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社會的殘酷邏輯與個人財富自由之路
在許多人眼中,所謂的人生勝利組是一種成功典範。然而,日本有位經濟評論家在生命的盡頭,傾訴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邏輯。在他看來,看似成功的人生樣本,本質上卻容易迷失。本影片內容源自這位經濟評論家父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背後故事頗具深意。
作者山崎元的背景
本書作者山崎元,1958 年出生於北海道,畢業於東大經濟系,是標準的成功組。年輕時負責銀行與債券業務,常受邀在日本金融媒體發表評論。但山崎的人生在 2023 年被診斷出食道癌後發生轉折。當時,山崎陷入恐慌,眼看愛子即將進入大學,自知時日無多,便用生命的最後時光,拖著虛弱的身軀寫下這本關於資本社會實體的書,留給兒子作為珍貴資訊。次年,山崎停止研究,將此書付梓。
傳統工作模式的剖析
山崎認為,經濟由生產和消費組成,生產則是資本與勞動的結合。我們熟悉的公司是資產的代表,公司在商業過程中獲取利潤。為便於理解,這裡簡化成一個計算公式,即扣除生產成本後的利潤。假設一名員工每天創造 2 萬日元價值,但公司只支付 1 萬日元,多出的 1 萬日元就是資本獲得的利潤。從這點看,勞資之間存在博弈,勞動所得越多,資本收益越少。
實際情況更複雜,如同香蕉只能喂猴子。但這裡要強調的是這種聯盟的本質,不存在所謂的公平。畢竟,私營部門願意承擔風險以獲取更大利益,而大多數工人追求穩定工資,不承擔經營公司的壓力和風險。然而,這種模式長期運作後,雙方的公平性開始失衡,背後關鍵仍需回到彼此的原始身份。資方是經營模式的創造者之一,本質上有按創造規則發言的權利,這是結構創造者賦予的現實。就像下棋,即便整體規則盡可能公平,先手總有難以言喻的優勢,且隨著棋局進行,優勢不斷擴大。
有人可能認為,若不滿公司制定的規則,辭職即可。但實際上,同一經濟體下的同一產業,大多數企業最終制定的規則都差不多,讓勞方的選擇無效化。背後有複雜理論,總之勞動者基本難以逃脫私營部門制定的規則。換言之,傳統勞動者參與商業活動時,自由被犧牲,更容易受到壓迫。
逃離壓力的途徑
為逃離壓力,山崎給出股市的答案。2024 年,富比士全球富豪榜前 10 名幾乎都是企業家或投資者,其中最特別的是微軟前 CEO 鮑莫爾,山崎稱他為世界上最強的上班族。鮑莫爾從微軟普通員工做起,多年後成為公司 CEO,因長期持有微軟股票,成功晉身超級富豪。
山崎認為,真正能創造財富的工作必須能獲得股票回報。最直觀的選擇是創業,通過提升公司價值增加個人財富。儘管成功率低,但當前商業環境已優於過去,這點常被忽視。目前,先進國家的產業中心已從製造業轉向服務和信息產業,創業所需資本大幅下降。此外,當前勞動市場流動性高,即便創業失敗,大多數人也能在不傷筋動骨的前提下重返職場。
不同的勞動選擇
但創業成敗往往與個性特質有關。若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創業,可以加入新公司或參與願意讓員工認股的公司。若有一定資金,也可嘗試學習並投資其他創業者。
為更好地解釋觀點,山崎繪製了上述勞動關係和勞動選擇的坐標圖。橫軸兩端分別是領導者和追隨者,縱軸兩端是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兩軸劃分為四個方向,最弱的是追隨者且規避風險,即傳統的打工階級。這正是大多數勞動者的狀態,只想跟隨,不敢冒任何風險,容易成為資本世界中最弱小、最受壓迫的群體。若能擺脫這種趨勢,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人們都應更能掌握交換利益的能力。
保守的理財建議
此時,面臨的下一個問題是理財。作為經濟評論家,山崎這次給出了相當保守的理財建議。他認為,適合大多數人的策略是長期分散投資股票。在經濟學理論中,當前股價是未來利潤折算成現值的結果。但現實中的投資決策比紙上計算複雜得多,太多情況影響著公眾投資者的決策,這就是分散投資的目的,在獲得合理回報的同時降低風險。
作者給出了自己眼中穩健的投資理財建議。他會將第一筆資金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未來半年的生活費,第二部分全部用於投資,且投資選擇全部集中在全球股票指數基金,即全球 ETF。這將帶來五年的回報率,之後若有資金,會繼續投資。相比其他專家的觀點,此策略非常保守,這是因為山崎在工作中有更激進的策略,投資部分應更謹慎。
為何大多數人選擇工作而非專職投資
在現代資本體系中,若完全投入生產而不涉及資本回報,很容易受到資本壓迫。即便獲得高薪,也是以高工資和長年付出為代價。因此,山崎強烈建議突破被動局面,通過股權分享資本利益,再結合穩定的投資理財,進入錢滾錢的狀態。
此時,最後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股權對個人財富增長如此重要,為何大多數人選擇工作以獲取股權回報,而非專職投資?山崎認為,關鍵仍在於風險。對普通人而言,可用的資金往往是長期積累的血汗錢或從家庭資產獲得的貸款。這意味著,若投資失敗,往往痛苦不堪,很難再有機會。
相比之下,從職場起步,試圖用自身能力換取股權,風險更多在個人身上。即便參與的新公司破產,股票變成廢紙,也只需另找工作。畢竟,沒有真正的商業和核心資本,過程中積累的能力、人脈、技能和經驗仍屬於自己,這意味著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機會,在資本市場不至於一敗塗地。
好了,這集的內容就到這裡。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下方留言,聊聊你們的想法。若對國際房地產投資感興趣,請到下方資訊欄連結,聯繫我們專業的團隊,聊聊你們的需求與想知道的資訊。如果對交易感興趣,可以加入我們的 Discord 社群一起交流。我們下一集影片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