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財經速解讀:美中貿易戰白熱化與全球經濟展望
節目開場
投資朋友們早安!現在是台北時間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早上8:32,我是游庭皓。在每天早上開盤前半小時,我們將陪伴各位一同解讀國際財經新聞時事變化。
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升溫
美國對中國關稅稅率飆升
隨著美中關稅大戰持續白熱化,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已高達145%,相較昨日增加20%。美國總統川普在CNBC的訪談中直接表示,針對中國的總稅率仍有持續調升的空間,造成美國股市昨日持續急殺。
美股籌碼清洗與市場波動
事實上,美股在經歷先前亮麗的漲幅後,出現適度的宣洩性賣壓也很常見。目前市場籌碼正在進行大量清洗,無論是從台北股市融資餘額的資訊,還是美國股市對沖基金和部分價值投資者的動作來看,都顯示有一批新人入場,也有一批舊人離開市場。這值得我們多加觀察和留意。
川普任內美股波動加劇
我們可以觀察美國道瓊指數在歷史上的最大十大跌點,會發現居然有9次都發生在川普總統任期內。例如2020年的3月16號、2020年的3月12號、2025年的4月4號等等。顯示美國股市受到川普市場的波動持續影響加大。
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
關稅收入與流動性問題
川普針對全球仍課徵10%的稅率。按照去年一整年美國的進口額接近3.2兆美元的貨物計算,今年至少已經籌集了3,200億美元左右的關稅收入。雖然川普的對等關稅延後了90天,但目前僅解決了兩個迫在眉睫的流動性問題:
- 供應鏈的流動性: 美國廠商都在瘋狂下急單,盡可能用最快的時間生產最多的貨物運到美國市場當中。
- 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前天美國公債遭受顯著的暴跌,也是川普願意放鬆的原因之一,但也隱含著市場跌幅過快可能引起流動性恐慌。
市場關注焦點
市場關注的重點一方面是希望美中的競爭態勢不要惡化,另一方面則是川普政府是否會將獲得的3,200億美元關稅收入,為下半年的減稅計畫做鋪陳。
全球供應鏈的轉變
美中脫鉤持續進行
美中脫鉤仍在持續進行。台廠、韓廠、日廠現在敢出貨,至少有90天可以爭取,但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根本逃不掉145%的關稅。目前全球還在跟美國打關稅戰的基本上只剩下中國市場。
中國貿易逆差難以縮小
中國想要先減少貿易逆差來挽救美中關稅衝突也不可能,因為雙方的進出口額差距太大,且中國的產能也並未如想像中大。
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衝突
根據日經的追蹤,這一波一共分為五波的關稅衝突的提升: 1. 2月4號:美國針對中國所有進口產品加徵10%追繳關稅,中國針對美國LNG、煤炭等商品加徵15%關稅。 2. 3月4號:美國把10%關稅加到20%,中國針對美國大豆、玉米加徵到15%。 3. 4月初:美國加徵到34%,中國也加徵到30%。 4. 4月7號到9號:美國加徵到50%,中國也加徵到50%。 5. 第五波後完全失控,美國的部分直接跳到快要150%。
這樣無疑對於美中經濟,尤其是大量供應鏈在中國市場設廠的廠商形成重大衝擊,其中以手機、電子零組件為首的iPhone受到衝擊幅度最大,包括台廠的鴻海也是如此。人民幣甚至已逼近17年以來的新低點。
美國市場氛圍與稀土戰
美國市場全面與中國脫鉤
美國市場基本上是全面地與中國市場進行脫鉤。這將從貿易戰往外延伸到稀土戰。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中國政府目前採取新一波的暫停稀土的出口令,已將7種稀土元素納入名單,本週接近80%以上的稀土禁止輸美,尤其與美國具有高強度連結的廠商。這可能影響到電動車馬達、高性能磁鐵材料等製品。
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
