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thumbnail for 2025湾区房市遇冷?上半年房地产数据公开!库存暴增, 销量下滑

2025灣區房市降溫?上半年數據揭露:庫存暴增,買房攻略公開!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今年的美國春季房市與往年不同?由於經濟因素,2025上半年房市表現較往年冷清。本總結將分析供需缺口,並提供在此市場中尋找筍盤的策略,讓您在變動的房市中找到理想家園。掌握先機,才能在房地產市場中佔據優勢!

  • 供應量增加:2025年5、6月上市房屋數量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顯示市場供應充裕。

  • 需求量下滑:儘管房屋供應增加,但買家需求並未同步增長,簽約比例下降。

  • 房價趨勢:聖塔克拉拉縣2025年第一季房價仍較去年同期上漲10%,但後續走勢需持續關注。

  • 尋找筍盤策略:關注市場停留時間較長的房屋、繼承房產、或屋況普通的舊房,更有議價空間。

  • 把握時機:若有購房需求,可趁此時機多方比較,尋找合適的入市點。

今年春季美國房市的獨特現象與應對策略

今年春季的房市表現與往年有所不同。儘管通常春季是美國房地產市場最繁榮的時期,但受到川普關稅政策、股市波動等經濟因素影響,今年的第一、第二季市場相較去年顯得較為冷清。本文將分析供需方面的差距,並探討如何在當前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

供需分析:從供給面與需求面著手

市場分析將從兩個主要面向著手:

  • 供給面: 房屋上市數量

  • 需求面: 買家意願

房屋上市數量顯著增加

以下將比較近年房屋上市數量,特別關注今年與去年的差異。

  • 整體趨勢: 與往年同期相比,2025年上半年房屋上市數量明顯增加,尤其是在五月和六月,房屋上市量突破 2,000 間。

  • 具體數據比較:

    • 2024 年 5 月:1,523 間

    • 2025 年 5 月:2,330 間 (成長約 53%)

    • 2024 年 6 月:1,709 間

    • 2025 年 6 月:2,312 間 (成長約 35%)

從數據可見,今年市場上的房屋庫存量明顯高於往年。

買家意願下降

儘管房屋供給量增加,但買家意願並未同步提升。

  • 市場觀察: 今年四月關稅政策發布時,股市波動劇烈,開放看房的人潮明顯少於一月。甚至有看房民眾僅是為了租屋。為了吸引買家,有仲介公司提供限量產品給看房客戶。

  • 數據佐證: 房屋簽約比例下降。去年五月簽約比例約為 45%,但今年五月則降至 35% 以下。這表示雖然庫存增加,買家需求並未相應提升。

  • 銷售數據: 在庫存增加的情況下,房屋銷售數量呈現下滑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銷售數據的反應會較實際簽約時間晚一個月。

房價走勢分析

雖然銷售量下降,但房價的變化仍需仔細分析。

  • 歷史數據: 2025 年第一季,聖塔克拉拉縣的房價銷售數據較去年同期上漲 10%,創歷史新高。

  • 數據滯後性: 第二季的數據將於七月公布。房價的計算方式以實際成交的房屋為準,因此市場上未售出的房屋數據尚未反映。從買家出價到交易完成約需一個月時間。

  • 市場現況: 許多賣家因未達到預期價格而暫緩出售,選擇將房屋出租,等待更好的時機。許多買家雖有購房需求,但在當前市場氛圍下仍在觀望。

未來房市展望

未來五年,灣區及硅谷的房價預計將持續穩定成長,但可能不會達到過去十年的成長幅度。對於在灣區工作且有購房需求的民眾而言,或許可以趁現在有較多選擇時,尋找合適的房產,並在價格空間出現時進場。

如何在當前市場中尋找理想房產 (DEO)

尋找理想房產 (DEO, Deal) 的關鍵在於避開競爭激烈的物件,並尋找賣家有議價空間的房產。

  • 關注上市時間較長的房產: 避開有多組買家競標的熱門房產,選擇上市時間較長、沒有明顯缺點的物件。此時,賣家心態容易動搖,可能出現議價空間。

  • 關注特殊情況的房產:

    • 遺產房: 繼承人急於出售房產,分割財產,通常對房屋沒有情感,只要價格合理即可接受。

    • 急於處理美國資產的賣家: 有賣家急於將美國資產變現,轉移至國外,這類情況下也可能獲得較好的價格。

  • 關注屋況一般的房產: 許多 50、60 年代的舊房,若未經翻新,可能會讓許多希望直接入住的買家卻步。此時競爭較小,議價空間較大。建議評估房屋的翻新預算,若能精確計算維修成本,就能更有信心進場。

以上建議僅為個人經驗分享。如有進一步問題,歡迎隨時諮詢。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ummarize a New YouTube Video

Enter a YouTube video URL below to get a quick summary and key takea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