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一位來自重慶的學生,分享他在澳洲從私立學校轉到公立學校的經驗,並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轉學背景
-
該學生原本在澳洲北部的一所私立學校就讀。
-
後來因為寄宿家庭搬家到南部山區,他也跟著搬遷並轉學到目前的公立學校。
-
這所公立學校並非波蘭南部著名的學校,只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公立學校。
私立學校的優勢
設施
-
一般來說,私立學校的校園面積比公立學校大。
-
私立學校的基本設施,如演講廳和圖書館,也比公立學校更好,畢竟他們有更多的經費可以投入在基礎建設上。
學生素質
- 私立學校的學生素質通常比較高,因為學費較貴,能負擔的家庭社經地位也較高。
國際學生
- 該學生之前的私立學校有一些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和其他來自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學生。
校園霸凌
- 在私立學校,他沒有遇到任何霸凌事件,認為私立學校的學生普遍教育程度較高。
種族歧視
-
他認為種族歧視並不明顯,主要問題是語言能力。
-
如果英文不好,可能會覺得被忽略或排擠,但他認為這與種族無關。
公立學校的現況
學校排名與環境
-
目前的公立學校排名可能不是很好,屬於中等的公立學校。
-
學校所在的區域環境相對較差。
硬體設施
- 公立學校的硬體設施可能不如私立學校。
師資與同學
-
老師的教學品質可能差不多,主要的差異在於同學。
-
公立學校可能會有素質較低的學生。
課程選擇
- 某些公立學校可能沒有開設某些課程,例如大學入學考試 (ETA) 的相關課程。
學費
- 即使是公立學校,國際學生的學費也不便宜,大約一年 19,000 澳幣。
學校族群
- 在前往學校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族群,例如黑人、穆斯林和原住民。
寄宿家庭經驗
飲食
-
寄宿家庭的飲食習慣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例如早餐是咖啡和吐司,午餐是沙拉和三明治。
-
晚餐通常是主餐,份量會比較多,有牛排、馬鈴薯和蔬菜等。
-
寄宿家庭的印尼籍成員偶爾會煮一些亞洲料理,例如米飯。
家務
- 他會幫忙做一些家務,包括清潔浴室。
規定
- 寄宿家庭給他很大的自由,但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外出需要請假。
假日活動
- 寄宿家庭會帶他出去遊玩,例如到Three Rocks、Yancheb Natural Park和Mandurah等地。
同住情況
- 他目前是寄宿家庭唯一接待的學生。
轉學後的感想
是否後悔
-
他不後悔轉到公立學校,因為與寄宿家庭相處融洽,他們給予他很多幫助。
-
他認為學校的環境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個人的自覺性,澳洲的教育體系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校的影響
- 他認為學校的選擇對大學入學考試的影響不大,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努力。
對澳洲的看法
-
他不太喜歡某些當地人的行為,例如有些地主比較隨便,有時候會對陌生人大吼大叫。
-
除此之外,他認為澳洲其他方面都很好,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能力會提高,也會慢慢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歷史。
學習壓力
- 澳洲的學習壓力比中國小很多,上課時間短,回家後也沒有太多功課。
對未來規劃
-
目前就讀十年級,明年將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不考慮轉回私立學校。
-
未來考慮到東部的大學就讀,認為那裡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