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漫士】冲突背后的数学:懦夫博弈科普

中美貿易戰的數學本質:懦夫博弈深度解析與生活啟示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中美貿易戰背後的博弈論本質是什麼?這看似非理性的行為,實則經過精密的數學計算?本摘要將深入探討這場「懦夫博弈」,解析其數學模型,並揭示生活中常見的博弈現象。

  • Quick Takeaways:

  • 貿易戰如同「懦夫博弈」,比拼誰更不怕損失。

  • 提高關稅是「直行」,讓步是「轉彎」。

  • 雙方堅持高關稅可能導致貿易脫鉤及經濟危機。

  • 國際關係中,強硬姿態是「直行」,退讓是「轉彎」。

  • 生活中的情侶冷戰也是懦夫博弈的體現。

「懦夫博弈」的核心在於試探對方的底線。一方常通過「最後通牒」施壓,甚至不惜「破釜沉舟」展現決心,逼迫對方讓步。古巴導彈危機即是經典案例,險些引發核戰。這種博弈充斥誤判風險,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國際關係的本質,往往是這種原始且危險的博弈。

中美關稅戰背後的博弈論本質

這輪中美關稅戰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數學博弈本質?那些看似非理性的瘋狂舉動,是否都經過精密的計算?本文將透過博弈論的視角,剖析這場關稅戰的深層邏輯。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場「懦夫博弈」?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徵收10%起跳的關稅,甚至連南太平洋的無人島都未能倖免。對中國的關稅更是高達34%,人稱「萬稅爺」。當其他國家準備降低關稅進行談判時,中國提出對等反制,也徵收34%的關稅。

然而,美國股市隨即暴跌。特朗普政府隨即將關稅提高到104%,中國也加碼至84%,隨後特朗普再次提高至125%,中國則回應至124%。這種你來我往的加徵關稅,看似如同孩童般的吵架,實則不然。

事實上,中美之間正陷入一場經典的「懦夫博弈」(Game of Chicken)。本文將以此為例,科普博弈論的基礎知識,探討如何透過數學建模和分析博弈衝突,並解釋那些看似離譜的行為,其實是經過博弈論計算後的必然結果。

懦夫博弈:比誰更「不要命」

懦夫博弈的場景設定

想像一個場景:兩輛車並排而行,司機互相瞪視,誰都不肯退讓。引擎轟鳴,兩車同時朝懸崖極速駛去,誰先轉彎,誰就是膽小鬼和懦夫。這種場景在1950年代的美國電影《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中生動地描繪了當時流行的「小雞博弈」(Game of Chicken)或「懦夫博弈」。

真實的懦夫博弈不需要懸崖,只需要兩輛車相對行駛,踩下油門,速度越來越快。誰先打方向盤轉向,誰就是「chicken」膽小鬼,不僅會被嘲笑,還要賠錢。如果兩人都轉彎,則相安無事;但如果兩人都不轉彎,就會相撞,非死即殘。

懦夫博弈的模型分析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模型來分析這場博弈:

  • 參與者: A 和 B

  • 選項: 直行、轉彎

B 直行 B 轉彎
A 直行 -1000,-1000 10,-10
A 轉彎 -10,10 0,0
  • 如果 A 選擇直行,而 B 選擇轉彎,則 A 贏得博弈,獲得 10 的收益,B 損失 10。

  • 反之,如果 B 選擇直行,而 A 選擇轉彎,則 B 獲得 10 的收益,A 損失 10。

  • 如果兩人都選擇轉彎,則相安無事,收益都是 0。

  • 如果兩人都選擇直行,則兩車相撞,遭受巨大的損失 (-1000)。

雙方要同時做出選擇,A 選擇哪一行,B 選擇哪一列,透過兩人的選擇共同決定各自的收益。這就是一場博弈,一張二維表格就代表了一個獨特的博弈。雙方的目標是盡可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懦夫博弈的本質

