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沒希望了...紐西蘭奶的天價就是零關稅價錢! 難怪今年不用降價! 鮮奶 牛奶 鮮乳 紐西蘭保久乳 進口奶 國產奶 液態乳

紐西蘭牛奶零關稅真相:為何還是天價?別再被騙了!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知道為什麼紐西蘭鮮乳零關稅後價格依舊居高不下?打破你對 #紐西蘭鮮乳 的迷思!這篇摘要將揭露鮮乳未降價的真相,剖析價格結構與市場操作,讓你看清背後的原因,不再霧裡看花!

Quick Takeaways:

  • 原來早在2025年以前,台灣就已進口零關稅的紐西蘭鮮乳,只是多數人不知道!

  •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中,台灣給予紐西蘭液態乳12年的關稅配額期程,直到2025年才全面零關稅。

  • 即便零關稅,運費、人力等成本並未大幅影響紐西蘭鮮乳的價格,價差依然存在。

  • 部分乳品廠可能利用資訊不對稱,持續以高價販售,消費者成冤大頭!

  • 酪農可能受到乳品廠的政策影響,面臨減產或超產的困境,利潤遭壓縮。

為什麼紐西蘭鮮乳沒降價?

今年初紐西蘭鮮乳零關稅實施已過4個多月,但其價格不僅沒降,甚至比國產奶還貴。這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

時間方面

2025年起紐西蘭液態乳全面零關稅,按常理價格應隨即下降,然而超市裡的紐西蘭奶價格絲毫未變,彷彿零關稅這件事不存在。有觀點認為是廠商故意維持原價,將多賺的錢揣進自己口袋。

成本與價格問題

紐西蘭奶成本低,即便加上運費仍比台灣低,卻能賣得比本土奶貴,中間的價差反應了什麼?是成本嗎?

2024年前的零關稅情況

財政部關務署去年7月中公告,2024年紐西蘭液態乳配額為1萬公噸,進口量達到時,超過部分課徵關稅。但去年進口的1萬3千公噸液態乳中,有1萬公噸是零關稅,今年第一季進口約3400公噸。這解釋了為何今年至今價格未降,消費者以為是關稅導致價格高,實則之前就有零關稅奶。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

2013年7月10日簽署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其中貨品貿易自由化部分,對8項液態乳實施12年關稅配額,12年後即2025年取消配額限制,全面降為零關稅。紐西蘭對台灣4年降稅期程,台灣對紐西蘭則是12年。紐西蘭對台灣很多商品本就零關稅,台灣對紐西蘭乳品的12年降稅期程中,全脂鮮乳和保久乳12年來每公斤14塊未逐年下降,2025零關稅12年前就已知。

關稅減讓清單

配額內零關稅,超過配額每公斤14塊,15.6是簽約前台紐最惠國稅率,協定簽署後變14。最近三年液態乳配額每年1萬公噸,2024年進口的液態乳中1萬公噸是配額內零關稅,消費者以為今年零關稅才炸鍋,其實商人已這樣搞幾年。

與關稅無關的成本問題

網路上有業者回覆原物料、飼料、油價、運費上漲,還需全程4度C冷鏈運輸,導致價格高。但酪農養牛,飼料漲價與進口商無關;到岸價已包含飼料、運費,無需關稅,進口價3.40塊到超市變120幾,中間價差與飼料無關;國產奶一公斤60塊放超市變90幾,進口奶3.40塊變120幾,進口奶搭車不應更貴;匯率變動也非價格高的主因;紐西蘭薪水不低,牛奶不貴,人力成本上漲說法不合理。

乳品廠對酪農的操作

有乳品廠叫酪農減產淘汰乳牛,後又說關稅衝擊沒想像中嚴重不用減產,酪農表示乳牛停產一年才能回復;還有乳品廠叫酪農多養牛,超過契約量半價收購,讓酪農虧損。乳廠如此巴結酪農,將風險轉嫁給他們。

台灣鮮奶貴的理由被合理化,實則是先進國家物價配落後國家薪水,左手欺壓酪農,右手割消費者韭菜。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