雖然這讓大家對半導體概念股未來前景感到擔憂,但幾乎可以100%確認台積電3月營收表現已非常亮麗,4月5月6月會更漂亮,且會比市場預期的還漂亮,因為全球都在下急單。
東亞市場出口轉變
過去十年美中各自吸取外部資金
從2016年川普開始發動美中貿易戰以來,美中經濟開始脫鉤。亞洲國家針對中國的出口減少,針對美國的出口增加。2020年新冠疫情後,中國一度因風控成功而獲投行青睞,但疫情後拜登的科技戰又導致資金回流美國本土。2025年會不會是新的分水嶺,仍有待觀察。但過去十年,美中的確就在各自吸取外部的資金,嘗試建造自己的產業鏈。
美國重振造船業
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認為美國一年都造不出一艘船,且大量制船業集中在中國市場。為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美國必須仰賴亞洲盟友來美國設廠。
韓國企業在美國設廠
韓國的處境與台灣相似,必須讓具備優勢的產業到美國設廠。例如韓華海洋收購了費城造船廠,搶佔美國軍艦的維修市場。
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
行情受川普言論左右
這幾天的新聞每天都在分析川普做什麼,行情的改變完全取決於川普所釋放的關稅氛圍。這種行情的波動真的完全取決於他。
川普政策並非全數成功
川普政策的連貫性及實施性並非所有政策都成功。他只是利用下一個新聞來蓋住上一個新聞。
烏俄前線戰況與北韓士兵
烏軍兵力短缺
在大家聚焦川普關稅戰的同時,烏俄前線正在持續交鋒。由於川普斷供軍援,烏軍大部分的衛星靠歐洲支撐,戰線在過去兩周有非常顯著的收縮。
北韓士兵加入戰局
大量的北韓士兵加入烏東戰場,他們以不顧死傷的衝鋒戰術改寫戰局。俄軍在烏東的總兵力已高達62.3萬人,且每個月還增加8,000到9,000人。
川普可能推出減稅計畫
企業減稅計畫有望推動
川普在推特上表示,共和黨進行的企業減稅計畫有可能就會到來。預估在10年內會減4.5兆美元,主要是要延長2017年通過的減稅和就業法案。
川普政府的目標
川普政府扣取關稅的目的,不單單只是為了要獲取收入,擴大美國政府的財源,重點在於希望美國民眾不要繳那麼多的稅。
美國經濟現況分析
美國經濟景氣不差
川普之所以敢在全球採取相對應的強硬政策,原因在於美國經濟不差。
無停滯性通膨風險
目前沒有停滯性通膨的風險,最慘可能都變成通縮式衰退。消費的急縮反而是大家比較擔心的問題。3月份的通膨指標已下滑到年增幅2.4%,與去年9月差不多持平,正在高速下滑。核心CPI同樣是低於預期,僅上升0.1%,年增幅下滑到2.8%。
服務業通膨下滑
核心CPI或服務業的通膨大幅滑落,代表公司增長正在減弱。聯準會到底要看關稅戰的通膨預期,還是直接針對當前的通膨數據來做決定,值得大家觀察。
住房指數與租金指數
住房指數僅上升0.2%,屋主的等權租金指數甚至是持平,租金指數上漲0.3,外宿價格甚至下滑了3.5%。其他像是機票價格、汽車保險、二手車、娛樂價格全部都在下跌。
就業市場表現穩定
昨天公佈的美國初領申請失業救濟金也確保著美國的就業市場還是表現相當穩定的。
高盛撤回衰退預測
由於川普暫緩90天的關稅,高盛撤回了衰退的預測,認為是否衰退取決於90天以後的談判協定是否能夠達成。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指數暴跌1,014點,跌幅2.5%,收在39,593點。標普下跌1百八十八點,跌幅3.46%,收在5,268點。納指下跌七百三十七點,跌幅4.3%,收在16,387點。費半下跌三百三十七點,跌幅7.97%,收在3,893點。預期台北股市今天應該會開低。
給長期投資人的建議
長期投資者應堅持投資哲學
長期投資人現在面臨川普這種外部性的系統性衝擊,應該要依循自己的投資哲學,在對的時間採取對的動作。
外部性衝擊總有一天會消失
這種外部性衝擊總有一天可能會消失,也許是90天以後,也許是4年以後。要對於自己手頭正在做的事情有信心,本來就應該在股票市場波動的時候,採取相對應的動作。
重要的話要講三次:活著就是勝利
東大教授的總體經濟學課
推薦書籍
今天介紹的書籍是《東大教授的總體經濟學課》。瞭解總體經濟對於投資,多了一道思考的維度。
總體經濟學是研究歷史的過程
總體經濟學某種程度就是研究一個歷史的過程,將其簡化成幾個模型。