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也能賺錢?一人輕創業的真實告白:風險比打工還低!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厭倦了朝九晚五?想擺脫職場束縛? 這段影片分享了裸辭創業的心路歷程,從收入歸零到恢復四成,一人跨境電商的實戰經驗!探索上班與創業的風險、自由與回報,以及如何透過輕創業實現理想生活。

  • Quick Takeaways
  • 裸辭創業初期面臨收入歸零的挑戰,但長期而言,回報可能更高,自由度更大。
  • 輕創業可以從副業開始,降低風險和成本,善用AI工具提升效率。
  • 相比在大公司打工,自主創業能將技術進步轉化為優勢,避免被裁員的風險。
  • 創業者應重視長期主義,避免短期誘惑,全心投入事業,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
  • 利用完善的供應鏈和AI工具,控制好風險和成本,增加成功率。

影片分析了傳統職場的局限性,包括不可控的風險、裁員和技術變革的威脅。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利用輕創業模式,降低風險,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和資產。

高薪裸辭後收入歸零:我的創業之路

我花了 11 個月,將收入恢復到上班時的 40%,目標是在接下來 9 個月內超過上班收入。一個人做跨境電商,小有成績後,我發現原來上班的風險更高。

上班的風險被低估

不同類型公司的風險

我在不同類型的公司上過班,從大公司到新創公司,他們都有各自不可控的風險,容易被忽視或低估。

創業與上班的比較

如果能做自己擅長或熱愛的事情,並控制好風險,其實要比上班打工風險更低,回報更高,才有機會實現理想中的自由人生。

輕創業:打造理想生活

輕創業的優勢

只要做自己擅長或熱愛的事情,量力而為,輕創業,不要瞎搞槓桿,背債,背責,耐心長期做,混的都不會差的。

創業與自由

大多數人上班,是為了家裡消費支出,然後一年攢個幾天十幾天的假期。但我發現,只有創業,才能給我充分的自由度和腦子帶寬,來打造可以提供持續現金流的資產,建立財富,從而進一步給自己和家人建立我們的理想生活。

輕創業的風險與機遇

很多人覺得,創業雖然可能給你很大回報、財務自由,但風險實在太高了,然後用倖存者偏差跟自己說,別光看那些成功大佬,其實有千千萬萬失敗的例子沒有被看到,千萬例子中呢,很多人都是傾家蕩產,人生完蛋的。這種是賭徒式創業,雖然可能確實比例不低,但現在的確有太多的輕創業的方式了。

如何開始輕創業

時間上,可以輕創業。你不用像我一樣裸辭,你可以從副業做起。我也是從副業 Side hustle 開始的。我上班的時候呢,給我媽做自媒體,打造中老年網紅,到現在差不多是 5 年了。我看了一下,總收益大概是 7 萬多美金。

輕創業的成本

從成本角度,你同樣可以輕創業。現在不是非得掏空家底,甚至拿父母的養老錢,才能正兒八經創業的。我剛提到我幫我媽做自媒體,以及現在做 YouTube,成本為 0。

我的跨境電商之路

我的模式

我一個人做跨境電商,我的模式在同行裡面已經算是很重很慢的了。自己創立品牌,自己打磨產品,東西很大,需要提前備貨,走時間更長的海運和鐵路,比絕大多數的個人賣家的週期更長,資金投入更大。我花了 7 個月拿到第一個訂單,現在 11 個月呢,能勉強 cover 住家裡面的開銷。

初期投入

我所有的前期投入,加上第一批備貨,我感覺差不多花了 1 萬到 1 萬五美金吧。不是什麼天文數字,打工人省一點,別亂吃喝嫖賭,買包買鞋,存一存都能有的。

透明化分享

我想在訂閱超 1,000 的時候,好好算一下,然後開個雲股東會,分享一下具體投入金額。當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呢,我還會分享數字背後的細節,哪些投入是必要的,是划算的,哪些支出是踩坑的,其實可以省下的,我都會分享啊。

