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Gulf Tech for Western Expats: Big Goals, Bigger Tradeoffs

西方科技人才勇闖中東:杜拜、沙烏地阿拉伯工作全攻略 (2025年版)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去杜拜或沙烏地阿拉伯的科技業發展嗎?本文將深入探討前往中東地區工作是否值得,並分析2025年的就業市場現況。從科技生態到生活方式,再到稅務考量,為您揭露在這些國家工作和生活,您可能不知道的真相。

  • 科技生態: 以服務業科技為主,例如金融科技、加密貨幣及優化服務的軟體。產品導向文化不如北美和歐洲。

  • 人才: 工程和產品人才來自世界各地,但資深領導人才相對稀缺。

  • 生活: 杜拜生活奢華,但可能過於人工化。沙烏地阿拉伯更保守,但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預算和雄心。

  • 稅務: 杜拜和沙烏地阿拉伯沒有個人所得稅,但美國公民仍需向美國政府申報全球收入。

  • 優缺點: 杜拜適合想快速累積免稅財富的人,而沙烏地阿拉伯則適合願意在混亂中建立基礎設施的人。兩者都不是新創生態系統,但都提供獨特的發展機會。

  • 求職建議: 聘請當地的招募顧問至關重要,因為許多公司僅透過人脈或顧問推薦來招聘。慎選公司,職位不一定如想像中的好。美國公民需要注意雙重徵稅問題。

阿聯酋:夢想之地的真實面貌

科技生態系統

阿聯酋,尤其是杜拜,在科技品牌和行銷上投入巨大。其科技生態系統以服務型科技為主,金融科技、加密貨幣以及各種優化服務的軟體(如外送、交通、支付)發展蓬勃。這裡的人們習慣將家務委託給服務人員,科技也圍繞這些需求而生。但與北美、歐洲頂尖科技國家不同,阿聯酋並非以產品為導向,而是高度依賴服務和顧問。常見的是為政府機構或大型企業進行數位轉型項目,而非開發全球顛覆性的消費科技。不過,他們正努力朝此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何他們高度青睞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外籍人士。

極端的兩面性

杜拜有著極端的兩面性。一方面,有些事物先進得令人瞠目結舌,不僅是科技,還有24小時營業的診所、健康中心,各種服務能在幾分鐘內送到。奢華的汽車、公寓、婚禮等美輪美奐。另一方面,B2B領域卻相對落後。許多公司,尤其是傳統B2B公司,仍在掙扎於舊有系統、過時的商業模式或完全缺乏數位化。例如,過時的銷售點、庫存和供應鏈工具仍很常見,導致數據可見性有限、履約速度慢,以及與現代電商平台整合時出現摩擦。

人才質量

阿聯酋的工程和產品人才庫非常全球化,你會與來自東歐、歐盟、加拿大和亞洲部分地區的人共事。但具有全球經驗的高層領導人才卻很稀缺。在杜拜,要找到像紐約、倫敦、多倫多或西雅圖那樣履歷出色的人幾乎不可能。這是因為在一線市場處於高層職位的人,其薪水通常高於在杜拜能獲得的薪水,而且他們的職業生涯高度依賴周圍的人脈。

工作氛圍

阿聯酋兜售著免稅收入、奢華生活方式和安全的夢想。對某些人來說,這很有吸引力。但有人觀察到,在高度審美國家長大的人很少喜歡杜拜。杜拜雖奢華迷人,但也可能顯得很虛假、塑料感和人工化。不過,它也有普遍受歡迎的特點,如乾淨、溫暖,物流世界一流,安全有保障(除非從事非法行業)。但在影響者的包裝背後,這裡的社會變化很快,人們每幾年就會進出一次,很難有安定感。工作節奏快但缺乏創新,是一種沒有股權回報的拼搏文化,而且從簽證到工作都與雇主綁定。

稅務問題

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不對個人徵收個人所得稅。但美國人在阿聯酋工作面臨不同的稅務和合規義務。美國公民需向政府提交年度聯邦稅申報表,報告全球收入。雖然可以利用外國所得收入排除和外國稅收抵免等條款減少或消除雙重徵稅,但仍面臨持續且複雜的美國納稅申報要求,且終身如此,除非放棄美國公民身份。相比之下,歐洲人和加拿大人一旦成為非居民,通常不必向母國納稅。

