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ritten (zh-hant): 美投Pro直播节选:关税风暴下,如何交易才能够安心赚钱?

Summary

Language:

Quick Abstract

想掌握美股投資策略?了解如何區分市場風險至關重要!米圖君將帶你解析美股常見的三種風險:結構性風險、週期性風險和事件性衝擊,並分享如何利用這套框架來評估關稅風險,助您在股市中趨吉避凶。

Quick Takeaways:

  • 結構性風險: 如金融海嘯,長期且影響深遠,無人能倖免。
  • 週期性風險: 經濟週期導致,約三五年一次,跌幅約20%-30%。
  • 事件性衝擊: 短期突發事件,如Deep Sea事件,恢復迅速。
  • 關稅風險評估: 分為政策本身風險和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後者可能引發長期風險。
  • 風險應對策略: 評估事件是否威脅經濟基本面,決定對沖或管理風險。政策風險高時,企業信心受挫,需隨時應對升級為衰退衝擊的可能性。
  • 結構性熊市警惕: 美元地位受損可能引發長期股債雙殺,需密切關注。

美股投資風險分析:米圖君的思考框架

大家好,我是米圖君,你們的美股探路者。我希望透過我的視角,分享一個我思考問題的方式,幫助普通投資者更好地分析美股市場的風險。

美股市場的三種風險

我認為,在分析市場風險時,有三種類型需要考慮:

  1. 結構性風險:

    • 指由結構性問題引發的熊市,例如 2008 年的金融危機、2000 年的網路泡沫,以及 1929 年的大蕭條。
    • 此類風險具有長期性,衝擊巨大,幾乎無人能倖免。
  2. 週期性風險:

    • 在美股市場中頻繁發生,通常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一次。
    • 是由經濟週期自然波動引起的,例如經濟過熱後,聯準會升息導致衰退。
    • 典型的例子是 2022 年的熊市,經濟基本面受到影響,週期性環境受到壓縮。
    • 持續時間通常為一到兩年,跌幅約為 20% 至 30%。
  3. 事件性衝擊:

    • 例如去年的日本套息交易,以及今年年初的 Deep Sea 事件。
    • 此類風險通常持續時間較短,下跌速度快,幅度可大可小(5% 至 15% 不等),但恢復速度也很快。

如何判斷風險類型

當我遇到風險時,我會思考以下問題:

  • 這屬於事件性衝擊?
  • 還是週期性衝擊?
  • 還是結構性風險?

這套公式性思維也用於衡量關稅風險。

關稅風險的分析框架

我將關稅風險分為兩部分:

  1. 政策本身的風險:

    • 例如關稅是 5% 還是 10%,對方是否報復,以及報復幅度。
    • 如果只有政策本身的風險,我認為是相對短期的,呈現 V 型反彈。
  2. 政策帶來的衰退可能性:

    • 如果關稅政策威脅到經濟基本面,就會變成相對長期的風險,呈現勾型走勢。

投資者分析風險的核心

  • 首先,要判斷事件是否屬於關稅事件風險。
  • 最關鍵的是,要判斷它是否衝擊並威脅到經濟基本面。
  • 這不是零和一的問題,而是一個概率圖譜。如果威脅程度高,那就是相對長期的風險,需要對沖和管理。
  • 如果僅僅是短期的事件性政策風險,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管理的。

對於政策風險的歷史觀察

回顧 2018 年和 2019 年的情況,當政策僅僅是帶來不確定性,而沒有嚴重威脅到衰退時,市場都會快速恢復。

米圖君的思路轉變

  • 在 4 月 2 日之前,我承認我低估了關稅帶來的影響。
  • 當時我認為政策風險處於第一階段。
  • 但 4 月 2 日之後,10% 的關稅超出預期,各國的額外增長超出預期,以及談判的口徑超出預期,這些變化使政策的不確定性轉變為即將衝擊經濟基本面的風險。
  • 因此,我立即採取了應對措施。

4 月 9 日的政策變化

  • 4 月 9 日的政策改變在於,讓我們對衰退的衝擊有了一個明確的預期。
  • 我們知道了底線在哪裡,關稅有一個天花板,有一個地板。
  • 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種確定性。
  • 我們知道談判會進行,並且也得到了談判的確認。
  • 我們也意識到,川普政府對於債市的穩定和美元地位的穩定,有一條明確的底線。
  • 這些確定性解決了之前「沒有底線、沒有理性框架,可能造成超出想像的威脅」的風險。

當前市場的風險與機遇

  • 現在我們有了確定性、有了底線、有了一個空間和框架,可以更好地判斷政策的風險。
  • 我們也知道,川普和他的幕僚相對來講是在一個理性的範圍內。
  • 當然,背後還有很多風險沒有消散,例如 10% 的關稅以及中美之間的對抗都比之前更高。
  • 企業信心受到衝擊,因為企業害怕的是不確定性。如果政策朝令夕改,他們就無法制定計畫。
  • 現在政策風險依然在高位,我們還是要去應對這個政策風險,以及應對這個政策風險隨時可能升級到再去衝擊衰退的情況。
  • 但現在這一刻,我個人的看法是衰退風險下降了,政策風險處於高位。
  • 意味著風險從長期的變成相對短期的,如果這個風險持續下去,恢復情況也會比想像中更快。

投資策略

  • 對於投資者來說,控制住短期的風險是首要任務。
  • 只要能控制住風險,我認為現在這個市場的位置是有很多機會的。
  • 對於美股來說,這麼大幅度的下跌是不容易的。
  • 從風險和收益的角度來說,控制好風險是第一要務。

可能出現的情況

結構性熊市

  • 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元地位不保,美債的地位受到衝擊。
  • 如果真的出現了長期股債雙殺、長期利率持續飆升、大家對於美元資產不信任的情況,那就是結構性熊市。
  • 這會是很長期的問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判斷。

週期性熊市

  • 即便是現在的情況,根據個人判斷的不同,週期性熊市也是可能會發生的。
  • 有人認為現在的政策還是會衝擊到經濟,還是會有巨大的威脅,還是可能會帶來執帳。
  • 我承認這些都是有可能性的,只是在我這裡看來,這個可能性已經到了一個 manageable 的地步了。

事件性熊市

  • 我之前給了一個打分:4 月 9 日之前,政策風險是 100 分,衰退風險是 80 分。
  • 在 4 月 9 日之後,我認為政策風險還是維持在 80 分很高位置,然後衰退風險在 30 分。
  • 但每個人的判斷可能不一樣,週期性熊市依然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取決於對於經濟基本面的衝擊。

結語

如果你喜歡美圖君的影片,別忘了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大家!

Was this summary helpful?

Quick Actions

Watch on YouTube

Related Summaries

No related summaries found.

Stay Updated

Get the latest summarie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