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不吹不黑!小米AI眼镜超深度体验

小米AI智慧眼鏡深度評測:不只輕巧!錄音、續航、功能全方位PK Meta Rayban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小米智能眼鏡即將於6月26日發佈,它與Meta Rayban相比如何?本次評測將深入探討其功能差異、實拍效果、輕量化設計、操作系統以及雙晶片架構等核心優勢與不足,同時也分享購買建議。

Quick Takeaways:

  • 錄音功能:小米具備獨立錄音功能,彌補Meta只能錄製影片時錄音的限制,收音效果足夠使用。

  • 橫屏拍攝:採用原生1200萬像素4:3比例,泛用性更強,更適合Vlog第一人稱視角拍攝。

  • 電致變色:提供多種變色能力,但可能影響透光度,建議選購非電致變色版本自行配鏡。

  • 中文AI:超級小愛在小米生態鏈中具備優勢,但仍有提升空間,可作為控制家電的切入點。

  • 藍牙5.0:可同時連接兩個設備,例如手機和Switch,實用性高。

  • 續航力:錄製時間比Meta長40%,但重度用戶仍需備用。

此外,評測將深入探討Meta音質、外型設計,以及操作系統、續航力的比較,並從硬體、軟體、AI等層面,客觀分析兩者優劣。影片最後也會聊聊米粉和米黑文化及購買建議。

前言

小米智能眼镜将于6月26号发布,此前因公关事件推迟。笔者通过私人渠道提前拿到一台,在发布会后为大家带来深度评测。本次评测非商单,可更客观地探讨这款产品。

评测提纲

  • 功能对比:分析小米与Meta的差异点。

  • 实拍对比:对比拍摄功能,包括音质和画质。

  • 重量解析:探讨小米眼镜比Meta轻的原因,以及国产眼镜为何爱与Meta比重量。

  • 操作系统科普与对比:介绍Meta嵌入式系统与国产AOSP精简安卓系统的差别及优势。

  • 双芯片架构:解析小米双芯片架构带来的特别功能。

  • 不足之处:客观分享小米眼镜有待改进的地方。

  • 米粉与米黑话题:聊清楚笔者对小米的态度,以及对标签和饭圈文化的看法。

  • 购买建议:给出是否推荐购买小米眼镜的建议。

小米眼镜惊喜点

  • 横屏拍摄:拍摄续航能力强。

  • 镜腿外折:适合亚洲人脸型。

  • 蓝牙5.0特性:可连接第二个设备。

  • 录音功能:方便实用。

  • 重量优势:约40克,比Meta Rayban轻近10克。

功能差异化对比

小米独有或优势功能

录音功能

小米眼镜支持双指拍触控板启用录音,拍摄LED灯不亮,内部LED亮以提醒用户。录音可回放、转写、做会议纪要等。虽收音效果不如Meta Rayban,但在极端场景下有很大优势。Meta Rayban录音需开启拍摄,且最多录三分钟。

镜腿外折

小米眼镜镜腿可外折,提高产品适配性,适合脸宽的亚洲人。但对脸窄的人可能不太夹得住。

中文AI

小米的超级小爱对特定用户有优势,如小米生态链用户可通过眼镜控制家中设备。虽与第一梯队有差距,但对部分用户足够可用。

会议纪要功能

Meta Rayban没有此功能,小米的会议纪要功能基于录音,方便实用。

横屏拍摄

小米采用索尼IMX681模组,原生1200万像素,4:3比例,泛用性强。Meta Rayban为原生竖屏拍摄,在很多场景下不如横屏实用。

电致变色

小米眼镜有电致变色功能,有四种变色能力。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变色版本贵几百块、无法自由配镜、室内有减光效果、未做偏光层等。因此,笔者更推荐非电致变色版本。

