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長期存在巨額貿易逆差?深入解析美元霸權與國際資本流動
你是否曾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何美國總是存在巨額且持續的貿易逆差?以下我們將透過深入分析,探討這個複雜的經濟現象。
全球貿易順逆差概況
美國獨扛貿易逆差大旗
一張強大的圖表顯示了過去35年世界各國的經常帳餘額。圖表中,上方為貿易順差國,下方為貿易逆差國。將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和石油出口國單獨區分後,可以明顯看出,位於底部的美國獨自扛起了貿易逆差的大旗,成為全球最愛「買買買」的國家,好聽點說是全球最大的客戶。
川普的不滿與貿易戰
這種情況讓前總統川普非常不滿。他多次表示要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上任後,他優先發動貿易戰,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提高關稅。這三個國家恰好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表面上的理由是對邊境安全、毒品問題和移民問題的反擊,但許多人認為這與美國的巨大貿易逆差有關。
美國貿易逆差的歷史
自1970年代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獨樹一幟。那麼,為什麼美國會累積如此龐大的貿易逆差?又為什麼只有美國能累積如此龐大的貿易逆差?貿易逆差真的是壞事嗎?
貿易逆差的直觀分析
貿易逆差的定義
貿易逆差非常直觀,指的是一個國家的總進口量大於總出口量,也就是買的比賣的多。因此,分析貿易逆差的成因,最直觀的方式是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入手。
進口過多的原因
有人認為進口過多是因為外國商品太便宜,例如東亞和東南亞的勞動成本太低。此外,這些出口國可能還存在各種補貼,甚至有傾銷嫌疑,故意引誘或吸引美國商家或消費者進口他們的商品。
出口過少的原因
也有人認為出口過少是因為美國的製造業不夠有競爭力,無法降低成本與海外公司競爭。
經濟學家的觀點:儲蓄率不足
基本公式:貿易餘額 = 總儲蓄 - 總投資
如果詢問經濟學家或經濟學系的學生,他們會告訴你,貿易逆差是由於經濟體的儲蓄率不足。透過一系列基本公式推導,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公式:一個國家的貿易餘額 = 總儲蓄 - 總投資。
儲蓄與投資的定義
這裡的儲蓄和投資的定義可能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不同。經濟學定義的總儲蓄是年度收入減去消費。例如,你今年總共賺了10萬,消費了6萬,剩下的4萬,無論是存在銀行,還是購買金融投資產品,或是購買股票,都被稱為儲蓄。
投資的定義
總投資指的是那些真正能推動生產力的投資。例如,購買工廠、建造工廠或購買設備,這被稱為投資。
公式的局限性
當一個國家完全封閉且沒有貿易餘額時,其總儲蓄等於總投資。但這種說法實際上沒有解釋清楚因果關係,只是一個公式推導的結果。就像你問為什麼杯子裡的水滿出來了,他告訴你因為杯子裡的水太多了。我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杯子裡的水會太多。
美國儲蓄率不足的原因
有人會進一步解釋說,儲蓄率較低意味著消費可能過高,因為美國人太愛消費,不斷購買東西,以至於美國無法滿足如此巨大的消費需求,只能從海外進口,導致了如此龐大的貿易逆差。
諾貝爾獎得主的建議
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認為,川普如果想要扭轉美國的貿易逆差,就應該鼓勵大家減少消費,多存錢,貿易逆差自然會下降。另一種解釋是,美國政府的赤字太嚴重,花費太多,導致儲蓄率太低,這是政府的問題,而不是公民的問題。
匯率:被忽略的關鍵變數
匯率的重要性
上述說法看似合理,但都忽略了一個關鍵變數,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變數,那就是匯率。匯率本質上是不同國家價格體系之間的轉換關係。
匯率對貿易的影響
假設美元在一夜之間貶值50%,所有商品的價格保持不變。對於持有非美元的人來說,所有美國的東西都相當於半價出售。蘋果手機和輝達晶片都變成半價。全球市場將會瘋狂搶購美國商品,美國的貿易逆差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
匯率的自動調節機制
更神奇的是,外匯不僅是不同國家貨幣之間的轉換器,也是一個非常靈敏的自動調節裝置。如果你有持續的貿易不平衡,匯率會透過升值或貶值自動調節你的貿易水平。
外匯市場的干預
如果沒有人為干預外匯市場,外匯會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將一個國家的貿易水平維持在平衡狀態。
美元的特殊地位與貿易逆差
外匯自動調節機制失效的原因
