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李白尼】「106」為啥你越無聊,大腦感知到的時間就會過得越快?

為什麼你覺得時間越過越快?科學解析大腦時間感知的秘密!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為什麼時間越過越快?地球 Online 資深玩家的你是否也有同感?本文深入探討時間流逝的主觀感受,解析大腦處理速度與記憶方式如何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提供讓時間「慢」下來的實用建議。想讓時間更充實,不再覺得光陰似箭?繼續看下去!

Quick Takeaways:

  • 大腦處理速度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元網絡複雜度增加,大腦處理信息速度減慢,導致時間流逝感加快。衰老更會精準打擊神經元。

  • 記憶方式改變: 年輕時充滿新鮮刺激的體驗,讓大腦留下深刻記憶,拉長對時間的感知。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則缺乏記憶點,讓時間加速流逝。

  • 增加生活趣味: 透過學習新技能、體驗新事物、與愛的人共度時光,為大腦創造更多值得珍藏的記憶,讓時間感覺更長。想對抗時間加速,就豐富你的生活吧!

時間飛逝的奧秘:為何我們覺得時間越過越快?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小時候覺得時間漫長,長大後卻覺得時間飛逝?彷彿從18級以後,時間就開始加速流逝。這並非錯覺,而是與我們的大腦運作方式和記憶模式息息相關。

大腦處理速度的變化

年幼時期:快速的信息處理

年幼時,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塊嶄新的畫布,神經元網絡結構相對簡單。神經信息傳遞暢通無阻,處理速度極快。當大腦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的信息量越多,我們感知到的時間就越慢,覺得時間過得很長。

成年時期:減緩的信息處理

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元網絡的規模和複雜度不斷增加。信號傳遞需要經過更複雜的路徑,導致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減慢。此外,衰老也會影響神經元,損傷不斷累積,進一步減緩神經信號的傳導。因此,大腦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處理信息,讓人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大腦刷新頻率的影響

大腦的信息處理中心會高速刷新視覺信息,平均每200到300毫秒刷新一次。然而,衰老也會影響大腦的刷新能力,使其變慢。年輕時,大腦可能刷新5次,獲得5份視覺資料;而年長後,可能只能刷新3次,獲得3份視覺資料。更少的信息資料,也會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記憶模式的影響

大腦在篩選和儲存記憶時,更傾向於留下那些新奇、刺激、飽滿的資料。

豐富的童年記憶

年輕時,我們經歷的許多「第一次」都充滿新鮮感和刺激,例如第一次騎車、第一次刮鬍子、學習新技能、難忘的旅遊、與暗戀對象的約會等等。這些豐富生動的記憶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讓我們覺得過去了很長的時間。

重複的生活模式

長大工作後,生活往往變得重複而單調。每天在樓下小飯館吃麵、上班的固定路線、聽領導講話,我們很少記住細節,也沒有什麼值得珍藏的記憶。因此,時間就感覺過得很快。

如何減緩時間流逝?

想要跳脫這種無聊的生活,讓時間慢下來,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給大腦增加更多有意思的資料就行。

豐富生活體驗

  • 體驗生活: 嘗試新的事物,探索未知的領域。

  • 學習新技能: 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刺激大腦的活動。

  • 與愛的人相處: 與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時光,創造珍貴的回憶。

透過這些方式,你的大腦將篩選出更多感興趣的記憶珍藏,讓原本飛逝的時間慢下來,讓生活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tay Updated

Get the latest summari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