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來拯救你:如何擺脫困境
許多人感到自己身處黑暗之中,或是迷失方向。這篇文章旨在提供一個框架或至少一些啟發,幫助你擺脫困境,因為如同標題所說,沒有人會來拯救你。
採取責任,擺脫困境
這意味著,你也無法指望他人來拯救你。你必須從一開始就抱持著這樣的信念:如果你不負起責任,將自己從泥沼中拉出來,你將永遠無法脫困。只會抱怨和哀嚎,只會讓你越陷越深。
嘗試改變生活時遇到的困境
當你試圖掌控自己的人生,例如創業、學習新技能、追求財務自由、尋找伴侶,或是努力釐清思緒,以便產生更好的想法,採取更佳的行動時,這個「沒有人會來拯救你」的觀念就顯得格外重要。你可能只是想變得更健康,或做任何能提升生活品質的事情。
抱怨的世代
問題在於,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抱怨和哀嚎的世代。這種人隨處可見,在網路上、留言區,甚至在你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中。當你身邊充斥著這些人,你可能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養成抱怨的習慣。
抱怨的無效性
仔細想想,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它對你所處的困境毫無幫助。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解決問題。這意味著你必須採取行動,持續前進。
-
停滯的危險性: 如果你沒有前進,就表示你停滯不前。停滯不前意味著你沒有投入能量或努力,去達成你想要的結果,解決問題。
-
熵的法則: 如果沒有能量投入系統,一切都會分崩離析。這就是熵的法則,萬物皆在衰退,除非你投入努力去維持系統的運作。
熵的例子
-
書架上的書: 即使書籍非常耐用,但如果你不整理,它們可能會散落在房子各處,書脊變形,甚至在借給朋友後遺失。
-
房間的清潔: 如果你不清理房間,它會變得越來越髒,直到無法居住。這種環境會影響你的心智,讓你變得懶散,無法清晰思考。
不要陷入瑣碎的習慣
雖然整理床鋪或書架等習慣有助於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但它們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尋求建議作為拖延的手段
許多人尋求建議,只是為了拖延時間,逃避他們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他們並非真心想解決問題,而是想獲得多巴胺的刺激,告訴別人自己正在努力。
-
多巴胺與成就感: 研究顯示,告訴別人你正在追求目標所釋放的多巴胺,與實際達成目標所釋放的多巴胺相似。
-
避免過度宣揚: 避免告訴每個人你在做什麼,因為這可能不會帶來任何好處。最好的方式是保持低調,專注於行動,然後再向他人展示你的成果。
擴展視野,超越問題
如果你只專注於問題,就無法找到解決方案。你的思想必須超越問題,才能發現新的可能性。
-
模式識別: 當你有一個目標,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實現它,你的大腦也會自動搜尋環境中的資訊,幫助你達成目標。
-
有意識地關注目標: 有意識地關注目標,你的大腦會更有可能找到相關的資訊和想法。
-
個人化的資訊篩選: 每個人的目標不同,因此他們在書籍、對話或社交媒體上所注意到的資訊也會有所不同。
擺脫困境的步驟
- 設定目標: 即使只是模糊的目標,也要設定一個目標。這是啟動動力和熱情的關鍵。
- 累積相關想法: 透過閱讀書籍、參與有意義的對話,接觸新的資訊,來擴展你的視野。
- 測試和實驗: 將你學到的新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行測試和實驗。
- 從理想自我的角度看待問題: 當你面臨困難的抉擇時,想像十年或二十年後的自己,你會希望自己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 玩無限遊戲: 參與沒有終點的活動,例如創業、健康或人際關係。這些活動能讓你不斷成長和進步。
無限遊戲 vs 有限遊戲
-
有限遊戲: 有明確的規則和目標,一旦達成目標,遊戲就結束了,例如在公司裡升到特定職位。
-
無限遊戲: 沒有明確的終點,你可以不斷改變規則和目標,例如創業、長期關係、追求健康等。
行動勝於感覺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採取行動,無論你的感覺如何。無論你感到多麼痛苦或沮喪,你仍然可以站起來,做一些事情。
-
突破封閉的心智: 採取行動是擺脫困境的第一步。
-
前進是解決方案: 大部分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前進,投入能量到任何你自主產生的目標,而非被他人指派的目標。
如果你沒有投入能量到目標,你就會停滯不前,最終屈服於熵的法則,被拖回你現在所處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