和問題。公司成熟後老闆都要清楚各個環節,更何況早期,甚至換個電燈泡都要自己去,這樣才知道成本,避免財務出問題。
第三個坑:程式員的想法
很多程式員想開發遊戲引擎、編程語言或開源項目。但很多大公司開發的遊戲引擎都不好賣,現在也很難有人開發新的編程語言突然爆火。開源項目成功的也寥寥無幾,所以別想太多。
第四個坑:選擇紅海
有人覺得遊戲能賺錢就去開發遊戲,有人開發ERP、小程序或做網站。但這些領域競爭激烈,利潤率很低,很多公司能不虧本就不錯了。除非有特殊資源或機會,否則現在開發軟件或做外包就是紅海中的紅海。
第五個坑:錯誤選擇藍海
選藍海也別選錯,不要以為自己發現了沒人競爭的領域就能成功。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很難有真正沒人發現的市場。很多人自以為發現了新市場,其實只是在自己腦中創造了需求。創業前一定要做產品分析,選擇有一定競爭者且做得不錯的市場,比他們做得更好才有機會成功。
第六個坑:低估獲客難度
很多人覺得開發產品很簡單,但獲客才是大問題。現在新開發的App獲得一個新用戶成本至少100元,傳統獲客方式成本更高且效果差。一定要有特殊的獲客方式,比如我做的學英語網站Usag,用特殊方法發個視頻就吸引了很多用戶。
第七個坑:進入不熟悉的領域
總覺得別的行業錢好賺,其實不然。我老婆開過奶茶店,看似一杯奶茶賣10元,成本只有2元,利潤很高,但實際上有很多想不到的成本。網上有篇文章《告別代碼,我在世貿天街賣酸辣粉》,作者霍小強開餐館十多年才還清30萬欠款。如果人人賣早餐都能發財,輪不到程式員,比你慘的人早把赛道擠滿了。
第八個坑:觸犯法律
之前的坑最多是虧錢欠賬,觸犯法律就嚴重了。比如快播的例子,老闆和很多員工都進去了。
第九個坑:不服輸
創業很可能失敗,有人失敗後賣房借錢想東山再起。但如果創業成功概率是0.1%,公司快倒閉時靠賣房借高息翻盤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該認輸時就認輸,不要拿家人和公司財產去冒險。
結語
作為前創業者,我更尊重創業者,因為有我們的存在世界才變得更好。同時,我也感謝曾經給我發薪水的老闆。如果有條件,能避開前面提到的坑,又找到好機會,一定要去創業,有創業經歷人生才不會後悔。最後,祝每個打工人薪水漲漲,祝想創業的朋友一路順風,祝所有老闆每天睡個好覺。我是楊忠科,一個快樂的程式員,下個影片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