創業與打工的下限和上限

下限的定義

創業看似風險很高,但如果像我這樣輕創業,控制好風險和成本,其實下限不低的,比打工的下限高很多啊。

上限的定義

我說的下線上限呢,指的是你給自己整個工作生活、人生質量打分,不光是你賺多少錢,這個分數還包括比如說你做的事情,你覺得有沒有價值,給你更多是成就滿足呢,還是消耗你生命力,讓你身心俱疲,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啊?你做的事情,讓你現在和將來能擁有多少自由,不光是財富自由,還有選擇的自由,能不能自由安排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照顧自己和家人朋友,還有說“不”的自由。

我的創業生活

早上起來呢,先 workout,反正沒有人管我,下午才開始幹活。不代表我不努力,能快活有成就感的,賺到能養活家裡的錢,不用坐班,未來可期,這感覺比什麼都強啊。

我的職場經歷

過往經歷

我第一份工作呢,是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在 Texas,標準的國際大所。18 年回到上海,加入明星獨角獸,開始拉皮條,搞融資上市,估值最高我們做到過 60 多億美金。後來我轉投一家小型初創公司擔任 CFO。裸辭前,我短暫在一個剛剛組建團隊的初創項目待了 3 周,然後就裸辭創立了自己的一人公司,做跨境電商項目去了。按照主流標準看,我是越混越小,越混越不靈啊。

大公司vs.小公司vs.創業

大公司,短期看的確比自己創業風險小,不會擔心明天有沒有生意,下個月的賬單能不能付。但如今的大公司,其實處在一個長期來說,會碰到很多不可控風險的環境。想在一家公司長期穩定工作到退休,你和公司都沒有經歷任何大風大浪,真的需要很多運氣啊。

時代變遷與科技進步

因為內外部因素,很多公司,時不時都會主動或被動的做裁員和優化。然後技術革新和社會變化,也在衝擊著越來越多的打工人。你掌握的手藝和技能,可能不再被市場需要。工業自動化已經代替了很多工人,巨聲智能機器人將來只會替代更多的勞工。而越來越多的白領,也在面臨 AI agent 的威脅。

AI工具助力創業

AI 的優勢

但如果你是創業者,我說的這些威脅,都可能變成助你發展的利器。

我的實例

拿我舉例,如果沒有 ChatGPT,我可能得請一個很懂高爾夫的歐美小哥,兼職幫我的跨境電商項目大量的 sales and marketing 的細活和 customer service,我一個人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現在 20 美金一個月的 ChatGPT,能在 10 秒內以很高的完成度,搞定我交給它的任何任務。

AI 配音

除了我自己的這個 YouTube 賬號,我的跨境品牌也有社媒需要經營,定期發布品牌影片,很多是要英文配音的。第一部影片,我在 fiverr 上找了專業的老美來配音,1 分鐘的影片花了大概 80 美金,價格還行,可是我的產品會時不時微調,影片也要隨之更新,再找他配音,每次都得付錢,所以我就換了 AI 來配音。配音不可能像專業人士那麼完美,但 150 美金一年,所有影片的配音都搞定了。

AI的應用

剛剛午飯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到,AI agent 對於越來越多的職業和工作威脅,但對於創業者,很多新技術,其實都是又便宜又好用的工具,幫助我們多快好省發展項目。所以相比在大公司上班,自己創業,可以把最新的技術和商業進步為我所用。然後你本身也不會被裁員被淘汰,對吧?

我的策略

我做跨境電商,投入本金不大,風險可控,家裡不會斷糧。利用好現在這麼完善的供應鏈,國際物流海外倉等基礎設施,再利用好各種 AI 工具,長期來說,只要我好好做呢,增長應該是一個相對比較確定的事情。不僅沒有裁員風險,還有可能有指數級增長的 upside。裸辭收入歸零,從頭創業,短期內看似風險很大,實則有限。而我覺得,長期的回報率,其實非常可觀。

創業與打工:長遠的思考

創業與打工的選擇

現在想在大公司安穩打工一輩子,是越來越難了。你得八面玲瓏,還得保持學習和競爭力,也挺卷的。還可能會碰到不可控的黑天鵝事件,降薪裁員都很常見。可能你看到公司裡面有閒人,但養得了一時,越來越少公司願意養他們一世。既然摸魚越來越難,越來越卷,為何不為了自己而卷呢?

