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澳洲小學vs台灣小學| 回來澳洲上學半年後的心得  | 移民澳洲前你必須了解的小學教育

澳洲小學 vs 台灣小學:入學半年心得分享| 移民澳洲教育必看!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了解台灣與澳洲小學教育的差異嗎?這段影片分享在澳洲小學的真實體驗,探討兩地小學教育的獨特之處。從上課時間、學期制度到教學方式,全方位比較,讓你深入了解澳洲小學的教育環境和文化。

  • 澳洲小學學制不同於台灣,一年分為四學期,每十週放假兩週,節奏更輕鬆。

  • 上學時間較晚,放學時間較早,學習時間相對較短,但有課後輔導和才藝班。

  • 澳洲小學鼓勵戶外活動,擁有廣闊的綠地,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

  • 學校運用線上平台分享孩子在校生活,家長能即時了解學習情況並與老師溝通。

  • 學校提供額外英語輔導課程,協助不諳英語的學生,並鼓勵多元文化交流。

  • 教學方式著重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透過觀察和模仿學習,並運用科技輔助翻譯。

台灣與澳洲的差異分享

我們在臉書或Instagram上收到一些訊息和互動,所以想整理並和大家分享台灣與澳洲的不同之處。

小學教育

  • 整體感受:覺得澳洲小學相對簡單,孩子每天都在玩中學習,壓力較小。澳洲學校很大,有很多綠地,不像台灣有固定的操場和PU跑道,孩子能在草地上進行各種戶外運動。

  • 學年制度:澳洲學年從年初到年尾,台灣則是從九月到隔年八月的學期制。我們孩子離開台灣時是四月,五月到澳洲正好是年初,孩子們直接進入當地小學的五年級、三年級和一年級,比台灣學生更早進入下個學期。

  • 上課安排:台灣有上下兩個學期,澳洲有四個學期,每個學期10週,每上完10週休息兩週,第四學期休息更久,從聖誕節前到隔年一月。

上學時間

澳洲上學時間和台灣不同。學校8:45開校門,9:15前到校的孩子不能進教室,要在外面玩,9:15各班集合後跟著老師進教室。放學時間是下午3:10,比台灣早,整體學習時間較短。

課後活動

澳洲有課後輔導,類似台灣的安親班,還有一些課後才藝班,如每週一的繪畫班,參加需要額外付費。

英語學習

剛到澳洲時,若孩子英語不好,老師會安排同學當夥伴幫助他們。學校也會提供額外的英語強化課程,每週固定兩到三天,由專門的英語老師輔導。孩子們學習能力很強,會通過肢體語言、觀察和傾聽來逐漸提升英語能力。老師還會用iPad翻譯,幫助孩子理解課程內容。

社交環境

澳洲是多元文化國家,孩子們在學校和生活中能接觸到不同膚色和類型的人,不會對新來的人感到驚訝或奇怪。當地人對英語不好的人也很包容,不會用異樣眼光看待。在澳洲,和鄰居交朋友很自然,孩子們經常和鄰居一起玩。

學校溝通

澳洲小學使用線上平台,老師會把孩子在學校的活動拍照記錄並上傳,家長能通過平台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還能和老師留言溝通。老師也很開放,放學時家長若有問題可以直接找老師。

生活習慣

來到澳洲後,最大的挑戰是學會放手。在台灣很多事情不讓孩子做,但在澳洲,孩子可以玩沙子、坐在地上等。例如孩子想騎自行車或滑板車上學,這在台灣可能不太安全,但在澳洲相對放鬆,因為當地人很體諒行人,尤其是孩子。

孩子們的分享

  • 課程安排:澳洲小學一個大教室有四個班,兩個班一組,有時在自己班級上課,有時兩個班一起上課。周一有週會,老師會報告學校事務並頒獎。周五第一節課可以自己選擇繪畫、看電影、讀書或打乒乓球。

  • 學科感受:有的孩子喜歡澳洲的數學課,因為可以選擇難度,覺得台灣數學太簡單。

  • 有趣經歷:在學校參加了披薩派對,還看到了科學實驗,如用火吹氣球、在水中加冰塊和粉末等產生各種顏色的泡泡。

  • 教室環境:五、六年級會一起上課,大多數時候坐在地上,不像台灣有固定座位。在澳洲,一個老師負責所有課程,台灣則是不同科目由不同老師教授。

  • 教材差異:台灣教材內容豐富,澳洲教材空白,需要自己寫老師講的內容。澳洲只有寫作、文學、戰爭書籍和數學四本教材。

  • 特殊活動:這週是高中週,會有高中課表,去指定教室上課,五、六年級才有。

  • 手工課:做了一個可以掛的星星,用兩塊布縫合,塞進棉花,繫上白緞帶。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喜歡這支影片,記得訂閱、按讚和分享,下次見,拜拜。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