如果長期存在貿易逆差,市場會自動調節,讓美元貶值,逐漸糾正美國的貿易不平衡。但事實上,美國已經處於貿易逆差近半個世紀,因此我們需要弄清楚,為什麼美元的自動調節機制失效了。
人為干預外匯市場
一個常見的猜測是,有人為干預市場,扭曲了外匯的自動調節機制。例如,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維持穩定的貿易和經濟穩定,會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或者中央銀行可能非常積極地監管匯率。這些人為手段抑制了外匯的自動調節。
廣場協議
美國過去確實干預過外匯,但方向相反。它希望美元貶值,以緩解其貿易逆差。這就是大家可能聽說過的「廣場協議」。
資本流動與貿易逆差
事實上,外匯自動調節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貿易餘額,而是整體對外的資本流動。不僅包括銷售商品和服務帶來的資本流動,還包括資本本身的流動。例如,跨境匯款、跨境投資或購買美國股票。
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
雖然美國一直存在貿易逆差,但如果將金融帳和資本帳放在一起看,會發現一個美麗而完美的軸對稱圖表。因此,自動匯率調節機制實際上並沒有失靈。
美國的三大外部帳戶
一個國家通常有三大外部帳戶:經常帳、資本帳和金融帳。三大帳戶的總和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國際收支平衡。在經常帳中,最重要的是貿易。此外,可能還有一些投資收益、股息、工資等,但主要還是貿易。
金融帳的重要性
對於美國來說,金融帳和資本帳,尤其是金融帳,其流動非常頻繁,這些資金非常靈活。與經常帳相比,金融帳和資本帳更具主導地位。
美國的資金流向
如果將這三個帳戶結合起來,就會得到我們剛才看到的圖表。對於美國來說,其整體國際收支幾乎是平衡的。只不過在金融帳和經常帳之間,一個高,一個低。一直處於長期經常帳赤字和金融及資本帳盈餘的組合。
美國的貿易逆差與資本流入
各國投資美元,美國則用這些美元在國外購買商品。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主要是因為,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原因,是由於持續的資本流入導致美元升值,進而導致美國的貿易逆差。
誰從中受益?
從金融帳來看,大量資金從世界各地流入美國,購買美國國債、公司債和股票,使美國公司和政府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投資、擴張和花錢。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受益者。特別是華爾街和互聯網公司,當然還有美國政府。
貿易制裁的局限性
如果美國僅僅對一兩個國家或某些類別的商品實施貿易制裁,短期內可能確實會緩解貿易逆差,但從長遠來看,理論上可能只是重組美國的進口結構。
美元霸權與特里芬難題
為何大量資金流入美國?
美國經濟良好,投資機會多,這是一個原因。但更關鍵的原因是美國可以印美元。美元是世界貨幣。各國央行累積外匯儲備後,通常會將大部分外匯儲備投資到美國市場,例如購買美國國債。
美國經濟越好,貿易逆差越大
有趣的是,美國經濟越好,貿易逆差越大。如果經濟良好,就會吸引投資,經常帳盈餘會更大,美元會升值,貿易帳赤字會更大。
聯準會的結論
美國聯準會表示,當美國可以簡單地透過印鈔票或發行債務從世界市場購買商品時,註定會出現持續的貿易逆差。以美元作為主導世界儲備貨幣,以及以美國政府債券作為最受歡迎的價值儲藏手段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美國持續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特里芬難題
這實際上就是特里芬難題。早在1960年代,特里芬就指出,發行國際貨幣的國家必然會出現貿易逆差。他可以說是預測了美國目前的長期貿易逆差。
貿易逆差是好是壞?
貿易逆差的影響取決於背後的原因
許多人在討論貿易逆差時,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現象,對經濟非常不利。但大多數學者並不認為貿易逆差對經濟有害。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那就是「不確定」。這取決於情況。
貿易逆差的例子
貿易逆差可能發生在非常健康的國家,也可能發生在經濟陷入困境的國家。例如,澳大利亞數十年來一直保持經常帳赤字,因為它不斷吸引海外投資。但如果有些國家經濟過熱,消費過強,借貸過多,例如2010年之前的歐元區非德國國家,集體與德國存在貿易逆差,德國出口賺來的錢被投資到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廉價債券,最終爆發了歐洲債務危機。
結論
貿易逆差本身並非絕對的好或壞,其影響取決於背後的具體原因和經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