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突變解析:債市危機、CPI 降溫及減稅前景
川普態度轉變之謎
市場大幅下挫與板塊表現
今日市場大幅下挫,回吐了昨日大部分漲幅。那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 4%,標準普爾 500 指數也下跌超過 3%。板塊方面,僅必需消費品板塊上漲 0.19%,其餘板塊皆收跌,其中能源板塊領跌 6.4%,科技、通訊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跌幅均超過 4%。許多人對川普的態度轉變感到疑惑。
川普轉變的原因:債市壓力
前幾日川普還口風強硬,表示絕不退讓,要讓美國「吃藥治病」。然而,突然給各國暫停 90 天的關稅,是什麼促使他做出如此轉變?這又對未來的政策變化有何參考意義?根據報導,川普一開始的採訪就給了我們答案:問題出在債市。川普親口承認:「我看到債券市場的情況了,人們有點害怕,我們得穩住他們。」 這與他之前的強硬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 債市底線: 有分析認為,川普的底線可能是 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不能超過 4.5%,因為這關乎企業和政府的再融資成本,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 財長諫言: 據知情人士透露,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週三親自向川普通報了國債市場的惡化情況,並表達了擔憂。這成為促使川普按下暫停鍵的關鍵一環。
- 避免大蕭條: 華爾街日報也透露,川普知道自己的政策可能會造成衰退,但不想要變成大蕭條那樣的大衰退。他也聽取了華爾街各路高管的看法。
梅努欽的角色與未來展望
梅努欽似乎開始主導與各國的談判,而相對鷹派的成員退居二線,商務部長亦被削弱。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梅努欽一直是相對更有邏輯、符合經濟學常識的幕僚成員。他反覆強調要循序漸進地降低債務,對於激進的關稅一直沒有非常明確的表態。
現階段的清醒認識
經過暫停之後,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川普對於金融市場還是很在乎的,關稅政策對經濟最糟糕的衝擊已經大幅減弱。可是 10% 的全面關稅還在,川普和各國的談判還存在變數,中國這邊也僵住了。這些對通膨、對經濟的威脅依然存在,並沒有消失。整體市場的風險處在高位。未來 90 天,各種談判消息出來是好是壞,也會衝擊股市的表現。因此,投資者不應急著下結論,應該多觀察,耐心等待。
CPI 意外降溫:華爾街的擔憂
CPI 數據分析
今日公布了非常重要的 CPI 數據,將對未來通膨的演變和聯準會的行為產生重大影響。這次的數據可以說是意外的好。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3 月民意 CPI 環比下降 0.1%,而市場原本預期為上漲 0.1%。年率方面,總體 CPI 升幅降至 2.4%,低於預期的 2.6%。更為重要的核心 CPI 則環比上漲 0.1%,低於市場預期的 0.3%,核心年率降至 2.8%,為 2021 年 3 月以來首次跌破 3%。
- 能源價格下滑: 能源價格大幅回落是這次 CPI 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汽油價格當月下跌 6.3%,帶動整體能源指數下降 2.4%。
- 其他價格下跌: 汽車保險、機票、酒店和二手車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
華爾街的謹慎態度
不過,大多數華爾街的觀點都認為,現在的通膨放緩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接下來依然需要保持謹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次市場雖然數據公布的時候上漲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撐不住了。
未來的關稅威脅
現在我們能知道的就是 10% 的全面關稅不會取消,這一定會對通膨產生一定的影響。聯準會或許還可以忽略掉。然而,現實是中美之間的關稅僵局還不知道有沒有緩和的可能,而川普與各國的談判結果是什麼也不知道。因此,需要等待接下来的各种消息,这也是接下来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減稅利好:預算框架通過
減稅法案進程
減稅方面傳來重大利好,為減稅政策提供財政空間的預算框架在眾議院通過了。經過一場馬拉松式的投票,參議院通過了一項預算框架,為川普總統的稅收改革鋪平了道路。這個框架除了要延長 2017 年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減免,還引入川普競選時的各種承諾。
兩院分歧與妥協
這個框架與眾議院通過的版本有所出入。兩院預算框架內最大的分歧就在於 1.5 萬億美元新的減稅措施和削減開支的幅度。參議院的版本顯然對於實現川普的政治議程更有利,所以眾議院就拿過來用了。核心問題變成了要如何說服那些財政鷹派投下贊成票。最終,這個預算以 216 比 214 兩票之差驚險通過。
減稅法案的挑戰與影響
接下來,國會的共和黨人即將開始面臨真正的挑戰,他們要撰寫這部龐大的綜合法案,涵蓋減稅、軍事開支、能源政策、邊境安全等諸多內容。分析師估計,這個過程少說也要 3 到 5 個月,所以在下半年把減稅法案通過可能性更大一些。
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算顯示,共和黨稅收政策將在 10 年內新增 6 萬億美元聯邦赤字,其中包括延續 2017 年減稅政策以及 1.5 萬億美元新增減稅。如果放長至 30 年,這套稅改將給美國帶來 52 萬億美元額外國債。
減稅的潛在風險與止血作用
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債務進一步升高,這件事估計不論是哪屆政府都很難改變。對於投資者來說,這需要警惕的是美債利率因此長期處在高位,讓金融環境變得脆弱。這次的預算通過,對於支撐美國經濟肯定是一件好事,不過,時間線上肯定是存在錯配的。即使減稅法案通過,生效時間大概率也是明年,而川普的關稅衝擊必須要在這幾個月就定下來。現在減稅只是經濟的止血劑,最終的反轉還是需要看到關稅政策上面有所放鬆。
投資者情緒與市場動盪
白宮澄清關稅與小額包裹新規
白宮再度澄清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不是 125%,而是 145%。川普也再次提醒會有轉型的問題。此外,從 5 月 2 號開始,來自中國進入美國的小額包裹將會面臨 120% 的關稅。
市場的脆弱性
這些消息都表明美國要對付中國肯定是毫無疑問的。不過更加證明現在的市場是極其脆弱的。川普的態度變化,容易使得市場上竄下跳,對於投資者也是一個全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