為自己而卷

為自己卷,可以打造屬於自己可持續的事業和資產。上班打工卷,也就是為了未來半年一年的工資而已。風險辛苦和回報,其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好。

Start-ups 的風險與機遇

Start-ups 的風險

很多人都知道,初創公司風險高,九死一生。但一旦成功,那高管、核心團隊、早期員工都雞犬升天。的確是這樣,風險高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回報大讓很多人趨之若鶩。

不同規模 Start-ups 的風險

其實也分具體情況。小型的 start-ups 風險太高,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多,還真不如我自己用很小的本金,做力所能及擅長和熱愛的事,風險成本可控,回報還高。如果加入大型一點,融資到 C 輪 D 輪 pre-IPO 輪的公司,相對會穩一點。但也要看,很多靠融資被催肥的大型 start-ups,盈利遙遙無期,全靠融資輸血,也是非常脆弱的。

Start-ups 與大公司

在大型 Start-ups,你作為打工人,其實和在大公司的體驗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個螺絲釘,很難賺到比大公司多很多的錢。而大公司的員工保障、福利、穩定,又是 Start-ups 給不了的。

大型 Start-ups 的弊端

很多大型創業公司還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制度不完善或者形同虛設,而且缺乏監管。這種公司呢,規模大,但制度畢竟不像真的大公司那麼完善,加上很多其實都是靠融資的,花投資人的錢不心疼嘛,鋪張浪費是常態。高層,特別是創始人,權力過大,利益集團之間的內鬥,比真的大公司要野蠻多了。

貪腐的風險

沒有足夠的制度和監管的束縛,導致貪腐。我在創投圈裡面,是真的認識有老闆或者高層管理層被抓的,或者逃到國外去的,真實例子啊。這種錢呢,很誘人,因為金額大,而且擺在你面前,伸手就能拿到,人生難得有幾次這種機會,對不對?但真別拿,風險太高,不值得,而且是違法犯罪的。

創始人的重要性

創業公司無論大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項目的成敗,創始人決定了 90% 以上。不僅是創始人的能力、資源、人脈,品質也同樣重要。是否能保持長期主義,對短期的誘惑說不,是否能抱有熱情,真心想做成這件事情,還是只是機會主義,賺錢為主?對創始人的要求太高,考驗太多了。

創業成功率低的原因

創始人決定了項目成敗的 9 成,而 9 成的創業項目注定失敗。幾年start ups做下來,到我這個年紀,這個經驗,我覺得與其再把籌碼壓在某位創始人身上,不如賭我自己一把了。

選擇自己創業

我的創業方向

獨自創業,做高爾夫的輕奢品牌和產品,這件事情是我懂得,我熱愛的。我用自己的錢,每一分錢都會用在刀刃上,項目的收益都是我自己的。

自己創業的優勢

這樣獨自創業,我會非常自覺的最優化資金、時間、精力,沒人貪腐,沒人摸魚。這樣不能說肯定會成功吧,但不會太差的。

適用人群

我分享的東西,可能更適合和我相似的人啊,不想就這樣很普通的打打工,然後每年固定請假出去旅旅遊,家裡小朋友成長的這十幾年也是職場最忙最拼的十幾年,應酬不斷,缺乏陪伴。孩子長大了,飛走了,你退休了,然後嗯。

不同的選擇

當然這樣的人生不差,也很主流。但社會發展到現在,不一樣的活法這麼多,我想試試,看看能不能活得自在一點,酷一點。賺錢嘛,足夠吃穿就行,不天天念著錢,好好認真做事,創造價值,說不定錢反而自己跑過來。

我的現狀

裸辭到現在快一年了,反正我活的好好的,做的挺開心,也能賺錢養家。做投資,吃的香,睡得好。我都快 35 了,重訓還在提高,前兩個月還買了額外的啞鈴片。真的感覺像那句名言,我再加點私貨,堅持下來的人就更少了。當然我離成功還差太遠了,但這句話的意思,兄弟們你們懂的。共勉。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