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熟悉的吉隆坡
大家好,看看我們身後熟悉的風景。我們又回到了吉隆坡,回到了我們最喜歡的 Dessa Park City 社區。每次回來都感到非常開心,因為這裡有規律的生活。這次我們想談談上海之旅的感受。
上海的發展與感受
這次去上海,真切感受到上海發展得非常快,高樓越建越多,很多消費水平也很高。這次回上海的體驗很好,天氣不錯。上海確實是個大城市,作為在上海生活過的人,看到它的發展也很開心,每次看到新商店和新發展都很興奮。
選擇吉隆坡生活的原因
上海很高端精緻,但吉隆坡更適合我們的生活方式。上海像陸家嘴、外灘等地方很美,但作為普通人,不能經常去。而在吉隆坡,生活更貼近日常。吉隆坡綠化很好,每天打開窗戶就能看到美麗的風景,有山、有公園、有湖泊。在上海要享受同樣的環境,可能要貴 10 倍。
社區維護與服務
吉隆坡的社區服務和物業管理很好,社區裡有什麼破損,用 app 報修,物業很快就會修理。每天有人打掃衛生、修剪樹木,還有定期除霧,幾乎沒有蚊子。相比之下,上海一些社區的維護似乎不太好,比如翠湖的整個環境,很多地方不如馬來西亞。
文化與價值觀
吉隆坡的文化中西合璧,非常多元化,價值觀也很多樣。而在上海,文化結構相對單調,大家競爭激烈,都很注重賺錢,享受生活的時間相對較少。
教育方面
上海的教育體系規則複雜,家長要時刻關注最新信息,比如房子是否在學區內等。國際學校學費高昂,很多人還要到處補課。馬來西亞的教育選擇範圍廣,學費比上海低很多,而且國際學校非常多元化,有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學生。
生活成本
上海的生活成本呈現兩極分化,好的地方很貴,缺乏性價比。比如在浦東機場吃個漢堡要 88 元,食物質量卻很普通。而在吉隆坡,消費選擇多,高端消費也不是特別貴,是一種“可負擔的奢侈”。
交通與住房
在上海,年輕人結婚買房壓力巨大,像一套 1500 萬的二手房,只有 100 多平方米,房齡還超過 10 年。而且社區停車位緊張,很多人買了車卻不敢開。在吉隆坡,房子都配備停車位,數量根據房子大小而定,而且是免費的。
想念上海的地方
回到馬來西亞後,也很想念上海。上海的 4G 信號比較好,每年有幾個月的天氣不錯。中國的網購也比馬來西亞好很多,選擇多、配送快。但網購的便利也是基於快遞員的辛勤勞動。
吉隆坡的社區俱樂部
吉隆坡 Dessa Park City 社區的俱樂部維護得很好,有游泳池、網球場、羽毛球場等設施,還有瑜伽課等。俱樂部裡的咖啡廳價格實惠,食物也很美味。在這裡吃一頓午餐,環境好、價格便宜,性價比很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好的小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