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台灣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襲 卻面臨最嚴格的信用管制|#聽了財知道 EP253 #房價 #預售屋

2024最大交屋潮來襲!央行限貸令下,房價甜甜價何時到?|#聽了財知道 #房市 #房貸 #預售屋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掌握房市脈動、抓住甜甜價?財訊《聽了財知道》帶你深入剖析台灣房市最新趨勢!本集節目邀請房地產專家游筱燕,揭露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襲、貸款限制趨嚴下的市場轉變,以及買方市場的浮現。想知道如何大膽賞屋、聰明議價,千萬別錯過!

Quick Takeaways:

  • 史上最大交屋潮即將到來,供應量大增。

  • 央行貸款限制趨嚴,換屋族壓力增加。

  • 預售屋、成屋價格皆出現鬆動,買方議價空間增加。

  • 個案出現退款降價,吸引買氣回籠。

  • 可多看多比較,積極掌握甜甜價機會。

節目中分析了交易量萎縮、價格下修等數據,點出台南、高雄、新北等都會區受影響較大。同時分享了購房者如何從「一位難求」到「備受禮遇」的看房體驗轉變,以及如何抓住買方市場的議價優勢。節目也提醒,購房前務必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才能安心入手理想房屋!

台灣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襲 大膽賞屋抓住房市甜甜價

主持人與來賓介紹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陳雅潔,歡迎收看財訊的《聽了財知道》。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台灣史上最大的交屋潮來襲,如何大膽賞屋抓住房市甜甜價。今天我們的來賓是財訊雙週刊的撰述委員游筱燕,筱燕是我們的房地產天后,對房市脈動掌握得很好。

財訊新頻道成立

跟大家宣布一個好消息,財訊成立新頻道「財訊—幸福經濟學」了。在新的頻道中,我們將會特別聚焦醫療、健康、生技、樂活等議題,歡迎觀眾朋友訂閱新頻道,按讚與分享哦。

房市變化

去年房子賣得很好,跑新聞很忙;今年房子賣不好,還是一樣忙,而且聽到好多奇妙的故事。最近有一些爆雷的事情,從前陣子花蓮建商倒閉,到雙北危老都更案小型建商資金周轉不靈,今天又傳出寶佳集團旗下案子要打折扣,不過實際求證只有 2 個案子在降價。去年建商都數鈔票數到來不及,完全沒空談價錢,今年情況大不同。

陳太太看房經歷

想買房子的陳太太看房子逾 1 年,歷經房市從極熱到極冷。她有小孩想換大房子,積極看房但因上班只能假日去,去年時間喬不出來建商就換下一組客人,現在去林口看房價格談不攏,想砍 100 萬元,對方沒直接拒絕,雙方還在拉鋸戰。

看房待遇變化

去年想看房子要求盡身邊所有人關係才能進接待中心,連杯水都喝不到;現在進去有空泡咖啡,還能選拿鐵或美式,聊久了還能吃蛋糕。

房市變冷原因

去年 9 月央行第 7 波信用管制後,限縮貸款成數,影響到換屋族和第 2 屋的成數,很嚴峻,直接影響買氣。之前幾波信用管制針對投資客,這次讓真心想買房的人也難買房,消費者縮手,建商也感覺到狀況不同。

建商態度變化

像長虹建設,前幾天遇到其總經理,他說市況很冷,大家都在觀望,目前不買地,多看市場變化,等地主降價再談。

房市數據變化

今年預售屋交易量連 4 個月低於 5000 件,去年 6 月高峰時 1 個月成交 16803 棟,今年 4 月比去年 6 月量能萎縮 8 成。買賣移轉棟數方面,全台灣六都比去年同期少 27%,台南、高雄、新北市跌幅都在 3 成以上。

房價變化

去年第 4 季開始成屋價格反轉,今年第 1 季有些停滯,第 2 季開始下修,下修比率在 0.5%-2%。預售屋價格今年 1 月最高達 1 坪 56 萬元,4 月降到 53.6 萬元。最近南部善化有個案子,1 坪退 5 萬元,最多退到 200 萬元,因為賣得不好要重新開價。

史上最大交屋年

今年預計是史上最大的交屋年,使用執照量顯示今年有 14.4 萬戶準備完工交屋,2025 - 2027 年這 3 年加總將近 40 萬戶房屋準備交屋,供應量大增。

交屋遇到的問題

交屋量大卻遇上史上最嚴格貸款限制,有人買預售屋時以為買得起,交屋時發現買不起。有個案例,6 年前買房,最近交屋,原本預計貸 7 - 8 成,因央行信用管制和房子變豪宅,只能貸 3 成,資金缺口逾 2000 萬元,最後以 80 萬元(每坪)賣掉。

買方市場來臨

現在交屋量很大,貸款又很嚴峻,房市面臨關鍵轉折。如果房市價格繼續鬆動,買方可能有機會買到甜甜價的房子。買方市場時期開始,只要不是之前高峰進場,價格就相對安全,但要衡量自己的資金能力。

對觀眾的建議

如果有買房需求,如剛性需求、結婚生小孩換大房,盤點好資金就可以大膽看房,多看多比較。現在交屋多是成屋,可以看到實際房子,買了就能住,且因貸款不好貸,有機會和屋主殺價。

雜誌推薦

這次房市結構變化,筱燕在財訊第 741 期雜誌有最新報導,對房市和投資營建股都有參考價值,歡迎大家參考雜誌內容。

留言回覆

接下來回覆財團在《聽了財知道》第 250 集的留言。有財團指出官僚體制、政府用人不專業形成企業文化;有財團說主要源於 4 月初憑證產業論壇協議,中華電信不理會,被抓包沒處理;有財團提醒 TLS 正確中文專有名詞是「傳輸層安全協議」;還有財團給財訊點讚,稱是少數搞懂事情的媒體。我們希望中華電信能趕快改正,重新取得認證資格。

結束語

感謝筱燕的分享,想瞭解更多內容,歡迎點擊資訊欄中的文章連結或購買財訊第 741 期雜誌,也歡迎大家加入頻道會員,跟我們一起追蹤政經趨勢,掌握投資脈動,下次見,bye bye。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