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測試:你是否容易受他人影響?
你是否容易受到他人情緒影響?以下幾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初步判斷:
- 你是否容易被他人情緒影響?例如,同事語氣稍冷淡,或訊息沒有表情符號,就會影響你的心情?
- 你是否容易反覆思考某件事,即使當事人早已忘記?例如,他人對你的印象,讓你徹夜難眠?
- 你是否對光線或氣味特別敏感?例如,無法在昏暗環境使用iPad,或對空氣不流通、有異味的房間感到不適?
如果以上問題有一題符合你的情況,你很可能就是高敏感者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即使測驗分數不高,但你了解自己對他人情緒特別敏感,也屬於高敏感者。 本文將分享如何讓高敏感者活得更自在。
對高敏感者的誤解
敏感是天生的,並非選擇
高敏感並非個人選擇,而是與生俱來的特質。研究顯示,高敏感者的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比非高敏感者更活躍。當我們看到他人難過、快樂或生氣時,鏡像神經元使我們更能同理對方。此外,高敏感者大腦中負責感官整合的區域,如前扣帶皮質、前額葉皮質區,活躍程度也較高,代表他們的五感會被放大。
- 鏡像神經元:在人際互動中,幫助我們同理他人的重要神經機制。
感官放大效果:好壞都是數倍
高敏感者的感官體驗是被放大的,因此相同程度的噪音,對高敏感者而言會更吵。時間壓力也會被放大,半小時內趕到公司,高敏感者可能更焦慮。
無法透過練習降低敏感度
試圖透過練習來降低敏感度,實際上只是忍受。視覺敏感者即使在沒有遮光窗簾的環境下入睡,也只是忍受,並非不受影響。
並非女性專屬的特質
社會大眾常認為女性才比較敏感,但研究顯示,高敏感者男女比例接近1:1。文化壓力下,男性常壓抑自己敏感的一面。 例如,對暴力血腥影片感到不適的男學生,可能因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表達,長期下來可能產生自卑感,甚至思考如何擺脫敏感。
高敏感者的困境
若大眾對高敏感缺乏理解,高敏感者在成人世界會遇到更多挫折。
-
接受刺激有限:高敏感者會將感官放大,因此一天能承受的刺激量有限,容易比他人更快達到臨界點。
-
社交壓力:與同事聚餐後想提早回家,可能被認為掃興;對咖啡廳的聲音或氣味特別挑剔,可能被認為難搞。
這些誤解如同不同文化間的隔閡,難以立刻消除,需要時間消化、理解。
高敏感者的生活提案
善用天賦,減少負面影響
要產生綜效的解決方式,就是讓更多人了解世界上有一群高敏感者,他們對事物的感受程度無法控制。
-
嗅覺
-
居家環境:選擇空氣流通的住所,並添購空氣清淨機。
-
善用優勢:利用對氣味的高度敏感,挑選能帶來放鬆或提振精神的香氛產品。選擇無化學添加物的產品,避免造成不適。
-
聽覺
-
隔絕噪音:使用喇叭播放白噪音,或配戴降噪耳機。
-
善用優勢:透過音樂調整心情。搖滾樂紓壓、悲傷鋼琴曲抒發情緒、Peaceful Music平靜心靈。
-
視覺
-
享受作品:高敏感者能從電影、電視劇等作品中感受到更豐富的訊息。
-
欣賞美景:欣賞期待已久的美景,帶來長久的滿足感。
-
改善環境:避免在光線不足的地方閱讀,並注意電子設備的亮度。使用遮光窗簾或眼罩,改善睡眠品質。
-
情緒感受力
-
定期溝通:與伴侶定期討論不開心的事情,避免情緒累積。平時先記錄不滿,經過沉澱後再提出,能讓建議更圓融。
-
時間壓力
-
提早規劃:提早起床,預留緩衝時間,減少時間壓力造成的焦慮。
-
接受自己的高敏感
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高敏感的特質。社會常追捧敢於競爭、積極進取的特質,但高敏感者一天能承受的刺激有限,可能因此感到焦慮,甚至想掩蓋自己的特質。
高敏感者應發揮自己的優勢,不必追逐他人定義的成功。例如,感官敏銳是創作的優勢,高敏感者可成為優秀的作詞人或編劇。高情緒感受力讓高敏感者擅長聆聽、同理他人,可在團隊中擔任溝通橋樑。
與其勉強自己,不如善用高敏感的特質,你會更滿意、更輕鬆。
高敏感與禮貌無關
高敏感者有高度情緒感受力,但仍可能出現粗魯無禮之人;非高敏感者則可能非常貼心溫柔。無論天生具備哪些特質,如何待人處事取決於你的選擇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