懦夫博弈的本質在於比誰更「不要命」。誰越不怕死、堅持直行,誰就越可能「贏」。而誰先膽怯閃避,那就保全了性命,但輸掉這場博弈。這其中存在一個有趣的悖論:理性告訴我們應該保命要緊,可是如果每個人都指望對方先讓步,就會導致誰都不讓,最終兩車相撞,悲劇發生。

關稅戰、國際衝突與懦夫博弈

在關稅戰的例子中,直行對應於提高關稅,而轉彎則代表認慫。一方提高關稅,另一方認慫,那就是吃小虧,但保住貿易和經濟。而雙方都提高關稅,則可能導致貿易脫鉤,中國企業失去訂單和返款,工人失業,美國則可能面臨商品短缺,兩國都可能引發劇烈的經濟危機,如同兩車相撞。

在國際關係的衝突中,懦夫博弈隨處可見。直行代表保持強硬、步步緊逼,轉彎則代表認慫迴避。

  • 俄烏衝突: 俄羅斯曾表示,北約若繼續支持烏克蘭,將會使用核彈,意即自己絕對不會打方向盤。而美國則回應,不會為核武器設防,暗示不會退讓。

  • 古巴導彈危機: 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被美國發現後,美國實行海上封鎖並準備動武,蘇聯艦隊則駛向封鎖線。最終,赫魯曉夫選擇轉彎,同意撤除導彈,美國則秘密答應撤除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化解危機。

生活中的懦夫博弈:情侶冷戰

生活中也能看到許多懦夫博弈的例子,例如情侶吵架冷戰。兩人誰都不肯先道歉,都期待對方先讓步。在這個例子中,保持高冷就是直行,而主動道歉緩解則是轉彎。如果兩人死扛,可能會導致感情急速降溫,最終分手。

懦夫博弈的困境與流氓邏輯

懦夫博弈之所以普遍,是因為它刻畫了一個深刻且普遍的困境。當 A 知道 B 總是轉彎迴避時,就會想要踩油門直行來獲得收益,這近乎一種霸凌。從 B 的視角來看,如果 A 鐵了心要直行到底,那麼 B 只能拐彎保命、最小化自己的損失。

然而,A 可能並非真的想選擇直行拼命,但只要讓 B 相信自己真的會直行,就能逼迫對方轉彎迴避。這也解釋了許多流氓、混混的底層邏輯:他們可能無法承受衝突的代價,但透過展現自己的非理性、不怕損失,就能逼迫他人讓步,交保護費。這也應了那句俗語:「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懦夫博弈中的倒計時與最後通牒

在懦夫博弈中,常有一方會開啟倒計時,例如老師抓砸紙團的學生。這是因為在兩車急速對衝的過程中,距離越來越近,留給雙方操作的時間越來越少。更不能接受的一方就會在超過自己能夠承受的閾值時,選擇轉彎迴避。因此,處於優勢的一方,常會發出最後通牒,加強緊迫感,逼迫對方退縮。

「破釜沉舟」:展現決心的極致策略

在懦夫博弈中,有一種極為有效的策略,那就是請對方到自己的駕駛室看一眼,再當著對方的面把方向焊死,再把方向盤扔掉。這是徹底的亡命之徒。在通常的博弈中,綁住自己的手腳不是好事,但在懦夫博弈中,展現自己絕對沒有退路、一定會拼到魚死網破,反而能讓對手膽寒。

歷史上「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項羽透過自斷後路,展示決心,震懾敵人,最終擊破秦軍。

懦夫博弈的危險性與國際關係的本質

在懦夫博弈中,雙方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容易發生擦槍走火或誤判的危險。古巴導彈危機中,雙方都誤判了對方的底線,結果局勢不斷升級,差點引發核戰爭。

國際關係的本質在於,條約和法律缺乏強制的執行力約束,因此容易陷入如同叢林一般的博弈。懦夫博弈和囚徒博弈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例子。

總而言之,在面對懦夫博弈時,希望世界和平,經濟能夠發展。但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博弈,那麼雙方執行到底可能是沒有辦法的策略。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tay Updated

Get the latest summari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