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面临的多重危机
负面消息引发股价暴跌
亲爱的朋友们,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不断涌现又破产众多。比亚迪,这个所谓的世界第一电动汽车品牌、中国民族之光,如今却传出即将“爆炸”的消息。此消息并非普通自媒体所言,而是来自中国长城汽车前老板在一次采访中的爆料。
本田在汽车行业早已存在,只是未被报道。我们国家支持汽车行业几十年,包括新能源,汽车业是重点发展支持产业,不应让多年努力白费。
这段采访被上传网络后,国内网络上关于比亚迪即将“爆炸”的新闻铺天盖地,舆论完全失控,比亚迪股价直接下跌10%。两天内股价大幅下跌,汽车市场集体受挫,比亚迪价格再次下降。自今年3月底以来,这是第三次大规模降价,降幅超过前两次,22款车型最高降幅达34%,原价15万的车直接降到10万。
价格战引发质量担忧
新一轮价格战虽打响,但不仅未提升股价,还引发行业对汽车质量和安全的担忧。上周长城汽车魏建军的言论掀起轩然大波,他称汽车行业的“恒大”已出现但未曝光,新车领域资本获利离场,行业亏损卖货,价格差距导致行业每年亏损138亿元,部分车企停工,供应链失衡。
究竟谁是魏建军所指的“恒大”不得而知,但供应商日子确实艰难。仅十几家上市车企就欠供应商数千万货款,长安银付账款超70亿,比亚迪超250亿,平均付款周期达141天。长期不支付巨额货款,车企将资金成本转移给供应商,供应商资金链紧张,只能用票据贴现,每年承担巨额费用,同时还被要求降价分担成本,这可能导致偷工减料,影响产品质量。
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降至2024年的4.4%。中国汽车质量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投诉量同比增长83%,车身和车辆死亡率相关问题达61%,与成本压缩直接相关。降价对消费者本是好事,但不能以牺牲安全和行业健康为代价。
4S店倒闭 车主维权无门
除股价下跌10%,中国多地比亚迪4S店倒闭,无数车主陷入困境。网上有大量相关视频,车主反映购车时交了12500元车险,承诺三年续保,结果只保了一年,找销售人员和负责人都被推诿。
还有车主交了5000元定金,等了一个月车未到要求退款,却被一拖再拖。众多受害者涉及保险和保养等方面,如今这些都无法兑现。消费者没有精力和能力调查这些事,而比亚迪对此似乎并不关心,总部未给出任何回应。
销售数据存疑 库存积压严重
比亚迪汽车销售数据存在诸多疑点,4S店并非表面那般光鲜。有网友在杭州某无人区发现大量新能源汽车,都是比亚迪车型,周围杂草丛生。比亚迪疯狂生产这些车,一是为获取国家补贴,二是让公司数据好看以抬高股价,收割股市韭菜。
要开比亚迪4S店,需从工厂购买大量新车才能获得授权,经销商用真金白银换来一堆废铁,最终只能以零公里二手车形式流向二手市场。但市场有限,库存积压卖不出去,经销商就会资金短缺,最终破产,众多4S店倒闭,最大损失的是经销商。
压榨工人 员工大量辞职
比亚迪还在无底限压榨汽车生产线工人,长沙比亚迪工人纷纷递交辞职信,称不想再为比亚迪当牛做马,但比亚迪拒绝。业内猜测,比亚迪主要担心大量员工离职影响工厂生产,汽车工厂是流水线,人员大量流失且无人及时填补,生产线会混乱,还可能引发辞职潮,影响生产效率。
长沙比亚迪工人离职原因是待遇太差,比亚迪给长沙工人的基本工资按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不到2000元,平均每小时仅12元多。这与OpenAI曾涉及的肯尼亚血汗工厂待遇类似。
由于基本工资低,工人只能靠加班增加收入,加班费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类似制度在国内大型电子厂普遍存在,比亚迪虽已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厂,仍采用这种让工人苦不堪言的制度。
但长沙比亚迪工厂近期产能下降,工作时间减少,工人收入降低,很多人每月仅三四千元,不及隔壁特斯拉生产线工人的一半。此外,比亚迪罚款制度严格,导致工人决定离职。
债务高企 潜在风险巨大
比亚迪虽声称年利润超100亿,但债务惊人,欠供应商超3000亿。比亚迪不仅压榨工人,还以极低价格要求供应商供货,供货后却要300多天后才付款,这是因为账户资金短缺。
若比亚迪真有一天倒下,其影响将远超恒大地产爆雷。几年前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却开始大量倒闭,连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也面临危机。
我们不知比亚迪实际财务状况如何,但记住一点,众人都说你要破产,那你很难继续生存。让我们拭目以待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