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影片主要討論北美(美國和加拿大)IT產業的現況,特別是針對Meta公司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
Meta:高薪背後的「老鳥文化」?
為何不加入Meta?
影片一開始便提到,Meta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是薪資最高的公司之一,股票表現也相當亮眼。然而,為何有些人反而不建議加入Meta呢?一種說法是Meta內部存在一種「老鳥文化」,不希望新人進入,以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如同「老魷魚」不希望「新魷魚」分食資源。
Meta的「魷魚農場」文化
-
Meta被戲稱為「魷魚農場」,因為內部「內捲」風氣盛行。
-
「魷魚」有多隻腳,不斷翻滾,形容員工非常擅長「內捲」。
北美IT業:美國與加拿大的連結
影片中提到的「北美」指的是美國和加拿大,因為許多美國IT公司在加拿大也有分部或雇用員工。事實上,加拿大本地的IT就業機會很大程度依賴這些美國公司所帶動。
Meta現況:裁員與PIP
醫病假與裁員
影片中提到,有作者分享,有人在請病假期間直接被裁員,甚至沒有PI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績效改善計畫)。
PIP的重要性
-
PIP是一個緩衝期,讓員工有機會改善績效。
-
如果沒有PIP,員工可能直接被解僱。
Meta的裁員文化
現在Meta似乎只要一份文件或幾句話,就能以績效不佳為由解僱員工。甚至有員工為了能更快完成工作而不敢請病假,因為可能在提出病假前就被解僱。
職場「絞肉機」?
該作者認為Meta可能已經進入「職場絞肉機」模式,目的只是為了找藉口解僱新進員工,以保護資深員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盯上,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結束,難以找到下一份工作。
保護資深員工的原因
信任關係
公司保護資深員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基於信任關係。這種信任包含對其工作能力的信任,以及不會背叛公司的信任。
下屬評價
許多公司會讓下屬評價主管,如果主管不信任下屬,可能難以獲得好的評價,進而影響自身地位。
Meta的管理者困境
在Meta這種「內捲」嚴重的環境下,管理者更容易被下屬鬥垮。
Meta的20%指標
低績效指標
Meta現在有20%的低績效指標,代表每年都有20%的員工可能因為績效不佳而被淘汰。
人人自危
這種指標使得員工感到緊張,因為身邊的同事隨時可能消失。
Meta的另一面:高報酬與機會
財富增長
影片中提到,有些人即使身處Meta,不僅沒有被裁員,反而獲得升遷,績效評估也名列前茅,甚至在Meta股價低迷時進場,現在隨著股價上漲而財富大幅增長。
適合「能捲」的人
Meta可能更適合那些「能捲」、有實力的人。因為你的貢獻和努力可以得到回報,尤其是在客觀的評估制度下,可以獲得金錢上的獎勵,幫助你更快實現財務自由。
Meta經驗:鍍金還是污點?
Meta資歷的價值
即使在Meta工作時間不長就被解僱,擁有Meta的資歷在美國應該不難找到工作。
網路資訊的真實性
網路上關於找不到工作的資訊可能過於誇大,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面試Meta的經驗
多次面試未果
影片講者也提到自己曾多次面試Meta,但都未能成功。 其中一次是在2017年,當時因為駭客職位而獲得面試機會,但由於準備不足而失敗。
面試難度高
講者認為Meta的面試難度較高,可能因為自身工作年資較長,面試官對其要求也更高。
為錢而戰?
儘管Meta的評價兩極,但如果能完全遠端工作,講者仍然願意為了高薪而挑戰Meta。
總結:Meta的雙面刃
總之,Meta可能是一個高報酬但也高風險的地方。如果你能適應內捲文化,並且有足夠的實力,Meta或許能幫助你實現財務自由。但如果你無法適應,可能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祝福與鼓勵
影片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找到好工作,並且獲得豐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