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媽媽的日本鄉村生活:鶴岡市的真實體驗
今天我們要拜訪一個家庭:一位新加坡媽媽、她的日本丈夫,以及他們可愛的孩子。他們住在日本山形縣的鶴岡市。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媽媽離開了步調快速又有效率的新加坡,選擇在日本這個寧靜、緩慢又多雪的城鎮生活呢?身為新加坡人,在日本鄉村生活又是怎樣的體驗呢?
初識鶴岡:山形縣的美麗鄉村
Seline和Daisaku帶著他們的孩子從鶴岡遠道而來。鶴岡是山形縣的一個城市,以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美味的食物聞名,當然還有降雪。
Seline最早在2018年搬到日本,因為她參與了JET計畫,這是一個讓外國人在日本教英文的項目。她最初被派到秋田縣,在那裡認識了來自山形縣的Daisaku,之後便為了他搬到了山形縣。現在她仍然從事教職,但已不再隸屬於JET計畫。
JET計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體驗日本文化。很多人只知道東京和大阪,但日本的鄉村地區才是真正的日本,那裡的人們很熱情。
在日本鄉村生活的優缺點
作為一個新加坡人,在日本鄉村生活是什麼感覺呢?Seline分享了她的經驗:
優點
-
美麗的自然風光: 秋田縣的建築物不多,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
-
寧靜的生活: Seline最初不習慣鄉村的寧靜,但後來愛上了這種感覺,甚至在回到新加坡時難以適應。
缺點
-
不便: 鄉村生活不像城市那麼方便。
-
需要汽車: 在鄉村,汽車是必備的交通工具。
-
休假困難: 在日本公司請假可能很困難,Seline身為外國人或許能得到一些優待,但仍然能感受到同事的壓力。
-
工作效率: 日本不像新加坡那麼有效率。
-
工作機會較少: 對於外國人來說,除了教英文之外,很難找到其他工作。
-
薪水較低: 在日本鄉村教英文的薪水,大約只有在新加坡從事類似工作的1/3。
-
稅金高: 日本的最高稅率高達49%,遠高於新加坡的17%。薪水已經很低了,還要繳納國民健康保險和居民稅,稅金扣除後,薪水大約少了30%。
文化衝擊
Seline分享了她的一些文化衝擊:
-
不鎖門: 在日本鄉村,人們通常不鎖門,這在新加坡是無法想像的。
-
黑板: 有些學校仍然使用黑板,這讓Seline覺得有點過時。
-
請假需要理由: 在日本公司請假,必須說明理由,這讓Seline覺得很奇怪。
-
上班時間: 即使工作時間是8:15開始,但如果8:15才到,還是會被認為遲到。
日本空屋問題 (Akiya)
在日本鄉村,有很多房屋是免費的,但這背後是有原因的。這些空屋 (Akiya) 是日本人搬離鄉村後留下的。雖然住在有土地的房子是很多新加坡人的夢想,但在日本卻有許多隱藏的成本:
-
高昂的稅金: 需要支付昂貴的稅金。
-
維護費用: 需要經常維護。
-
翻修費用: 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進行翻修。
-
房產價值低: 這些房屋的價值很低,很難找到買家,甚至需要花錢拆除。
擁有這些房子的人,寧願免費出售,也不想支付營運成本。
山形縣的日常生活
Seline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後帶女兒外出散步,享受大自然,並在家中度過時光。她認為日本的生活品質很高,尤其是在精神層面上,讓人感到平靜。
Seline家外就種植了櫻花樹,而且沒有像東京目黑川那樣擁擠的人潮,可以獨享美景。
人際關係:最珍貴的收穫
Seline說,一開始她也會想家,但秋田縣的人們給了她歸屬感。她在一個英文會話學校當志工,是這些人讓她決定延長在日本的時間。
她在秋田縣交到了許多有意義的朋友,他們就像她的家人一樣。她甚至有日本奶奶和日本姊姊。Seline認為在日本最棒的就是人際關係,那裡的人們很真誠、善良又熱情。
未來的規劃
Seline和Daisaku計畫明年搬回新加坡,讓他們的女兒能在一個能接觸英語和中文的環境中成長。
Daisaku希望能在新加坡找到一份令人興奮的工作,也許可以當壽司師傅。
結語
Seline和Daisaku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日本鄉村生活的真實面貌。雖然有許多挑戰,但也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例如美麗的自然風光、寧靜的生活,以及真誠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