生活成本

杜拜的生活成本不低。疫情後租金飆升,像Marina和市中心等外籍人士密集地區,過去兩年租金上漲高達40%。如果有孩子,學費也很昂貴,每年每個孩子1.5萬至3萬美元。這裡汽車文化盛行,公共交通有限,而且杜拜不太適合步行,這對許多歐洲人來說很痛苦。

何時適合考慮杜拜

  • 如果你能忽略奢華生活方式,節省50%的預算。

  • 作為中高級專業人士,想在稅後積累更多現金,並投資房產等。

  • 相信早期進入新興市場的機會。

  • 願意擔任領導或指導角色,不一定是開發下一代科技。

  • 想最終從事創業而非就業。

何時不適合考慮杜拜

  • 想在快速發展、以用戶為中心的環境中建立深度科技或增強產品直覺。

  • 追求長期股權的創業文化或有意義的職業指導。

  • 自認為是社會進步和非常民主的人。

沙烏地阿拉伯:巨資打造的科技未來

科技生態系統與投資

沙烏地阿拉伯不遺餘力地打造科技生態系統,投入數百億美元。其策略是購買人才、資助實驗室和吸引創業者。沙特在科技方面的投資巨大,僅AI和科技計畫就高達1000億美元,包括NEOM和各種AI中心等項目。這些投資是「2030願景」戰略的一部分,旨在使經濟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打造全球科技中心。然而,大多數科技工作與基礎設施、諮詢或政府任務相關,而非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NEOM目前更像是一個建設區,而非功能完善的科技城市,生態系統還缺乏足夠的技術創業者、產品經理或設計師來實現自我維持。

知名科技公司

沙烏地有一些知名的科技獨角獸和公司,如SDC Pay(數位錢包和支付平台)、Jahz(外送公司)、Tabby和Tamara(金融科技公司)以及noon(電商平台)。

人才質量

沙烏地的技術人才主要是本地人,由於國家相對保守,西方人才不太常見。但隨著阿聯酋市場飽和,越來越多西方科技工作者開始探索沙烏地的機會。沙烏地國民在科技領域存在,但多數擔任執行職務,且因本地化政策往往能快速晉升至管理層。來自全球一線環境的產品經理和設計師極為罕見,即使職位名稱是高級,實際權力可能也有限。

工作氛圍

沙烏地與阿聯酋截然不同,更保守、等級分明,並致力於在2030年實現未來願景。這裡有著巨大的預算和雄心,但社會自由有限,不太適合步行,多樣性不足,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技社區。在工作中,與本地人的合作更直接,如果不會阿拉伯語且不打算學習,會很快遇到困難。

2030願景

沙烏地的「2030願景」是一項全面的國家戰略,旨在轉型經濟、社會和全球地位,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發展科技、旅遊、娛樂等領域。政府計畫到2030年將科技部門在GDP中的佔比從1%提高到5%,投資數字基礎設施、AI、雲計算和智慧城市。同時,還在打造科技人才管道,支持與全球科技巨頭的合作,並重視STEM教育。

生活成本

沙烏地沒有個人所得稅,生活成本比阿聯酋低。人口較多,對外籍人士的依賴程度不如阿聯酋。高級職位的待遇通常很好,包括住房、司機、交通、回家機票和頻繁的獎金。許多人認為沙烏地讓他們想起10到15年前的阿聯酋。

何時適合考慮沙烏地

  • 想在2到3年內積累免稅現金,並能忍受工作中的摩擦。

  • 是不介意混亂,善於自上而下執行的建設者。

  • 從事基礎設施、數據、雲計算或諮詢工作,而非消費科技。

何時不適合考慮沙烏地

  • 在意產品自主權、用戶至上或創業文化。

  • 希望在強大的同行社區中發展。

  • 重視進步的社會規範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結論與建議

總的來說,杜拜不是下一個矽谷,沙烏地也不是下一個杜拜或矽谷。在杜拜,你能獲得速度和魅力;在沙烏地,你有資金和任務。兩者都不是典型的創業生態系統,但都能讓你擔任在母國可能無法獲得的角色。如果你計劃前往中東工作,尤其是來自文化和科技環境截然不同的國家,聘請職業顧問是非常值得的。在阿聯酋和沙烏地,許多公司只通過人脈或職業顧問的推薦招聘。不要僅憑工作職位描述來判斷公司的招聘方式,與了解當地情況並有人脈的人交流,他們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並幫助推薦。下一期將介紹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情況。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