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網路上的奇怪現象與存款議題
大家好,我是大棒子一,歡迎來到今天的脫口秀。已經很久沒有拍攝像這樣的內容了。我每天都邀請客人,都不知道我的頻道到底是客人的頻道還是我的。今天很難得,我要和大家聊聊網路上的一些奇怪事情。
小紅書上的存款焦慮
今天要談的是我最近在小紅書上看到的現象。很多人問:“你今天幾歲?你存了多少錢?” 還有人問:“為什麼你25歲?你應該需要多少存款?” 然後就列出一個列表告訴你不同年齡該有多少存款。
我覺得如果你是迷茫的孩子、新畢業生、還沒找到工作或生活無著落的人,最好別打開小紅書。因為小紅書就像一個焦慮販賣機,上面的人個個都很有錢,每天都在說自己一天賺多少。
我畢業季的時候,很多人問我畢業了沒,找編輯工作時也有很多人問我要不要當編輯。我覺得這都是網路上那些所謂的焦慮販賣者造成的。
網路上的存款標準
我們來看看網路上那些人都在說自己有多少存款。基本上,你看到的都是說自己有很多錢,也有說少的。比如,一個20歲的大學生有10萬馬來西亞林吉特的存款。我20歲的時候還在談戀愛,他就已經有這麼多存款了,真不知道他哪來的錢。
有些人賺很多錢,卻故意說出來。小紅書就是這樣一個很強勢的地方,我很討厭看到這樣的小紅書。還有很多人會列出表格,告訴你在什麼年齡應該有多少存款。如果你沒達到,下面的人就會說你。
下面的人好像都達到了存款標準,這讓其他人很難過。如果你30、40歲還沒達到那個標準,甚至連很低的標準都沒達到,焦慮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才18、20歲,事業剛剛起步就看到這些,會打擊你的信心。看到同齡人好像賺很多錢,我覺得這整個標準都很扯。
存款標準的思考
我很好奇,這些討論存款的事情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有。不知道這些列表是不是有人故意設定的標準。我覺得這根本沒必要比較,尤其是20到30歲這個年齡段,年紀再大一點更沒必要。
這就像玩遊戲一樣,還要規定在哪裡存錢。你今天學歷高,在社會上就更成功,存款也會受影響;找到好工作,賺更多錢,存款也會變。這些背後的因素都在影響你的存款,所以根本沒必要定義在某個年齡就一定要有多少存款。
家庭因素、自身健康因素等都在影響我們。所以簡單來說,這些帖子都是胡扯,就是在賣焦慮。那些有錢人在下面炫耀自己很有錢,或者那些想做銷售或拉人下線的人,會告訴你他們進了這個公司賺了很多錢,問你要不要加入。
這會讓你覺得全世界都是有錢人,只有自己是窮光蛋。對內容創作者來說,網路上很多東西都是無形的催眠。就像我在一些商業視頻裡提到的,這些存款帖子都一樣。
我的存款經歷
雖然沒人定義我們的存款,但我們也不用遵循這個標準,過自己的節奏就好。但很多人因為焦慮,覺得要及時行樂。我自己就經歷過這兩種情況。
我從2020年開始工作,三年了,存款完全沒錢,甚至連個存款賬戶都沒有。賺多少花多少,就是及時行樂。如果這個月賺得多,就帶女朋友去日本,買Xbox和電視玩,去旅行買演唱會門票。那時候覺得下個月肯定還有收入,不會餓死。
那幾年我的存款基本在3000馬來西亞林吉特左右,超過3000就會花掉。直到我開始養貓,才覺得這樣不行。貓一生病就要花很多錢,有一次我的貓不舒服,雖然不是大病,但也嚇到我了。那時候我沒什麼存款,車壞了、貓有問題或自己不舒服,都會壓力大到睡不著,因為沒錢應對這些緊急情況。
存款的重要性
存款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是信心。我體驗過把錢都花光去旅行的感覺,當時很開心,但回國看到銀行賬戶沒錢,那種焦慮很可怕。每次旅行回來都會想,早知道把旅行的錢存銀行了。
如果你有5、6萬人民幣的存款,整個人都會更開朗。在20多歲或幾歲的時候,能存下很多錢,心態都會不一樣。被老闆罵、遇到朋友的糟心事,都不會那麼在意。你會打開銀行賬戶,看看自己的存款,心態就會不同,脾氣也不會那麼差。
及時行樂與存款的平衡
雖然存款很重要,但我更傾向於及時行樂。不過及時行樂也要有個度,要在花錢和存錢之間找到平衡。如果你想出去玩又想存錢,那就只能多賺錢。我喜歡出去玩,所以要存很多錢買喜歡的模型、專輯、遊戲,去喜歡的國家,所以要努力做視頻、吸引會員賺錢。
存款不是用來和別人比較的,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信心。有足夠的存款,就不用依賴任何人,心裡會踏實,不會敏感,別人說幾句也不會生氣,想證明自己,因為你知道自己有信心。
成功的定義
很多人會說,你幾歲有多少存款就很成功。但我覺得這是社會給的成功定義。每個人的想法和追求都不同,有人追求事業成功,有人追求靈魂成功。社會定義的成功是有車有房、有家庭、事業好、賺很多錢。
但如果你環遊世界,經歷很多不同的事情,你算不算成功?你怎麼花錢、花在哪裡是你的事。但要對自己負責,做事不要牽連別人。
在這個社會,不用太在意別人給的成功定義,自己覺得成功就好。有時候你看小紅書,很多人說什麼年齡該創業、該做什麼,那些商業視頻說的好像你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建立自己的公司,努力賺錢,還要去很多不同的國家,這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沒用。但真的,這是社會給我們的成功框架。
跳出框架,對自己負責
如果你今天想跳出這個框架,也可以做到,就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享受世界。在當今世界,人們的追求完全不同。但前提是,無論你有多大能力,都不要花錢去體驗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不然回來後會很掙扎。
你應該討論的是在你的年齡、能力和環境下,應該有多少存款。要考慮這些因素才能計算出你的存款應該是多少,而不是和那些賣房地產、做加密貨幣或拍電影的人比較。不要看那些賺很多錢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你一樣在掙扎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些賺錢的人說話很隨便,但我們這些忙著賺錢的人根本沒空說話。如果我是靠這種言論賺錢的人,我會說到死。所以請不要覺得自己因為進步慢就很沒用,每個人的跑道和路線都不同,能堅持在自己的軌道上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我不是叫你不要存錢,一起去賺錢。你還是要努力工作,認真存錢,不要一點點錢就花光。如果你每天躺在家裡不工作,還說追求的是做自己的世界,那你這個米蟲真的回家睡覺吧,閻王。記住,網路是網路,現實是現實,跟著自己的能力走就好。好啦,閻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