卡路里记录

小米在App中整合了卡路里记录功能,方便用户记录饮食。Meta也有类似功能,但未做成特定手机功能。

蓝牙5.0连接第二个设备

小米眼镜利用蓝牙5.0特性,可连接第二个设备作为扬声器和麦克风,使用方便。Meta Rayban连接第二个设备操作繁琐。

更长的拍摄续航

小米眼镜单次录制可达10分钟,连续录制46分钟。Meta Rayban每次只能录3分钟,连续录制33分钟。但对重度用户来说,小米的续航提升仍未彻底解决问题。

Meta Rayban优势功能

设计和外观

Meta与雷朋合作,采用经典的Wayfarer设计,外观时尚。小米眼镜外观相对不如Meta Rayban好看,边框较粗。

无敌的音质

Meta Rayban的音质和收音效果碾压全球任何智能眼镜产品,空间音频效果出色。

充电盒

Meta Rayban的充电盒可充电,且有固件可更新。小米眼镜盒无充电功能,对只有一副眼镜的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更强的AI能力和功能

Meta Rayban的AI能力强,尤其是开启live AI后,对用户所见实时感知,可随时对话。小米的AI能力相对较弱。

后台拉起App逻辑

Meta Rayban匹配iPhone后,调用远程AI和联网能力时,能在手机上静默拉起App,用户无感知。国内很多眼镜厂商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嵌入式操作系统

Meta Rayban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轻量、响应快,开机只需十几秒。小米等国内厂商采用AOSP精简安卓系统,开机需20多秒。

后期软件更新技术力

Meta Rayban团队庞大,软件更新频繁,每一个大版本都有重磅功能。小米在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无感的使用体验

Meta Rayban可在眼镜盒中无感传输照片和视频到手机,还可通过WiFi上传到云服务器。

拍摄音质画质对比

  • 收音效果:Meta Rayban一如既往地无人能及,小米及其他国产厂商都无法与之相比。

  • 外放音效:Meta Rayban的空间音效效果出色。

  • 画质:小米横屏拍摄画质不错,但画面较抖,未做合理的EIS电子图像防抖。Meta Rayban的画质和防抖效果更好。

小米眼镜为何能做轻

  • 材料和结构:小米眼镜采用工程塑料,脚链金属部分较窄,转轴设计相对简单,节省了重量。Meta Rayban采用全金属结构件,板材更硬,质感更好。

  • 市场定位:Meta的核心用户是欧美地区对太阳镜有需求的人群,注重用料和品牌感。国内智能眼镜用户群体需要全天佩戴,对重量更敏感。

操作系统对比

  • Meta Rayban: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启动速度快,能效高,响应快,实时性强。但开发难度大,功能扩展相对受限。

  • 小米等国内厂商:采用AOSP精简安卓系统,部署和研发速度快,扩展性强。但功耗控制难,启动速度慢,系统相对臃肿。

双芯片架构

小米采用AR1加恒玄2700双芯片组合,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更省电:

  • 视频编码和EIS:小米使用H.264编码,未做或保守做EIS防抖,生成文件体积大,但省电。

  • 芯片调度:待机状态下,恒玄2700芯片负责语音唤醒、音乐播放等任务,不占用AR1算力。

小米眼镜的不足之处

  • 拍照录像响应速度:按完按键后,听到咔嚓声半秒后才是真正拍摄的一帧。

  • 蓝牙连接性:连接第二个设备后,存在连接性问题。

  • 拍摄防抖和反畸变:EIS算法和反畸变控制不足。

  • AI能力:超级小爱模型能力相对较弱,响应速度和回答质量有待提高。

  • 其他细节:如录制时语音控制停止录制不识别、响应速度慢等。

对小米眼镜的客观评价

虽然小米眼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硬件平台已做得比较完善。期待后续软件迭代和功能增强,像Meta一样不断优化。消费类电子产品应关注硬件平台和开发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品。

米粉与米黑话题

笔者对网上的标签文化非常痛恨,不希望被简单地贴上米黑或米粉的标签。对小米部分产品或品牌运营方式存在看法,但也有使用小米产品。应客观看待品牌和产品,避免二极管思维。

购买建议

  • 功能需求:如果看中小米的功能差异点,如录音、横屏拍摄、中文AI等,可考虑购买小米眼镜。

  • 生态需求:如果是米家生态的重度用户,小米眼镜能更好地发挥生态优势。

  • 使用体验:如果注重响应速度、生态、使用体验和外观设计,可选择Meta Rayban。

总之,小米智能眼镜是一款不错的产品,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选择。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